马萍
【摘 要】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语感教学受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利用文章朗读、阅读写作、联系生活实际、联想与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
提升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升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视程度,强化学生的语感,进而达到有效增强学生对文字掌握能力的目标。
一、利用文章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基本的学习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提升利用文章朗读培养学生语感的关注度。具体来说,在日常教学的過程中,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感,在要求学生朗读文章前,教师先进行示范性朗读,即教师通过控制自身朗读的语气、节奏、轻重音的方式,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小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精妙之处,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模仿朗读文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桂花雨》一课中,为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对桂花雨的喜爱,教师应当对文章进行示范性朗读,并且加强对自身语音、语调的把握,为学生语感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大量实践证明,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然而受小学生年纪较小、文字掌握量不足以及接触课外作品数量比较少的影响,小学生的语感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对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语文课文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外,还需要定期开展多样的课外材料阅读,在提高学生语感的同时,增加小学生的文学积累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部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在进行朗读教学时,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理解水平的材料,并且为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令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步提升学生对语感的掌握程度。
二、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作文是集中体现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艺术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从语感学习运用的角度来看,写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脑海中对文字的记忆,还可以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对语义、语感的运用水平,是辅助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有效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的语感进行训练。以日常课文教学为例,教师在完成课程讲解后,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总结;其次,要求学生思考,若以本篇文章的题目为作文题目,你准备怎么写;再次,邀请学生找出本篇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这些词句的好处,在加强学生文学素材积累,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同时,达到提升学生语感的目的;最后,鼓励学生对本篇文章进行仿写、续写,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举例来说,在开展“我想对您说”这一单元的写作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仿照《慈母之情》《父爱之舟》的写作手法,进行文章创作,对自身的语感能力进行强化。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人们需要将生活经验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才可以有效培养语感,仅仅揣摩语言文字是无法有效地提升人们语感敏锐程度的。教材中选编的文章都经过了专家的精挑细选,并且文章与文章之间体现出知识的连贯性原则,同时,每篇文章均具备一定的特色。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提升小学生语感的目标,教师需要将语感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从而令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情感。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的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作者与母亲之间的情感,笔者通过要求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所体会到的父母爱的方式,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内涵,然后再通过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情感带入文章中,以有感情阅读课文的方式,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
四、利用联想、想象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文字所呈现的不只是文字本身的书面含义,还需要读者依据文章的语境体会作者的未尽之意,苏东坡曾说过“书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其中的余味与余意指的就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预留的想象空间。如果学生可以准确地体会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弦外之音,那么将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语感敏锐程度。在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文章中语言文字所展现的内容是有限的,然而学生依据文字展开的想象是无穷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情境进行想象的方式,令其深入到作者的思想情境当中,在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加深对文字内涵的理解,从而达到提升自身语感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草原》这一课的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草原的美丽景色,笔者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草原天空的“明朗”、空气的“清鲜”,并通过联想的方式将白色的“大花”、无边无际的“绿毯”展现在脑海中,从而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人物情态、场景渲染,最终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时期,加强对小学生的语感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语文及其他学科的理解能力,若此时忽略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将会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新,张晓卉.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对策[J].牡丹,2019(3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