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2021-04-25 15:27罗进娟
教育界·A 2021年4期
关键词:语言发展科学活动幼儿

罗进娟

【摘要】科学活动以其独特的神秘性、趣味性和实操性,为幼儿营造了学习语言的绝佳语境,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利途径。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发挥幼儿的相关潜力。

【关键词】科学活动;语言发展;幼儿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务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的语言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幼儿科学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幼儿语言发展也可以促进幼儿科学活动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科学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可行且效果显著的,培养途径和策略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表达欲

在科学活动中,有的活动环节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表达欲望。比如,当发生实验变化时,色彩的变化、气雾的产生、物质的消失等等,这些神奇现象会让幼儿惊讶,不由自主地发出语言或语音,想要表达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等。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时机,帮助幼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可以让语言发展好的同伴先讲述,也可以由教师讲述,再鼓励幼儿表述一遍。这样,幼儿学到的语言将是高效而持久的。下面可以用一個小班科学活动的具体案例“盐消失了”来具体分析,活动方案如下。

(一)设计意图

想要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就得给孩子们做一些科学实验,让孩子们在好奇的心态下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二)课程目标

1.让小朋友发现盐能溶解到水中的现象,同时掌握溶解的速度与其他因素有关系;2.让小朋友理解,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溶解在水里;3.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增强小朋友的好奇心,让小朋友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课程工具

足够的小杯子、足够的小盘子、足够的筷子、一袋盐、一袋细沙、一大杯温水。

(四)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讲故事。小马帮妈妈去买盐,遇到一条河。小马就趟水过去了。回来的时候,依然趟水过来,可是当它上岸后发现,袋子里的盐没了。这可把小马吓坏了。它赶紧跑回家告诉妈妈说,河里有妖怪把它的盐抢走了。妈妈听后哈哈大笑。那么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盐没了吗?

引起孩子们的关注后,教师开始给孩子们做盐溶解于水的示范。实验过程如下。

1.教师在小杯里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小勺把盐倒入,让孩子们观察盐在水里的状态。教师提问:盐跑到哪里去了?

【分析】这个时候就会有孩子发现盐没了,小班孩子可能只会说“没有了”,或只是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先让会说的孩子说一说,猜一猜,然后用规范的充满疑问的语气,字词清晰、稍慢地发出疑问来引导幼儿:“老师用小勺倒进小杯子里的盐哪儿去了呢?”教师这句话就会被孩子们模仿学习,教师可以重复一两次。这样在自由游戏的时候,扮演教师角色的幼儿就会像模像样地重复这句话。

2.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倒入水里的盐的状态、颜色以及多少。

3.教师再换小杯,用同样的方法把细沙倒入,让孩子们再观察,并让孩子们说出两个实验的不同点。

4.教师把小朋友两两分组,让他们自己操作,并认真观察盐的溶解过程。

5.教师把水换成凉水,再让小朋友们观察一次,让他们明白水的温度是可以影响盐的溶解速度的。

6.揭示谜底,总结实验现象。

【分析】解释谜底、总结实验现象的环节,是幼儿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因此抓住这个时机让幼儿学习语言是最佳的。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尝试说一说“盐化掉了”“沙子化不掉”“水热……盐就化……”在幼儿尝试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再用规范、清晰、准确的语言帮助幼儿表达:“盐能溶化到水里,盐溶化到水里就看不见了,水越热溶化地越快。沙子倒进水里不会溶化。”教师可以重复一两遍,再带着幼儿复述一两遍,使幼儿掌握这段语言并举一反三。这是实实在在的语言环境,这样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环境。

二、利用科学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科学活动能够拓宽幼儿的知识面,丰富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促进幼儿对世间万物的认识。幼儿时期是丰富幼儿词汇量的绝佳时机。人在年幼时有着惊人的语言学习能力和机械记忆能力,能够快速提高语言水平。丰富的语言刺激是产生这种奇迹的基础,科学活动就是一种能够引入丰富的并且足够吸引幼儿的语言刺激的活动。我们通过分析一个大班科学活动案例“植物的身体”就可以找到依据。

(一)活动目标

1.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二)活动准备

1.集体活动前让幼儿出去观察多种植物,并对植物的“身体”有初步的感知。2.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3.部分植物、盛菜的篮子。4.植物“身体”各部分的分解图、白纸、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教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教师:你们讲得很精彩!自然界的植物可真是千奇百怪。(出示课件:—株黄豆苗。)植物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逐一呈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分析】这个环节,让幼儿接触到关于植物身体名称的词汇,并通过活动得到反复强化。所以,这节科学活动之后,幼儿能够用准确的词汇来表达植物各部分的名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幼儿又可以增加新的名词了。

2.主动探究,自主建构

(1)发现种子。(幼儿自由观察、交谈,教师参与讨论。)

教师:这里有几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请小朋友们想—想,它们分别是什么植物身体上的哪—部分?(提供实物:大蒜头、树叶、黄瓜、苹果、萝卜、花生、茄子、青椒等。)

【分析】各种看似日常的蔬菜,对于缺乏教育意识的家庭的孩子们来说,并不认识或并不能掌握准确的名称,因此这节活动能够帮助幼儿真正认识这些蔬菜并掌握相关名词。

教师:花生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种子。) 有些植物的果实就是种子。

教师:苹果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把它切开后会发现什么?(与幼儿一起切苹果。)苹果里的籽就是种子。还有哪些植物果实里也有种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些果实里有种子。(将黄瓜、茄子、青椒等果实切开。)

教师:种子有什么用呢?这里有一颗黄豆种子,我们把它放在泥土里,看它有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黄豆发芽、生长的过程。)

(2)了解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教师:植物身体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这里是几种植物身体组成部分的图片,它们能拼成一株什么样的植物呢?

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拼的植物。

教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拼的是什么植物?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3.操作实践,加深认识

(1)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参与讲评。

教师:我们知道了植物的身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吗?吃的是它身体上的哪个部分?

(2)幼儿分组捡装,并互相交流。

教师:大家先认一认自己组里拣的是什么菜,再想—想我们吃的是它的哪部分,把吃的部分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吃的放到另—个篮子里。(给各小组分别提供豆角、芹菜、菠菜、花菜。)

(3)各小組派一个代表上来介绍。

4.拓展延伸

教师:小朋友真能干,很快就把菜拣好了,知道了植物的哪些部分可以吃。其实,植物不仅给我们人类提供了美食和营养,而且可以做成不同的生活用品呢!(出示蒲扇、根雕。) 教师: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植物做成的。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想,我们可以用活动区中的这些材料做出什么样又好看又好玩的东西呢?

【分析】这个环节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增加名词量,比如根雕、蒲扇,日常常见的有竹蒸笼、藤筐等等。

(活动区提供植物的叶子、种子等,让幼儿进行操作。)

三、在科学活动感知语法、语意

在科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师组织活动的语言,还是幼儿之间交流的语言,或是视频中的语言,都是在具体的活动中产生的,有着真实存在的语境。对于学习母语的幼儿来说,语言的语法规则和意思是无法用其他介质来解释的。置身于语境当中去感受,去领悟,是人类学习语言的不二途径,也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天生之才。因此,我们要多创造这样的语境并抓住这样的语境,对幼儿实施准确规范的语言刺激,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高凤欣.STEAM理念视角下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的行动研究[D].洛阳:洛阳师范学院,2020.

猜你喜欢
语言发展科学活动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学前儿童语言创造性的发展及教育策略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外来流动儿童语言发展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