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食管炎患者抗真菌治疗期间血常规、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的特征分析

2021-04-25 08:02张春梅赵婷何晓莉彭雷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真菌性食管炎流性

张春梅 赵婷 何晓莉 彭雷

(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达州 635000)

真菌性食管炎是一种由念珠菌、毛霉菌等真菌感染引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多伴咽下困难、纳差等表现。反流性食管炎则是在酸(碱)反流作用下引发的一种以食管黏膜破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疾病主要与食管清除能力低下、抗反流功能减退等有关。目前,食管炎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1,2],临床关于食管炎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食管炎的药物治疗方面,而较少比较性探讨真菌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及预后评估。血常规检查是临床诊断真菌性食管炎的重要方法,这类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多可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白细胞计数水平改变[2,3]。此外,真菌性食管炎的真菌感染病理机制,还会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为探讨血常规、免疫功能动态监测在真菌性食管炎抗真菌治疗评估中的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42例真菌性食管炎患者及4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9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的42例真菌性食管炎、4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别纳入实验组、对照组。

诊断标准 真菌性食管炎诊断标准[2]:①伴咽下困难、咽痛、纳差等典型真菌性食管炎症状;②内镜下检查可见食管黏膜水肿、充血、溃疡,表面覆盖假膜或白色斑点。③伪膜涂片镜检、组织病理检查或真菌培养检查结果呈阳性。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3]:①伴典型胸骨后疼痛、烧心、反酸等症状。②内镜检查可见食管黏膜破损,部分患者可见黏膜破损相互融合。

纳入标准 ①分别符合真菌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②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无内镜检查禁忌症。

排除标准 ①伴其他消化系统疾病。②对药物过敏。③依从性差,无法配合研究。

实验组男∶女为24∶18;年龄(43.9±15.6)岁。对照组男∶女为23∶19;年龄(44.2±15.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采用抑酸药物实施治疗。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口服西咪替丁(江苏正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311)治疗,每日2次,每次200 mg;同步给予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生命科技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926)治疗,每日2次,每次20 mg。疗程为2周。

实验组接受抗真菌治疗 ①氟康唑治疗:给予真菌性食管炎患者口服氟康唑片(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302)治疗,用法:初始剂量0.2 g/次,每日1次;随后按照每日1次,每次0.1 g剂量进行治疗。②克霉唑治疗:给予真菌性食管炎患者口服克霉唑片(江苏云阳集团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325)治疗,用法:每日3次,每次0.25~1.00 g。疗程与对照组食管炎患者保持一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记录患者的血常规动态变化,即分别于两组食管炎患者入院时、治疗1 d、3 d、5 d、7 d以及14 d,采集食管炎患者静脉血标本,选用贝壳库曼尔特dxh 600型号血常规检测仪及配套试剂盒,实施血常规检查,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规范开展检测。评估患者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分别于上述观察时点,检测食管炎患者的CRP、IgM、IgG水平变化。CRP检测:以TURBOX(r) PLUS型号半自动免疫比浊仪及配套CRP测定试剂盒实施CRP检测:采集患者血液标本,以3000 r/min速度分离血清,按照免疫散射比浊法的要求,向反应杯内加入0.5 mL反应液,充分混合后,于室温下反应0.5 h,记录结果。IgM、IgG均采用KONELAB 30型号检测仪及配套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方法: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后,分离血清。将试剂R1(PEG4缓冲液)、R2(IgG抗血清、IgM抗血清)分别置于适宜位置,选择待扫描的试剂(IgG、IgM),设置样品孵育时间、波长等参数后,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血常规动态变化

对照组治疗期间,白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中性粒细胞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治疗期间,白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中性粒细胞则呈上升趋势。治疗1 d、3 d、5 d、7 d、14 d,组间白细胞计数差异显著(P<0.05);入院时、治疗1 d、3 d、5 d、7 d,组间中性粒细胞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14 d,组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免疫功能动态变化

两组患者CRP均呈下降趋势,IgM及IgG均呈升高趋势;组间 CRP治疗1 d、3 d、5 d、7 d、14 d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IgM、IgG治疗1 d、3 d、5 d、7 d、14 d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血常规动态变化

表2 免疫功能动态变化

(续表)

3 讨 论

3.1 真菌性食管炎的抗真菌治疗

作为一类典型食管炎,真菌性食管炎主要与抗菌药物广泛使用、食管黏膜受损、免疫功能下降等有关[5,6]。从真菌性食管炎的病因来看,白念珠菌是一种常见致病菌[7]。基于这类消化道疾病的真菌侵袭机制,临床多采用抗真菌治疗,减轻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痛苦体验[8]。

本研究在42例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抗真菌治疗方案中引入氟康唑及克霉唑。其中,氟康唑属于一类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可对包含念珠菌、皮炎芽生菌以及卡氏枝孢菌等在内的多种真菌起到良好灭菌作用[9]。而克霉唑也属于广谱抗真菌药物,可通过对真菌细胞膜合成机制及其真菌代谢过程的干扰,形成良好抗真菌活性。目前克霉唑已被证实对包含白念珠菌在内的多种真菌,具有显著抗真菌功效。

3.2 真菌性食管炎抗真菌治疗血常规、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

随着食管炎患者规模的不断增加,各类食管炎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工作,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10-12]。为了探讨血常规及免疫功能动态监测在真菌性食管炎抗真菌治疗中的价值,本研究分别将接受常规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组、接受抗真菌治疗的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两种食管炎均伴白细胞计数、免疫功能指标改变,而真菌性食管炎患者多伴中性粒细胞缺乏 ①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因来自十二指肠、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内,刺激食管黏膜出现炎症[13]。炎症反应形成的刺激作用可引发白细胞计数水平的改变。而真菌性食管炎患者在念珠菌侵袭感染、曲霉菌感染等真菌感染的刺激下,同样出现白细胞水平改变,尤其真菌性食管炎患者因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造成中性粒细胞溶解、减少,进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中性粒细胞缺乏。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在食管黏膜炎症反应刺激下,产生大量炎性细胞及活性因子,激活免疫系统,引发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14]。而真菌性食管炎则在真菌感染的刺激下,造成机体免疫系统激活,并表现出CRP升高及其他免疫功能指标变化。

常规治疗、抗真菌治疗可为食管炎患者的病情控制提供支持,但真菌治疗组疗效更佳 ①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常规治疗采用抑制胃酸药物,减少胃酸分泌,改善食管环境,进而纠正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症状[15]。但由于胃酸分泌增加并非反流性食管炎的唯一病因,因此,该方案的疗效仍有一定提升空间。②抗真菌治疗方案中的氟康唑、克霉唑,可对真菌性食管炎的常见致病菌——念珠菌及其他真菌,形成良好的抗菌作用。随着抗真菌药物药理作用的发挥,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缺乏、免疫功能指标升高状况,均可得到良好改善。因此,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③血常规检查、免疫功能动态监测可作为真菌性食管炎抗真菌治疗的预后评估支持。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水平、中性粒细胞、CRP、IgM、IgG水平变化,这与真菌性食管炎的病理生理机制密切相关。真菌性食管炎发病后,患者多伴中性粒细胞缺乏,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CRP升高,而IgM、IgG则降低。实施抗真菌治疗期间,随着抗真菌药物抗真菌感染作用的发挥,由真菌感染引发的中性粒细胞缺乏、白细胞计数升高、CRP升高等异常可逐渐得到良好纠正,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为血常规、免疫功能动态监测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本研究也证实相对反流性食管炎,真菌性食管炎在治疗过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IgG及IgM改善的更明显。可能原因:真菌性食管炎致病因素比较单一,真菌感染会更严重的影响患者白细胞及免疫功能,当真菌感染得到控制后,这些指标恢复较快。

3.3 研究的启发

本研究通过对真菌性食管炎血常规指标、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的监测,得到如下启发:在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药物治疗中,可将血常规检查、免疫功能检测作为患者预后状况的评价工具,通过对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RP等指标的波动状况,调整抗真菌药物的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此外,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①样本量较少。②研究深度有限,仅探讨少量指标动态监测在真菌性食管炎中的应用价值。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将纳入其他免疫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及可能参与真菌性食管炎病理机制的指标,以丰富本文的研究结果。③本文未深入阐明真菌是如何影响白细胞及免疫功能。未来,进一步探索真菌是如何影响白细胞及免疫功能,以期找到更好的靶向药物治疗真菌感染。

综上所述,宜于真菌性食管炎抗真菌治疗的疗效评估中,引入血常规及免疫功能动态监测方法,通过对真菌性食管炎患者血常规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变化过程的分析,确定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为其预后的改善提供良好支持。

猜你喜欢
真菌性食管炎流性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