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夫夫 程衣琼
【摘要】语文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根据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开展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理解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我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结合我校是一个多民族校园的实际,将新课标的要求与少数民族内职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需求相结合。
【关键词】新课标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结合《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内职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工作取得重大的进展。具体表现在:
一、立足于“文化传承与参与”设置语言文字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中指出:“文化传承与参与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步具有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传承和发展的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并在学习和工作中拓宽产业文化视野,培育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对我校少数民族内职生对于民族进步与文化传承所需的语言和文化种类调查中,有3人认为民族进步与文化传承只需要掌握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本民族文化就可以了,占比3%,有20人认为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和中华传统文化就够了,占比20%,有78人认为本民族语言与本民族文化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中华传统文化都要学好,占比76%,1人未回答,占比1%。根据调研结果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教学主线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我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在内职生插班班级全部开设语文课。除此之外还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课、中华文化经典诵读课、书法课等,为少数民族内职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打好基础。开设专题辅导课、听力辅导课、普通话训练、阅读指导课、写作指导课等专门课程为少数民族内职生通过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打基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2、以“徽文化”+“西域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课余时间让内职学生了解徽商、徽州名人、戏曲、篆刻、建筑、民俗、方言等知识。让本地同学了解新疆这块神秘土地的历史沧桑、风土人情、文化民俗、丝路奇景、以及物华天宝。利用晨读课、晚自习课,内地同学与内职同学一块学,共同进步、共同提高。除此之外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范围内的普通话大赛(选用西域文化为重点考察内容),一次内职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大赛(选用徽文化为主要考试内容),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每学年开展一次针对群体班级的班级领读员培训,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语言文字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形成认同。只有学习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有了沟通才能减少误解、偏见与隔阂,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和谐关系才会有保障;只有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更好地学习历史,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对我校少数民族内职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他们最大帮助的调查中,有23人认为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减少误解、偏见与隔阂,占比23%,有30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为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占比29%,有45人认为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为了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比44%,有2人认为是其它帮助,占比2%,有2人未回答此問题,占比2%。我校根据调研结果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国语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少数民族内职生来说国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前提。我校精心挑选弘扬爱国主义、中华优秀文化等名篇名章进行重点教学。在听力、阅读等训练环节尽量使用十九大报告等中央有关文件作为考查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深入学习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爱国精神和崇高品质;深入了解中国革命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感受其大无畏的革命气概,体认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坚定理想信念,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入国语教学。对于少数民族内职生来说政治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必须,我校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三史”教育等政治课程,在课程评价中将语言评价作为政治教育的一项考核指标,在学习之后让他们用国语写心得体会、写读后感,要求他们背诵有关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的名章名段。要求他们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增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一步提高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以及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长期坚持在各类语言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每逢重大的政治活动,重大节日适时地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比如每年五四青年节举办的“学习总书记青春寄语、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专题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通过社会调查、读书交流、参与文化公益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系2020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安徽省疆籍少数民族内职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评价机制情况研究与改进”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K20006.批准文号:安徽省教育厅皖教秘[2020]484号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 [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002/t20200226_424148.html 2020年1月19日
作者简介
朱夫夫 硕士 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安徽汽车应用技师学院/安徽理工大学 教师
程衣琼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肥西金牛学校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