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及利用研究

2021-04-23 22:18孙周勰,吴春彦
艺术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开发

孙周勰,吴春彦

摘要:目前,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实践经验有待积累。自20世纪以来,我国就在众多理论研究的支持下不断摸索。1982年,我国颁布了《文物保护法》,这标志着我国形成了以文物保护为中心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1989年,南京发布了《南京市文物保护条例》,多年来政府及各界人士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方面付出许多努力,使南京江北新区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古都格局和环境。即便如此,南京江北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保护机制与开发策略待完善、遗迹分布范围广、修缮难度大、资金短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通过与社会各界合作,挖掘遗迹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并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文旅融合等方式保护、开发及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南京江北新区;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及现状;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4-00-03

南京江北新区由六合区、浦口区以及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构成,地理条件优越且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江北新区经济不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也逐步得到重视。科学、全面地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及利用的相关问题对经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南京江北新区历史文化遗产概况及价值

1.1 历史文化遗产概况

南京是六朝古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积淀了数量庞大的文化遗产。

贺云翔、蔡龙在《江北文脉》中将南京江北新区历史文化遗产分为12种,具体是古城址、古遗址、古墓葬、古桥及古井、渡口及码头、宗教遗产、古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及建筑群、古镇古村、历史街区及历史风貌区、工业遗产、红色遗产、碑刻及其他,共计236处历史文化遗产[1]。其中秦汉棠邑城遗址、六合县城、浦口革命烈士纪念碑、浦口城古城墙、浦口火车站、浦口城隍庙、羊角山遗址、茅塘桥、瓜埠古镇、东王庙老街等百余处历史文化遗产均有开发价值。

1989年,南京颁布了《南京市文物保护条例》。由于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努力,南京江北新区基本保持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都格局,较好地维持了老城的空间形态,历史文化街区大多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同时,不少未发掘的文化遗产也被列为保护与开发的对象,在现代化城市中融合新的因素,实现多元化再现。但是,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如保护与认识之间存在差异、有限财力与所需资金之间有矛盾、相关制度和人员配置有待完善等。

1.2 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来看,这些遗产连接古今,承载着中国人血脉里的民族记忆,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基因。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文化价值则是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核心。因此,应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节约能源等原则,让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规划中融入时代色彩,彰显自身特色和文化底蕴。

江北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江北新区的文化命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是江北历史文化的具体物质体现。除了文化价值,历史文化遗产还有一大价值——经济价值。经济价值是在开发及利用遗迹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经济价值最能体现历史与现代的不可分割性,保护、利用与开发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财富。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碰撞,是人文内涵与现代消费文化的碰撞。

同时,过度追求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也造成了历史与现代的矛盾,甚至对遗产本身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因此,以营利为目的的遗产开发是需要衡量利弊的。除此以外,随着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推进,一些衍生价值也为江北新区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为历史文化遗产增添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

2 南京江北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及利用现状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首先要保护文物,保存文物的完整性;其次要体现真实性,要与现代城市構建相融合;最后要延续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现代化城市。

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在地理位置和文化层面具有优势,但目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仅停留在遗迹修缮和对旅客开放的层面,缺乏创新性的开发方法。就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及利用现状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资源分配不均匀

红色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开展得较为快速和顺利,以浦口烈士纪念碑为例,这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工作受到政府的重视,纪念碑保存完好,且成为南京市第二批党史教育基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开发。反观浦口城隍庙,虽然也地处浦口区,但这座庙宇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开发。整座庙宇的外观比较破旧,许多内部建筑中的木材已经腐烂,庙宇周围有许多杂树杂草。虽然曾几经修缮,但城隍庙依旧十分破旧。城隍庙的保护开发工作难以推进,一是因为历史悠久,修缮难度大;二是缺乏知名度,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2.2 群众保护意识淡薄

目前,政府及有关部门承担了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其他各界人士并没有形成自觉承担责任的意识。《2010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现状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民众保护环境的意识较强,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一方面,政府部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不够到位,对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历史文化遗产没有做到有效、广泛的宣传,导致群众缺乏保护意识;另一方面,群众对历史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未能做到主动了解历史文化遗产,没有形成自发的保护意识。

2.3 缺乏相关市场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而言,经济效益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投资与收入不成正比,使许多投资人望而却步。江北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虽然数量繁多、种类丰富,但许多遗迹所处的位置偏僻,没有明显标识,难以寻找,缺乏相关市场。不仅如此,一些未能得到修复的遗迹几乎没有经济价值,逐渐被现代城市淘汰。最关键的一点是目前江北新区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也就意味着相关市场时常伴随着不稳定因素。

2.4 缺乏相关人才

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及开发这个领域来说,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专业性强、工作难度大等因素,人才的输送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

首先,许多工作者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并不能很好地进行保护开发工作;其次,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甚至只有极少数的专业人员,每个人承担了大量工作,往往会力不从心。而对于这个领域来说,实际操作与经验积累十分重要,这更是对专业人员的培养造成一定的压力。以上种种因素使得该领域缺乏相关人才。

2.5 文旅融合产业链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南京江北新区的文旅融合产业链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如旅游线路的开发问题、景点内人员分配问题、资金投入问题等。以南京浦口火车站为例,前来参观的游客众多,但并没有很好地开展历史文化讲解工作,也没有相关的文化产品吸引游客,加之周围危房和违章建筑较多,对旅游线路的规划造成了一定阻碍。

当然,其他一些知名度不高的遗迹更需要加强推广,并实施相关措施,力求落实到位。同时,开发者应深刻认识到消费者的重要性,在开发文旅融合项目时紧跟时代潮流。只有得到消费者认可和支持后,才能进一步开发相关市场,形成稳定的产业链。

3 南京江北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及开发的对策

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及城市特色。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兼顾城市建设,合理规划,实现双赢,体现出自己的城市风貌与特色。

目前,国内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及利用的研究基本处于初始阶段,缺乏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在此项目中,笔者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分析前人的遗漏之处,更加深入、系统地探究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并思考有关对策,以更好地保护、开发及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3.1 思考路径

政府应加强宣传和推广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如同环境保护的宣传一样,需要大规模、循序渐进地普及,但这仅停留在自觉的层面。正如汤晔峥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构失效的反思与建议:以南京老城南事件为例》中所提到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是‘自觉’而不是自发‘行为’。与欧洲不同,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是自下而上的循序渐进过程,而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推广普及过程”[2]。等到了一定阶段,群众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后,便开始自发地、主动地关注这一问题,到自发阶段就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保护体系。

3.2 利用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互联网宣传某事物,提升群众对其的认知和了解程度是很常见的手段。比如制作动态网站、开设公众号等,结合各个历史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和历史资料等,形成一条历史文化遗产的路线,为群众提供一个相对便利的平台。在提升历史文化遗产知名度的同时,也扩大了相关市场。因此,要善于运用先进的现代科技,对江北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资源整合与加工,合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3.3 进行多方合作

通过与社会各界,包括大学生、学校、企业、机构等合作的方式,致力于增强群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共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南京高校林立,企业众多,人才济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工作应当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进行多方合作。例如,大学生可以踊跃报名志愿者从事解说工作,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宣传;中小学则可以由专业人员进行校内宣传,提升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企业和机构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进行多方合作后,不仅可以提升历史文化遗产知名度,也增加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 尝试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也就是要让游客了解历史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比如设计多元的、有文化意义的文创产品,以纪念品的形式售卖,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于这点还可以参考美国摩门先锋国家历史游步道的开发,刘娅在《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规划研究:以美国摩门先锋国家历史游步道为例》中提到这个国家历史游步道的规划设计理念——历史原真性、文化特色性、游步道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游步道的联动性[3]。在真实还原历史道路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特色,开发了许多特色旅游项目,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南京江北新区可以发挥科技创新基地和先进产业基地的优势,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文旅融合旅游路线。

3.5 加强人才培养

要想长期、稳定、有效地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必须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许多已经对游客开放的历史文化遗产仍然存在管理人员数量少、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偌大的景区只有个位数的管理人员,很难在保护工作上有所突破。这就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优秀人才,注重从高校内部选拔,开设更多相关方面的课程,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支持、教育支持、智力支持。

3.6 坚持人文本位

蔡世华、梁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人文价值理念》中提到“历史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具有价值衍生功能,根本原因在于文化遗产与人类之间存在的主客体相互建构关系”[4]。因此,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应该坚持人文本位,从精神层面引导游客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人文本位并不是否定科学技术的支持,而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同时,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及利用也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如景区的布局设计可以加入时代元素,文创产品的设计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在继承中创新,在古今融合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4 结语

作为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我们要在坚持人文本位的前提下,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融合地方文化内涵,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方能获取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这些遗产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 贺云翔,蔡龙.江北文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465-466.

[2] 湯晔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构失效的反思与建议:以南京老城南事件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27(10):17.

[3] 刘娅.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规划研究:以美国摩门先锋国家历史游步道为例[J].旅游论坛,2012,5(3):32-36.

[4] 蔡世华,梁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人文价值理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3):135-139.

作者简介:孙周勰(2001—),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吴春彦(1979—),女,江苏泰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开发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开发研究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浅析彭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