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策略研究

2021-04-22 07:44徐敏
成才之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情境化诵读音乐教学

徐敏

摘 要:音乐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教学目的不单单在于音乐知识的传授,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品味美和创造美,陶冶学生情操,凸显学科的美育价值。文章对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策略进行研究,以达到音乐教学目的,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学;美育;情境化;诵读;价值;育人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2-0086-02

美育是五育之一,音乐是美育的主阵地之一,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美育融入音乐课堂教学,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美育是社会发展所需,能净化学生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策略进行研究,以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

一、让学生通过视唱感受音乐的魅力

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是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所谓的视唱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把乐谱变为旋律并进行演唱的能力,这一能力将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情境之中。要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就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教师应该学会巧妙地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音乐所具有的魅力主要通过节奏来表现,人们之所以喜欢音乐,是因为音乐富有节奏感。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游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为了让学生体会音乐的节奏感,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游戏环节,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开展拍手游戏,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节奏。教师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可让学生随着节奏拍手,并跟唱,体会歌曲节奏,感受音乐的魅力。

第二,教师应加强学生音准方面的训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往往会停留在倾听和演唱上,不太注重对于音乐美感的进一步体会。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音准方面的训练,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美感的体会。学生只有把握音准,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的美,欣赏音乐的美,创造音乐的美。在音阶练习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换气的方式进行练习。例如,在教学《两只老虎》这首歌曲时,教师可在导入部分先让学生了解歌曲所蕴含的美感,然后再引导学生利用乐谱和伴奏进行演唱。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视唱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二、采用情境化教学方式

情境化教学具有独特优势。在音乐课堂中采用情境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情境化教学需要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应对音乐教室进行美化,尽可能将音乐教室装扮得更富有音乐特点,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浓厚的音乐氛围。这有利于学生的音乐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很快进入音乐教学情境。教师可在音乐教室的墙壁上张贴音乐家的头像,头像下面要有他们的生平事迹介绍,也可以张贴一些乐器图片,让学生对乐器进行了解,还可以将学生在学习和演唱过程中的精美瞬间照片张贴在教室墙壁上。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音乐教室的布置营造了音乐学习氛围,多媒体教学的引入,让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示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从年龄特点上分析,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依赖教师,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的示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每一个细节示范的精确度,切实做到准确无误。在学生模仿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時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通过歌词朗诵感受音乐所蕴含的文学之美

有些歌曲的歌词像诗一样蕴含文学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朗诵感受音乐所蕴含的文学之美。学生学习的一些歌曲,歌词往往具有鲜活的表现力,教师引导学生朗诵,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内容,把握作品的结构和思想情感,还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学生学习歌曲做铺垫。例如,《跳绳》这首歌曲,歌词不仅生动形象,而且非常优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朗读,让学生边朗读边拍手,以增强节奏感,让学生更快地熟悉歌词。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歌词的朗诵当中,这有利于学生对歌词进行深刻记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对这首歌曲进行播放,在播放的过程中,让学生跟着演唱。这样,在歌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理解歌词内容,受到情感熏陶,还能感受到歌词所蕴含的文学之美。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肢体语言的运用,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歌曲的节奏和韵律,是音乐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组演唱,每个小组还要挑选几个学生进行伴舞。这种多样化的演唱方式,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美感的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创编活动

音乐创造流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处,生活离不开对音乐的创造,作曲、表演、欣赏等都是音乐创造的表现。音乐即兴创编能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动机,潜移默化地为学生埋下创造的种子,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具有重要价值,充分体现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教师应充分肯定和重视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创造能力,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产生创造性想法,并在音乐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为此,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创编活动,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融入音乐创编之中。例如,在教学《绿色的梦》这首歌曲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创编活动,让学生创编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学生都明白森林是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家园,如果人类不保护生态环境,大量砍伐树木,就会导致动物没有栖息的场所。因此,教师开展这样的创编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能让学生有所发挥。学生们发挥想象,集体创编了这个音乐情景剧:一队少先队员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一片被砍伐掉树木的光秃秃的山脚下,在这里种植了一棵棵小树苗。若干年后,这里绿树成荫,各种动物都在这里栖息,恢复了繁茂和快乐的景象。音乐剧设置了森林、人类砍伐树木和少先队员植树等多个情景,学生还对相关情景进行表演。通过创编音乐情景剧,学生不仅陶冶了情操,培养了热爱自然环境的情感,还学习了音乐情景剧创编的相关知识。

五、结语

总之,学生对美的认知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后天培养中逐渐形成。当今时代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音乐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教学目的不单单在于音乐知识的传授,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品味美和创造美,陶冶学生情操,凸显学科的美育价值。因此,教师要对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策略进行研究,以达到音乐教学目的,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闫岩.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落实美育[J].北京教育,2020(07).

[2]俞婧.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策略[J].北方音乐,2019(04).

[3]熊海媚.渗透美育:音乐教学的应有之义[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8(04).

[4]杨旭东.基于美育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22).

[5]韩宏.发挥音乐综合艺术功效 落实美育核心育人功能——浅议音乐课堂中的舞蹈教学[J].音乐天地,2017(09).

猜你喜欢
情境化诵读音乐教学
高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情境化教学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