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音體美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其中美术作为中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于中学生良好品德和意志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对此,本文通过健全中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明确中学美术教育对中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同时也阐述了美术教育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 美术教育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2-0149-03
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美术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美术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学生塑造高尚的情操及良好的品德,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等[1]。中学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及坚强意志等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还需结合新课程理念,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针对美术教育的特点,探讨中学美术教育对中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一、目前我国中学美术教学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
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中学必须进行美术教育,教育改革的深入使得各年级尤其是中学更加注重音体美教育,注重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前大多数学校在美术教学中都取得了一定成就,能够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体育、智育、美育和德育的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目前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仍然没有意识到美术教育对中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阻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学生的自身原因。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比较严重,在美术课上不能静下心来安心学习,学习也只能保持三分钟的热度,学习自控力较差,对于不喜爱画画的同学来说美术课比较枯燥乏味,并且有的同学认为美术课就是放松的时间,在课上交头接耳、为所欲为。另一方面由于中学的学习压力较大,课后作业繁重,课余时间根本不能完成作业,因此大部分学生选择在美术课中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影响美术教学效果[2]。
第二,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还有一部分落后地区的学校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比较严重。中学是学习压力较大的学习阶段,尤其是初三和高三年级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因此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都没有注重美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师方面,语数外等主科教师会占用美术课的课时,从而提高学生主科的学习成绩,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在学生方面,学生本身就将美术等科目划分为不重要的学习科目,将美术课作为放松的时间。在学校方面,为了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过于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压缩音体美等副科的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了中学美术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二、中学美术教育对中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一)健全中学生人格。现阶段的中学美术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主要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及发现问题精神,使学生明确利用知识及经验去思考问题的方式,并在美术学习中形成创新意识。现代教育理念将实践作为侧重点,要求学生能将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实践中能获得更多的快乐,并增加对美术学习的体会,这对中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是以现实与浪漫、主体与客体结合过程实现的,中学美术教育往往不会受到时间及空间的限制,能在固定的空间及时间内传播信息,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到作品的情感,折射作品反映的客观事实,从而引导人的价值观及思想情感[3]。中学美术教育根本任务是引导中学生思考人生,提升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从而通过创新性的思维创作更多的作品,形成稳重的审美情操。传统的美术教育过程中强调结果,并未关注教学过程,传统美术教育将学生作业作为评价依据,美术中的视觉艺术及生活艺术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感悟,通过传统理念评价美术教育,会限制学生的人格发展,对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还需对评价方式进行调整,不断提升学生的表现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好奇是知识的萌芽”,中学美术教师应当保证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及吸引力,比如,在艺术鉴赏课时,通过学生喜爱的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音乐、图片组合的图像,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带着好奇心去学习内容,学生能仔细观察图像中的画面及内涵。教学活动中还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这种情况下能积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顺畅。目前,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题,教师需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保证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团队协作的模式树立创新思维,美术课程具有独特性,这种特性要求教学过程中可脱离书本,将注意力放在周围的人、物上[4]。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吸收知识,这种教育模式缺乏互动与思考,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还需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跳出传统的课堂,使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启发性教育,激发学生的潜能,保证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三)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美术教育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心态,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美术课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制定计划,通过想象力及创造力等达到理想的目标。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无法克制行为,在学习中的热度不足,美术课作为多数学生喜爱的课程,在美术教育中,学生可在安静的空间中学习,不会受到其他事物影响,将自身沉浸在创造性的空间中,在此情况下,学生的自控力也会得到提升。美术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途径,中心环节是为学生构建审美心理结构,该结构是教师通过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及体会的过程,学生的心理活跃度会在不同程度上提升,构建教育节奏性及平衡性的心理整体。在日常美术课中,教师能让学生欣赏我国优秀的山水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祖国的美丽,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比如,教师让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时,学生能在作品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其中具有淳朴的民风及和谐的社会氛围等,感受古代群众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并激发自身的创造力,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有效的美术作品具有纯洁、高尚的特点,是真善美的体现,能调动人的感性思维。因此,初中美术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会不断提升,这也是学生学习绘画的前提条件,学生若想学好绘画,应当学会观察细节。素描及素写、水彩、写生等需要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师在科学的指导模式下,学生的观察力不断改善。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记忆能力会不断调整,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后需要进行记忆,将事物的轮廓及结构等牢记,实现手、脑、眼并用,这对记忆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绘画教学过程中,记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写生及素写等方式对该能力进行培养。美术教育还能提升学生的情商,美术教育是差异性教育的科目,素质的差异会分为先天及后天两种,同一个美术作品不同学生的心理倾向存在差异,心理倾向基本相同的学生在描绘同类主题过程中,塑造的风格及事物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从而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事物,实现自我认识,对自己的心理动态及行为进行调整。美术教育需注重提升学生的情商水平,并保障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在某种情况下,缺失美术教育的教育过程并不完善。主要是美术教育能营造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情感得以调用,陶冶学生情操,推动学生的智力发展[5]。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将综合素质提升作为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教育模式,保證学生能吸收美术教育的知识,并将美术教育理念与其他学科结合,帮助其他学科提升成绩,从而实现学科的交叉性应用。
(五)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人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人只有具有欣赏美的能力才能够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美术艺术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优秀美术作品中特有的美感能够焕发人们内心的美感。美术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是当代中学美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首先需要从训练感官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眼光,教师可以通过名画鉴赏来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例如《蒙娜丽莎》、《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画家与女儿像》和《自由引导人民》等世界著名画作,在这些美术画作中体现了当时西方社会的阶级斗争情况。教师通过对名画具体构图和素材的研究和讲解,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画作体现的人文精神,映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体现出作者的价值观、性格特征、文化教养、生存状态、情感愿望和自由智慧等人文特征,在美术鉴赏教学当中提高中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优秀的美术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对于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由于中学生的感情比较自然纯真,对于美与丑没有清晰的认知,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可以运用简单明了的教具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艺术审美体系,例如幻灯片和录像等,将画作的视觉形象感染力巧妙地融合在教学当中[6]。此外学生可以就审美经验进行讨论,在情感交融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审美水平的提高。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审美眼光和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及教育研究中,美术教育还需不断改革与创新。美术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建立终身美术的能力。为实现该目标,教师还需明确美术教育的特点,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记忆力和观察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科能.论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7(07):29.
[2]曹瑞峰.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03):241.
[3]仇玉荣.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4(06):147-148.
[4]邹奇.探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6):101.
[5]张贤华.美术教育在中学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安徽教育科研,2018(009):26-27.
[6]苏洁.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探讨[J].时代教育,2018(002):118.
作者简介:
崔军虎(1979-),男,汉族,甘肃清水人,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