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奋军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业能帮助学生在课后对已学数学知识进行巩固掌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如何根据学情设计合理、科学有效的数学作业,本文就当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8-0088-02
【Abstract】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homework can help students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they have learned after class,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al logic thinking,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mathematics level. How to design a reasonabl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thematics homework according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homework desig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Homework design; Problems; Improvement measures
小学数学知识内容主要分为四则运算、几何图形、数与代数三个部分,这几部分为之后学生学习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而教材中内容多也与生活運用相联系,但在作业的设计上却往往忽略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教师在数学作业的设计时偏好大量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没有层次化的设计,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掌握、运用的能力,数学作业的教学反馈效果不佳,影响到学生、家长对教育者的评价。基于改进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的目标,下面将重点阐述:结合生活实践设计作业、注重差异分层设计作业、作业设计形式创新等具体措施。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与生活的联系,实践类数学作业少
小学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在实际生活的运用广泛,教师在教学时也常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数学知识,但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却忽视了这一点。当前的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在布置大多是从课后习题、课后资料练习册中选择的,以训练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敏感度、熟悉度,加深知识点掌握程度,但这类作业往往过于“书面”,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实践性不强,实践类的作业少。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因为学生也早已知道数学作业的布置方向,所以容易将作业当作纯粹的学习任务,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投机取巧的现象,利用网络搜索答案,提前做作业,这样会导致教师没有办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馈缺乏参考价值。
(二)布置的数学作业过多,学生思考的时间少
小学数学作业其实是对课堂数学知识的延伸、巩固学习,学生在做作业时也是大脑高速运转,锻炼数学思维的过程,但当前数学教育中存在一些传统教学的刻板模式,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数学作业,让小学生机械式做题的问题,而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压缩课后娱乐时间,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学习态度差,容易敷衍塞责。此外,大量的作业也同时压缩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一道题目可能有多种解法,但是由于时间不足,学生只会选择最固定的解题方式解答,限制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降低了小学生的创造力。
(三)忽视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差异,作业设计形式单一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本身的理解力、知识点吸收、消化能力、思维方式等不同,因此对于课堂内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仅仅是理解了最为基础的概念,有的学生则可以直接拓展到更深的问题解答中。而当前作业内容的布置形式单一,缺乏对学生这种差异性设计的合理、科学的、有层次的作业内容,导致能力强的没有被激发数学创造性,能力弱的做不完作业,形成自卑心理。加之,学生的个性也存在差异,写作业有自己的兴趣偏好,有的喜欢应用题、有的则喜欢判断、选择等,所以在之后的作业设计改进中要注意作业形式多样化,注意采取适当的层次梯度设计。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
(一)结合教材与实际生活,适当增加实践类作业比重
适当地增加设计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调查、分析,能够最大化地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小学生对于一些数学概念及数学规律掌握得不够深刻,许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已经掌握但在课后却不会运用,而实践类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在实践生活灵活运用的能力,寓教于乐,让学生兼顾娱乐与学习时间,避免过多书面作业多带来的消极情绪,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实践类的作业具备探究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好奇心,拓展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精神。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关于《统计》一课的教学之后,教师进行一个调查活动,调查学生日常平时最喜欢去的地方,比如超市、游乐场、文具店等,选择一个地点设计相关的数学实践类作业,如让学生在和家长去超市时,记录下买各类东西的花费,选择至少五种物品的花费,制作统计表格,包含物品种类、花费、百分比三个因素,根据统计的表格试着绘制扇形统计图形,用不同的颜色标示,添加图例,图形要包含百分比;如果喜欢去游乐场,让学生就摩天轮、飞船、碰碰车、旋转木马、过山车这五个项目,对自己、父母、教师及16名班级其他学生展开调查,调查他们最感兴趣或是最喜欢的项目是哪个?调查完后绘制表格与扇形统计图;如果学生去文具店,买文具,学生询问文具店老板关于铅笔、笔记本、水彩笔、绘画板、绘本书这五种文具或书籍一天里卖出的件数,绘制统计表格及扇形统计图。这增加了作业的实践性,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调查、探索。
(二)注重学生间的差异性,设计具有层次性作业
前文提到,小学生数学水平存在差异,个性、兴趣不一,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数学知识相关的基础问题、提升问题、拓展问题,从基础到重点逐渐增加难度,数学作业的布置上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层次设计。教师可以进行梯度设计,将数学作业的按照难度分成三类,一类是专门的基础作业,适合所有的学生完成;第二类是稍微有点难度的综合类的作业,需要学生花费时间好好思考,这或许对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言较为容易,但对于较弱的学生则有一定的挑战性;最后一类是拓展题,主要激发学生的数学的综合潜力。例如在小学二年级关于《混合运算》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教师便采取了梯度式作业设计方式,将直观训练学生运算能力的计算题如(23-17)×6、98-(36-28)、54÷(3×3),及稍微复杂的比较混合运算的大小比较题如:81÷9+6与17、3×8÷2与12+63÷7、40-9×2与4×9-15等设为一类题,数量占据作业的比例大约60%,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将综合性強的应用题如“去文具店买一本笔记本和5根签字笔,一个笔记本6元,一根签字笔3元,需要花多少钱”“如果和父母去划船,小孩子划船需要10元,大人划船需要20元,三个人都划船40元够不够?”设为第二类问题,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题目数量占据作业的比例大约30%,要求学生选择性地完成一半;第三类问题是拓展问题如“40+( )×6=82求括号的数字?”“购买一本练习册子需要花费8元,一本绘本需要20元,如果你带了50元,你可以买多少练习册和绘本?”这类问题只占比10%,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选择性地完成。
(三)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作业的完成基本是学生在家里独自完成,学生做作业是遇到困惑的问题时很难及时反映给教师,教师也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作业问题,反馈过程难。而当下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让作业的设计也变得更为简单、便捷,教师可以在部分知识点的课后作业的设计时采取线上作业的形式,这大大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提高作业的批改效率,提高课后作业的实效性。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关于《运算定律》的作业设计时,教师便利用钉钉或QQ软件设计了新颖的作业形式,建立了班级群聊,将所有的学生加入群中,将本课时的作业分为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算三个模块,以三张图片或电子档的形式发到群内,并提醒所有学生接收作业。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及时与教师交流,教师也更加容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做完作业教师可以随时批改,节省批改时间。
总之,当前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存在着诸如形式单一、作业量大、实践类作业比重小的问题,而通过新颖的线上作业设计、设计梯度作业、结合教材增加实践类作业比例的具体措施,可以有效地改进这类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亮茂.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7).
(责编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