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描作品的表现性,属于素描教学的重要范畴。相比于传统的素描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对作品的概括与处理能力。本文主要从审美感受力、观察方法、内在美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提高素描作品表现力的几个途径,日常教学中我们应以此为基点不断激发学生对所绘事物的新鲜感,从而最终实现提高作品艺术品位的要求。
关键词:表现性 感受力 观察方法 内在美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不仅是其他造型艺术的基础,而且自身也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要使一件素描作品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我们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表面形式的讨论上,而应对其隐藏在表层之下的内涵进行更深入的发掘。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体系中,由于教师过分强调对自然事物的“几何技术性”再现,导致学生作品的最终结果是“重技法,轻观察方法,重客观,轻主观”。这样的作品尽管表面看来尽工、尽细,但却往往少了一件素描作品最起码的灵性。为了使构成一件素描作品的各种符号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加强对素描作品的表现性研究。“事物的表现性,是艺术家传达思想时所依赖的主要媒介,是决定一件作品艺术品位高下的重要尺度。”表现性如此重要,那么在素描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呢?笔者认为常见的情况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提高审美感受力
提高审美感受力,首先要加强画者自身的绘画修养。在中国古代,关于这点前人早就给我们提供了几条很有益的途径。其一,要着重人品的修养,所谓人品不高,用墨无语。其二,读书破万卷,读各种书以提高自己的文化和理论水平。其三,行万里路,即深入生活,开阔胸襟,到现实中去发现美,以积累创作素材。其四,目饱前代笔迹,要善于继承一切优秀艺术传统,从而借古以开今。这些画论尽管以前主要是针对国画的写生和创作的,但放在我们现在的素描教学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平时我们能要求学生尽量把这些方面做好,那么,就可以为提高审美感受力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而要把这种基础最终体现在作品中,就不得不提情感的投入。
情感的投入对一件艺术作品的重要性,现在已经毋庸置疑了。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很难想象,如果我们对所画的对象缺乏最起码的热情,那又怎能期待所创作的作品最终去打动别人呢?只有我们动情,动真情,才能“情人眼里出西施”,才能陶醉于对象所赋予你的美感中。在这方面,“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他谈到自己创作时投入的状态说:“我画的每一笔触,就好像是从我的血管流出的,和我模特的血混和着,在太阳里,在光线里,在色彩里,我们必须在同一节拍里生活,我的模特、我的色彩和我。”雷诺阿也说:“绘画是艺术家用来表达他激情的手段,它是艺术家发出的一股激流,这股激流将深入他的作品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善于去调动学生的这种情绪和情感。让他们把自己的热情集中到所画的形象上来,让他们能跟自己的作品同呼吸,共命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寻找线条或形式来表达大自然已经赋予他们的观察和激奋之作”。因为造型艺术的任务,就是以“简单的方法尽可能直接地表达属于感情范围内的东西”。
二、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
但凡从事过素描教学的人,笔者相信都碰到过这种情况,“老师,这个东西该怎么画啊?”其实,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并非全是他们不会画,更多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会“看”。绘画的艺术,其实讲到底首先是“看”的艺术,因为“看”是先于表现技法的,看法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一张素描作品表面水准的高下。如果我们把一件素描作品的产生过程分为“眼—脑—心—手”四个渐进过程的话,那么我们也将可以得出“怎样的观察方法,最终将决定怎样的表现技法”这一结论。
首先,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要让学生记住对对象的第一印象,并且保持这一印象,因为这是画好一幅画的最重要感觉。它往往决定了你这幅画最终追求的目的。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模特抱膝而坐时,那么这个模特就在我们视觉中形成了一个最初的三角内集力,这个内集力便是学生在以后所要表现的最重要因素,以后你所看到的比例,结构等都应该是为这最初的印象服务的。
这一初始印象,在以后具体操作画面时就是要牢牢抓住的整体感受。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让学生以道理、概念为先,然后再根据理论动笔作画,这样容易把神采丢了,从而最终使作品失去了动人之处。须知艺术的审美价值,艺术的妙就在它的“无理”上。关于这点清代的吴乔就有个“無理而妙”的命题。
当然,如果我们要求学生画素描的时候仅仅注意这点,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最初的感觉印象,只是使我们初步了解客观事物表层的大概形态。更何况表层有时还会给我们设置一定的假象,要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实质,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发挥“理性”的主导作用。
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能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去感觉。”理性的观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物象的结构、形体等方面的认识,它属于解剖学上的范畴。例如,画一张头像起码要了解头部的肌肉、结构,以及它们对头部的外形特征所起的作用。经过这样的观察我们可以使最初观察到的印象,得以深入和充实,从而也就能更完整、更内在地理解头部的外形特征。
其次,要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还要对客体的自然形态进行艺术的概括和处理。
我们知道任何形式的绘画都不是对自然物象的简单临摹,它来源于主客观两个方面,是主客观相融合的产物。也就是说,任何一件艺术品的存在都经过了作者的概括和处理,而对素描作品最常见的概括和处理方式则离不开夸张和简化。
所谓夸张就是强化对象传达给你的主要感受,以便达到更强烈的视觉效果。夸张的形式主要包括对形体和心理的夸张两个方面。对形体的夸张,比如面对瘦削的人我们可以强调他的骨点,对剽悍的外形我们则可以加宽胸廓。心理的夸张主要是出自作者发自主体内心的需要,借助画面上扭曲的形象,宣泄自己的情感,比如20世纪德国表面主义画家就是以此来对社会进行无声的控诉。这两种夸张形式由于作者的立足点不同,最终导致的画面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但不管你从什么地方夸张,采取何种形式夸张,最主要的都要取决于你对物象的总体观察印象的感受。如果说夸张是属于强化,那么简化则属于减弱和抛弃,它和夸张从属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并无实质的区别。
观察方法,除了笔者上面提到的这两点之外,还包括在观察物象过程中,远看、近看、动看、静看、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在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了。
三、发掘对象的内在美
当我们面对一个所要表现的视觉形象时,还要善于发掘隐藏在表层下的内在美,把一般观众所看不到的东西展示出来。这种“内在”既包括对象的感情、思想、情绪,还包括构成画面形象的各种节奏、韵律等诸多因素。发掘这些既与作者的视觉经验有关,更与他们的知识结构、个人感受有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启发他们从自身的独特视角去发现对象的内在美,这样就能进一步激活他们的感觉,从而寻找到物象微妙的差异性,以激起他们感受的陌生性与新鲜感,从而也就真正提高了素描作品的表现性。
素描的表现性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所包括的内容,不可能仅指笔者上面提到的几点。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并体现好这些,更要让他们最终忘掉线条,忘掉方法,甚至忘掉修养,让他们所有的偶然成为必然,让笔下的形象成为本能的释放,这样才能最终完成素描的表现性。
参考文献:
[1]孙建平.现代素描肖像[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2]韩林德.境生象外[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
[3]周长江.解读创作[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4]马志明.现代油画创作与试验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杨礼浪,男,本科,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与油画创作)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