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英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与之适应的、具有一定情感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从而引起学生一定的感受,最终帮助学生收获知识,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它符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综合性和生活性的学科属性。情境教学法走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植入生活化情境,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创设艺术情境,以艺术感悟灵魂;创设时事情境,与时俱进。让学生化身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人翁,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学科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道德与法治;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即品德)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现实性和生活性,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尤为关键。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的情境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崇尚创新、核心在于激发学生情感的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兴趣;能达成真正的师生情感交流,使道德意识、法律知识、正确的世界观,悄然在学生心中萌芽生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巧设情境,相机切换教学策略,灵活地实践于教学活动之间。
一、植入生活化情境,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动态生成
课堂的主人翁是活生生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千差万别。叶澜曾经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笔者认为,课本的理论联系生活化的情境,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通过把生活化的情境植入课堂,更能激发思维火花的碰撞,一个崭新并且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便油然而生,这何尝不是一次润物细无声的课堂动态生成呢?
在讲授四年级下册《电脑网络——我的新伙伴》時,课前,我把“网络神奇作用”的表格发给各小组合作探究。由于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接触网络,课前讨论进行得如火如荼。课中,教师邀请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更锻炼了孩子的勇气。在面对我的提问: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上,你和家人利用网络做些什么事情?学生们的回答根本就是生活的浓缩:
“爸爸把水果店的图片和价目表在朋友圈实时分享,微信上的客户看到感兴趣的,网上支付购买,爸爸及时安排骑手送货上门,小生意越来越红火了!”
“网络是我学习的小帮手。做作业时,我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在网上“百度”一下,就能得到解答;我还可以利用网络搜集资料。”
“我爸妈很喜欢用手机上网,比如购物,打游戏,微信聊天,浏览朋友圈,看剧等。因为网络过度,爸爸妈妈老喊脖子疼!”那一刻,大家哈哈大笑。
其他学生纷纷表示深深的情感共鸣。理论回归生活,我和学生一起来想办法,帮助部分学生把爸妈从过度沉溺网络中拉回来。学生们展开激烈的讨论,纷纷献言献策,产生了许多好点子。如此,全班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展了自我教育。虽然,“怎样让爸妈不过度沉迷网络”并不是我课前预设的目标,但由于植入生活化情境的契机,学生在课堂中自主生成了动态目标。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正好帮助学生用道德与法治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可谓学以致用。
二、创设艺术情境,以艺术感悟灵魂
创设艺术情境,以艺术感悟灵魂。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道德与法治课具有理论性强、相对枯燥的特点,为了增添孩子们对这门课的兴趣,更好地汲取知识,教师可以创设艺术情境,插入一些活泼生动的与教学目标相符的艺术元素,比如影视片段、音乐、挂图等。如此,利用艺术的魅力,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知识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也顺利达成了。用艺术去熏陶感染孩子,确是良策。
比如在《让我们选择坚强》一课的讲授中,我就创设艺术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了“断臂钢琴师”刘伟在《中国达人秀》节目获得总冠军的演奏视频。在座的学生对主人公身残志坚的执着与意志震撼不已,初步品读“坚强”。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同学们畅所欲言,生活中的自己有哪些坚强的表现和懦弱的行为,从而让学生掌握意志坚强的表现。随后,笔者进一步让孩子们观看CCTV-10《讲述》栏目播放的《断臂琴缘》视频,刘伟凭借惊人的坚强意志克服残疾走向成功的案例,让学生真正理解意志坚强的作用。刘伟的名言“要不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更是掀起了学生心中的波澜,立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己将来的学业和事业做好准备。
由此可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创设艺术情境,其优势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艺术情境,小学生们是非常喜欢的,本来一潭死水的课堂气氛被激发了,学生的思路也拓宽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被充分调动,学生变得愿意去思考问题。我想,这就是艺术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所带来的魅力吧。
三、创设时事情境,与时俱进
创设时事情境,与时俱进。时事新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时事热点,让学生在时事热点中升华,贯彻了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很有必要。一方面,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创设时事新闻情境,时效性和趣味性十足,弥补了教材更新相对滞后的局限,有效扩充了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就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关注社会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现阶段重大方针政策。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设置情境时有意识地向这方面倾斜,能有效锻炼学生关注时事的思维习惯。有利于把我们的孩子塑造成“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现代公民。
情境教学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吸取了信息时代的精华,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起来有其强烈的优势。引入情境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要求,能帮助稚嫩的孩童蜕变为一个优秀的中国公民。这也是我作为一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应有素质和期盼。只要我们为人师者有一颗爱生、创新的心,有一双发现智慧的眼睛,始终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便能在课堂适时点拨,生成一个个精彩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给课堂注入充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