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双减”核心价值,助力高中体育发展

2021-04-21 03:55谢晨
红豆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高中体育双减

谢晨

【摘要】“双减”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需要从“双减”的背景与深刻内涵出发,发现高中体育当下的机遇与不足,通过补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短板,走向五育并举,提高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技能运用的场景,发展高中学生的体育能力。

【关键词】“双减”;核心价值;高中体育;发展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掀起了中國教育历史上崭新的一页。面对“双减”浪潮,有兴奋、有不解、有疑惑、有赞赏。从高中体育学科教学角度,这一政策落地恰逢其时,很好的解决了高中体育存在的不被重视,常被占用,处于“小科”的弱势地位的问题。做好高中体育教学,需要教师真正靶向“双减”的核心价值,找到“双减”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提质的有效路径。

一、“双减”背景下高中体育的“机”和“危”

“双减”意见具体而明确的提出了要在课后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与兴趣小组活动。体育学科作为类别众多,内容多样的社团活动载体,自然而然成为了广大高中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平台。当“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后,学生就有时间走进运动场参与锻炼。

1.高中体育存在的“机”

从学校层面,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是响应教育主管部门号召,实现政策落地的有效举措,让体育老师“名正言顺”走进课堂成为了可能与教学样态,让学校体育活动正常开展变成了水到渠成。同时,学校的各级各类体育社团也必然变得风生水起;从体育教师的角度,在“双减”背景下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更好的展示,专业学科教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工作量增加带来的工作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从学生的角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变多,学生体质得到增强,体育运动能力得到发展,终身运动的意识得到提升。学习需要劳逸结合,有了体育活动的“逸”的充足,必然带来学科学习“劳”的高效;从家庭的角度,随着“双减”的实施,为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公园、走进实践、走进自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此外,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父母一起参与锻炼之中,无形之中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

2.高中体育存在的“危”

一是当社会、家庭、学生更多关注体育锻炼的时候,他们对高中体育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路径会提出更多的要求;二是学生在校的总时间是不变的,增进体育锻炼的时间就必然减少学科教学的时间,在“高考为王”的评价指向下,社会、学校、家庭是否有勇气、有担当、有魄力继续进行体育教学、体育活动,是一件需要经历考验的事情;三是必然增加体育场地,体育师资,体育器械等客观存在的投入,需要将之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部分;四是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是知识,还需要学生具有科学的锻炼方式。但毋庸置疑的是体育活动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让体育课堂不再是高悬在管理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五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要能够满足高中学生的体育学科学习需要,当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体育教师突然“翻身做主人”的时候,是否能够胜任“双减”之下的学科教学,需要学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社团方案、评价制度、培训方案等。

二、“双减”助力高中体育发展的路径

《高中体育课程标准》旗帜鲜明的指出体育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双减”政策在高中体育学科落地生根,需要将其与高中体育工作的整体推进联系起来,从“双减”视角做好高中体育的改革工作。

1.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体质健康

根据“国家2020学生健康体质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当下高中学生近视率居高不小,肥胖率显著上升,学生健康体质主要指标明显下降。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学生的“负担过重”。“双减”为高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时间保证。一是要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作为跟踪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线索,有效提高学生健康指标;二是要根据学生的体育运动需要,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如根据学校场地特点,编排“燃脂操”,带领学生跳广为流传的“鬼步舞”等;三是要从学生营养汲取、用眼保健、心理健康发展等角度,站在学生立场,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出发,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提高高中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五育融合,关注体教有机融合

“双减”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依托于不同学科的共同作用。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德育、美育、智育、包括劳动教育在内的所有课程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因此,需要实现五育融合。如通过“研学旅行”活动,将学生的道德认知,审美发展,体育运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长行走”中了解国情省情。还可以将体育运动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劳动就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劳动的基本动作都能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回应。教师需要新时代的学校教育中,将体育教育与劳动教育,国防教育,艺术活动等联系起来。五育融合,将不同学科进行结合,共同指向人的发展。如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增加体育的律动;在党史教育中,增加体育的徒步旅行;在数学活动,增加调查走访等。

3.启智增慧,助力体育课程发展

很多学生回首高中生活的时候,能够理直气壮的回忆起语文学习了哪些内容,数学学习了哪些内容,英语学习了哪些内容,对于体育究竟学习了哪些内容,基本停留在一些课外活动中,对于高中体育的课程体系是什么,学习目标是什么,往往是知之甚少。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重复式、浅层次,低难度正在威胁着高中体育教学。“双减”背景下的高中体育,需要通过“教会”,即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应知应会的体育技能;需要通过“勤练”,组织学生经常性的走进运动场,走出教室,经常参与运动;需要“常赛”,教师要组织丰富的比赛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体育运动会,班级对抗赛等,在比赛当中发展技能,运用技能,让学生才竞争与合作当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高中体育还需要启智增慧,需要假期体育作业的评价。任何一种事物形成一个长久、积极的能力,需要持之以恒,需要精益求精。启智就是启发学生的体育智能,能够抽出碎片化的时间参与活动;增慧就是要将体育课的活动过程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通过智慧化的手段分析学生的运动能力。

三、“双减”助力高中体育发展的路径

“双减”既是一项政策,也是一项有温度的育人转向。高中体育教师要顺应党和国家的要求,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全面做好“双减”在体育学科落地生根。

1.坚守校园体育阵地,让运动更有“温度”

校园是学生“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学校落实“双减”最直观的体现。首先,要保证体育课程不少一节课,保证体育活动不少一分钟。要从时间与数量上保证体育活动的准时开展,保障体育课程的全面落实。要认识到体育与文化课程之间并不矛盾,并不冲突。学生只有好的身体,好的状态,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否则,文化科目的学习也必将收到影响;其次,要提高体育老师的课程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之前反复解读体育课程标准,预设活动目标,做好体育课程开展与实施的前期保障工作,如学具的准备,场地的准备等。教学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体育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实现每一个生命个体体育能力的发展。如根据不同学情,不同性别进行分组教学。教学之后,还要关注学生体育技能的练习。三是要营造体育活动的氛围。体育活动不是单独依存于体育课程之中的。在校园的各种教学活动之中,都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微运动”,将之作为不同学科“双减”后的补偿活动。

2.坚守体质监测底线,让健康更有“角度”

当下高中学生健康体侧现状不容乐观。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的意义毋庸置疑,体育活动的作用无法代替。高中体育教师要肩负其坚守学生体质监测“合格”的底線。一是从教师角度,是要“减体育与健康课”,增“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不是在理论学习、概念认知、知识记忆中发展起来的。学生知道的体育知识再多,如果无法参加到具体的体育锻炼之中,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要从能够增强学生体质的地方入手,找到“减少体育课”,增加“体育锻炼”之间的动态平衡;二是从学校角度,要将体育工作放在人的发展的“头版头条”,要作为“重中之重”。要真正落实“双减”,从关注文化课走向关注“生命”,让被处于边缘地位的体育回到人的发展的“中央”;三是从社会角度,要增加户外运动的场所,开放户外活动的功能区,要达成体育运动对于高中学生与知识学习同样重要的共识。

3.坚守育人功能价值,让课程更有“广度”

习总书记强调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同样是立德树人的载体。2021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中,一大批奥运健儿斩金夺银,满载而归,体现的就是奥运精神,就是国家力量。“双减”政策的落地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在体育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命题。教师要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轨迹当中找到体育学科的立德树人价值,在体育活动当中培育学生的责任担当,团结合作,坚持不懈的精神。在今天的电视上,很多缺乏“阳刚之气”的男性演员轮番登场,这些需要体育工作者在教学当中进行思考,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阳光、青春、活力”,做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现代合格公民,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总之,“双减”是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契机,体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这样的契机,在充分理解“双减”的概念与价值的基础上,关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关注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提升包含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字内的课程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祥芹.全面开发课程资源推进核心素养教学发展.天津教育.2021(11):81-82.

[2]黄登彦.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分析.当代家庭教育.2021(09):113-114.

[3]袁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专项化课程的优化.体育师友.2021(08):12-15.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高中体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樱花系列甜品品牌营销战略关键
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研究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中国园林文化遗产的艺术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