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荣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想要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应当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继续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教育工作者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转变,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文章首先对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价值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核心素养本位下小学美术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为核心素养本位下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理论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当前素质教育在我国深入推进,美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美术教学。核心素养本位下小学美术教学的顺利展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所以,教育工作者应当基于核心素养视角,进一步研究和创新小学美术教学,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具备较好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应当积极地展开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
基于宏观层面来看,所谓的核心素养,指的就是通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能够转变思维模式,运用有效的方法对新的学习技能进行探究,合理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包括了五个方面,分别是文化理解能力、实践创意能力、判断审美能力、美术表现能力和识读图像能力。从字面意义就能看出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方面的发展有着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当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有深入的了解,对学生的高尚品格和能力进行培养。
实际上也可以将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理解为学生对美进行感受、欣赏、创造的能力。新课改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当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起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应当将教学和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另外,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对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进行培养,其基础就是引导学生发展向善的心理,如此才能让他们对周边世界的美进行感受,对作品中的美进行体味。而创造美就是需要帮助学生对基本技法进行掌握,如此才能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另外,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应当进一步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促进其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二、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价值
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课程品质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需求的反映。教育工作者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前沿的教学理念,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和纠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在對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应当意识到美术教学并非简单的讲解,要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美术进行感受,积极地展开美术实践活动。另外,教育工作者也应当意识到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也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懂得如何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教育工作者也要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这是因为在教学理念视角下人文素养和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三、 核心素养本位下下小学美术教学的优化策略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小学教育工作者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实际教学活动有着诸多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是一个基础学科,也是其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新课改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当着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关注学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通常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时,应当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能够基于实际进行有效地分析和探究,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更好地对问题进行解决。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本位下小学美术教学具有创造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一)完善美术课程的教学模式
当前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顺应现今的教育改革,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完善,充分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要主动积极地对学生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另外,教育工作者自身也要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充分将新式的教育工具作用和功能发挥出来。教育工作者应当着重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这是创新教育发展的关键推动要素。另外也要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有效保障。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合理的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应的视频和图片,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美术创作和美术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另外,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引导学生有亲身的体验,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对美术创作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美术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发展特征,以当前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尽量避免在课堂上生硬的灌输,要引导学生更好地评价和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关注学生美术知识的积累,让他们更好地对美术作品进行理解,这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欣赏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保障小学美术课堂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
教育工作者可以基于生活实际导入课堂,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以美术的方式进行讲述,实施多样化的绘画活动,将他们所感兴趣的人物和事物画出来,并对所创作的画作进行阐述和讲解。在此基础上,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在他们所创作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进一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