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用于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研究中的基本的研究对象是“数”和“形”,表现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既统一又对立,故称之为“数形结合”,而在数学中的应用产生特别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使用“数形结合”让数学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高速分析题目中的各种关系和条件,帮助学生延伸思考。文章则以“线段图”为例,梳理教学体系,思考探究“数形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系统结构化的应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结构化;线段图
“数形结合”方法中“线段图”是小学数学应用最多的解题方式,在应用题的解决中“数形结合”无处不在,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材完全参照学生的知识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编写,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线段图”最初是从认识线段开始,逐渐过渡到用直线来表达数量的多少,再到用线段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完全依据“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递增的特点。
一、 思考前因
以《认识三角形》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画三角形,无条件限定,学生作品存在差异,引导学生探究其中差异,先让学生自行探究,小组内比较,根据学生讨论中产生的问题,教师统一解答,解答从易到难,关注到每一个知识点,学生获得的知识将形成完整的结构,落实完成课前规划的教学目标。
在此,分享一些精彩的课堂情景:
片段一:回顾上节课的问题,学生提出疑点,教师进行解答。
教师要求学生任意在本子选三点(不能全部在一条线上),分别为A、B、C,三个点两两连接。
选取两点D、E。过两点画一条直线DE。在直线外选取一点F。画一条线表示F到DE的距离,画直线DE过F的平行线,之后连接DF、EF。教师提出让学生比较自己两次画出的三角形的区别,并和同学展开讨论,讨论其原因。
片段二: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让学生寻找和他们所画三角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提示学生可以使用尺子进行比较。
片段三:在给学生研究钝角、锐角、直角三角形之间的相同和不同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了直线,在其中一条选两点G,H,在另一条直线选取无数点,连接GH,让学生观察其中规律。
课堂主导者不再是教师,教师解决学生关于上节课的疑问,在新课中,只是画了几幅图,引导学生找到答案,教师只解决疑难和总结学习规律。总能在数学旧知识点中找到新知识点,又从新知识点中找到旧知识点的拓展,循环往复。数学知识体系可以构成点线面组成的体系,相互印证。从小学数学到高等数学,总结的完整体系,少有知识点单独存在,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从不缺席,以防知识断层,影响以后的数学成绩。在数学教学中,合理的系统化整合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以便查漏补缺。
二、 “数形结合”与线段图的组合应用
(一)“线段图”的两种应用
一种是直接用直线来表示数量多少,比如:花园中有10朵玫瑰,芍药是玫瑰的3倍,芍药花有多少朵?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玫瑰和芍药之间的数量关系,直观表示数量多少和关系,为学习“线段图”的知识奠定好的基础。
一种是用线段表示数量的关系和多少,比如,学校的操场有三棵树,一棵百年古树,高336厘米,还有两棵刚种下的,其中一棵是柳树,古树的高度是柳树3倍,白桦树比柳树高30厘米,以图二为例,表示数据关系。
对比画线段图和列等量关系式,画线段图的方式更加直观清晰,容易理解。使用线段图解决应用问题,能够提高审题速度和降低难度。但绘制线段图必须提取正确的数量、数量关系,才能保证数量转换的清晰,线段图符合要求,从而复杂问题简单做,高效解决数学应用问题中复杂的等量关系。
(二)应用问题
应用题是数学教育的重点。教师应采取最有效的办法,引导学生攻破重点。而应用题叙述复杂,数量关系更难理清,而线段图则有效解决这一疑难,解决数量关系间的问题,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
但最让学生困扰的是分数应用,在解决分数的应用问题时,线段图不可替代,让学生轻松理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对数学产生兴趣,体会数学美学。
以四年级“线段图”为例,杨树是柳树的三倍,杨树高60cm,求柳树的高度,以图三为例。以五年级“线段题问题”,某班有女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1.5倍,求男生的人数和全部人数,以图四为例。以六年级“线段图”问题为例,现有苹果10个,梨占总数的13,桔子占总数的12,求水果的总数,以图五为例。
教学实践证明:每个年级涉及“线段图”的形式各不相同,从整数倍、小数倍、分数,从简到难,循序渐进,但本质上都是在求一个结果,或者某个数的倍数和分数,使用线段图的方式大同小异,以“1”作为单位标准的。线段图解题更加直观,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用于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小学养成的思维习惯,将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受益终身。
三、 “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结构化的措施
根据记忆曲线,知识记忆是有时效的,只有经常重复学习才可能对某一知识永不遗忘,但知识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知识会因为时间而淡忘,但在学习中养成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历久弥新。因此,教师要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结构化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熟悉基本结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整理的办法。首先,让学生浏览课本,大致了解教材内容,告诉学生整理办法并完成整理。其次,教师自行整理知识导图。学生整理是为认知学习内容,内容趋于浅薄,但也是为让学生了解过程和方式。而教师是为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每一次的整理中都会发现新的知识点,产生新的感悟。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存在差异,学生和教师各自整理,相互印证,对知识点产生不同的看法,在系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做到查缺补漏。
数学题答案固定,方法无数,是数学的有趣之处。从小学开始,整理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使解题过程和“线段图”一般直观清晰。
学习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是概念性,而学生处于学习的基础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生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选择最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方法。
四、 结束语
“数”“形”是数学的两个最普遍的研究对象,“数形结合”是数学思想之一。而结构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系统认识数学知识,教会学生将知识结构应用于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和结构化教学,将产生一举多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雅婷,麦丹霞.以“线段图”为例看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15):285.
[2]肖祖荣.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J].文存阅刊,2020(4):90.
[3]梁润杰.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2020(1):152-153.
[4]罗彬.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9(18):211.
[5]黄庆伟.画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2):215.
[6]谢成城.浅析“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线段图的灵活运用[J].新课程:小学版,2019(3):116-117.
作者简介:郑艺惠,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