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校园微博、微格教学、微机阅卷在现代化的教学活动中一展风采。校园微博利校利师生,不仅让德育阵地锦上添花,也使素质教育如虎添翼。微格教学优势明显,反观反思教学,精细化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微机阅卷提供了模拟高考的仿真环境与规范化训练,形式上实现了与高考的有机接轨。“三微”助教相互联结,融为一体,引领创新,立足校园,助力高考。
【关键词】校园微博;微博课堂;微格教学;微机阅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5-0051-03
【Abstract】The campus microblog, microteaching, and computer marking based o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re all displayed in modern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campus Weibo benefi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not only making moral education icing on the cake, but also enhancing quality education. Microteaching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contrast, reflective teaching and refined classroom teaching have improved the teaching level and quality. The computer scoring provides a simulation environment and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simulating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hich realize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with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form. The "Three Micro" teaching assistants are connected and integrated, leading innovation, based on campus, and help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Keywords】Campus microblog; Microblog classroom; Microteaching; Computer marking
一、开设校园微博,创建微博课堂
(一)开设校园微博,创新微博版块,搭建信息发布平台
微博作为一个研究开发云计算应用管理新方法的平台,它具有简短、简单、易用、实时共享、快速传播等特点。校园微博有自己的粉丝和发言权,他们可以发布有关校园的文化、生活等新闻动态,定时刷新校园时讯,全方位服务,相当于一个小小的自媒体。校园微博版块由校处各室组成,如教导处可发布各种教学文件、通知等;宿管室可组织、安排、通报各寝室的作休情况;图书馆可以发布新书信息、学术交流和借阅提示等。微博首页设校园生活小常识温馨提示栏目;校园文化沙龙展现校园文化建设栏目;教师风采报道先进事迹、授课风采栏目。以上新型的方式直接与本校学生或网友交流,开辟校方信息化平台。
校园微博最显著的特点是“微博问学校”“微博督学”和“教学反思”两方面。前者的目的是建设和改革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当局亦可透过在微博上张贴专题会议或投票,进行民意监察和民意调查,从而了解师生每个人的真实想法并对师生合理的提议进行甄选采纳,这不仅能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好的决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开辟了新的督学途径。后者就是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教学反思,将反思的内容发布到博客上,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升,形成开放的交流平台。作为一个新的反思工具,微博可以详细记录每个人的想法闪现和碰撞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无价的,而且超越了传统的反思工具。
(二)創建微博课堂,开设移动的第二课堂
班主任在微博平台上创建了一个教学课堂,并且拥有随时随地使用文本、多媒体和其他方法的管理权限,教学经验、课程设计、课堂记录、研究成果、课件等将通过微博上传和发布。学生加入后,不仅可以看到老师发布的内容,还可以将自己的突发灵感和学习困惑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互动,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知识。
利用微博这种化整为零的片段式学习可以有效地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充分开发利用空闲时间,让学习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泛在学习,达到最佳的学习教学效果。
一是建立兴趣学习小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研究内容需要设置讨论主题,比如一个有争议的语法现象、一个鲜活的日常话题或学习难点等,让同学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分析讨论,不习惯在课堂上发言的同学可以在此畅所欲言,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讨论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监督,以免脱离主题或垃圾信息的出现,最终通过投影仪展示微博群。这种讨论可以让学生强化学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也引导学生关注一些社会话题,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实践的机会。
二是教师使用微博发帖,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查看作业,学生使用微博提问,教师可以及时看到和回答。学生利用微博进行交流,消除学生的空间距离和陌生感,让学生找到归属感。
二、开展微格教学,促进教师反思与有效教学
对不同类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优质课等全程的录制与刻盘,快速地积累校本授课资源。将教学白板电子课件、教师的教学形态、师生互动场景以及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等都以立体化、智能化、全方位的方式记录、编辑、直播、形成精品课程的积累。通过对典型的微格教学影片的剪辑制作,形成一系列的微格教学材料,可用于微格教学录制前的观摩和第二课堂学习。有效地支持课外教学与研究的分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课外复习和兄弟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同时,家长也可以更容易地参与,形成一个良好的家校沟通平台。
把课堂教学活动分解为若干教学技能如重难点、试卷讲评、实验操作等,把传授式授课变为动态研究式教学。首先是教师通过观看自己的视频,对不良的语言习惯或多余的动作,起到较好的纠正作用。同时,通过积累的教学声像资料,组织教师观摩和讨论,分析示范教学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酝酿在本课程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技巧的最佳方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其次是评估讨论,从教学技巧和策略的合理使用,教学结构的优化,加以评估;再次是指导评估,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中肯地对教者的教学提出改进教学的新设计方案。
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微格教学,形成微格课堂,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微课堂是通过教师、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扮演方式进行的。在课堂上,学生根据准备好的内容被分成小组。学生在上课前应有充分准备,以确定学习目标,并符合教学内容及技能要求。分组微教学对每个学生的行为和学习状况可以进行数据记录,不仅能让更多的家长真实了解自己子女在校学习的情况,更能让课任老师多角度、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三、利用互联网实现校内外联考网上阅卷
网上阅卷教师提供了高考模拟系统仿真技术环境与规范化训练。由于考试规则,答题要求,阅卷模式、在线阅卷系统质量控制均与当前高考在线阅卷模式相同,我们非常重视在命题作文、考试管理、在线阅卷,评分标准设置等方面与高考在线阅卷模式的融合,在高考模拟环境中有效训练学生的能力。
客观题阅卷无须人工干预,系统自动完成。因此,不仅大大提高了阅卷效率,而且避免了各种可能的人為错误。主观题评分时,系统会自动屏蔽掉考生的个人信息,一方面它确保得分客观性、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在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印象分和人情分的影响。在每次考试中通过网上阅卷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遵循高考网上阅卷模式对答案的标准要求,并在考后评语中,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和典型答案类型的特点形象地向学生解释要点和注意事项,使他们提前掌握社会科学,规范答题的方式方法。同时,还通过让学生检查自己的答题卡图像,对比别人,找出问题,并积极改善,达到提高水平的目的,让自己的答案接近标准答案。并据此进行研究针对性教学与训练,真正需要做到有的放矢。
网上阅卷系统会自动完成统计分析,自动采集(即上客点,加点),并生成报告,凭借其全面的统计分析功能,不仅对学校、班级、个人和科目、问题来进行综合分析,而且通过对难度、区分、可靠性等指标的分析,评估学校和教学水平及命题的科学素质。一方面,其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教学分析和针对性教学发展提供一个科学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结果的应用将对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通过对达标情况的分析,可以使毕业班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短板学科、薄板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和潜在空间,教师还可以掌握优劣学科的“贡献”,提高劣学科在未来教学中的“贡献价值”,加强优学科的“贡献度”,从而实现每个学生参加高考成绩的全面提高。在另一个例子中,分析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弱点,明确今后的学习或复习备考的重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把“微时代”引进课堂,将教学与互联网相捆绑,对提升当今的教学水平有重大意义。利用微博开展线上课堂课下答疑;利用“教学微格化”巩固教学成果;使用互联网实现教学测评,这都将带领现代教学坐上时代火车,通往高效、优质教学的美丽通衢。
注:本文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专项课题“移动终端和APP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186230012)的系列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兴亮.简约却不简单的微博[J].通讯世界,2010(01).
[2]张增良.移动学习下的外语远程教学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02).
[3]张驰,陈刚,王敏娟,王慧敏.移动学习中片段式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06).
[4]钟志贤.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5]孟祥增,刘兴波.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03).
[6]张海燕.微格教学模式新探[J].辽宁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03(04).
[7]王永珍.微格教学与教学技能评价[J].中医教育,2004(05).
[8]傅明丽.教学模式的现代转型:从传统教学转向网络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
作者简介:李强(1978.10-),男,汉族,甘肃定西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