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祥 朱兵艳
【摘要】台湾四面环海,独特的海洋环境、特殊的海洋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台湾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远古时代,台湾的先民虽在陆地生活,但生产力极为低下,必须以采集贝类、捕获各种鱼类海洋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伴而生。历经封建社会的文化交融、殖民统治的文化碰撞和新中国成立的蓬勃发展,台湾海洋文化在海洋渔业和渔文化、海洋饮食、海洋信仰崇拜、海洋岁时节日等各种民俗形态上体现地淋漓尽致。系统梳理台湾海洋文化与民俗,有利于阐释海峡两岸海洋文化的同根同源性,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助力“海洋强国”战略,增强海洋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海洋文化;形成发展;民俗表征;台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4-058-03
【本文著录格式】刘士祥,朱兵艳.台湾海洋文化的形成、发展及民俗表征[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4):58-60.
基金项目:海南省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琼台海洋民俗及其文化特征研究”(项目编号:HNSK(ZC)17-8)的阶段成果之一。
海洋文化是人类在与海洋长期的生产生活互动中,逐渐认识和尝试利用海洋,不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们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处世方式等发生相应改变,并逐步形成某一区域或族群的民众共享的物质和文化的总和。特定区域的海洋文化还会影响该地区的海洋制度、海洋饮食、海洋节庆、海洋建筑、海洋服饰、海洋信仰崇拜、海洋文学、民间艺术等。
一、台湾海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数万年以前,渤海、黄海、东海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广袤的陆地,台湾与大陆相连。台湾台东的旧石器时代的长滨文化遗址,距今约15000年的古人类已经过着渔猎、采集生活。普遍认为,台湾先祖属古百越族的一支。据《台湾府志》记载,夏商时期的“扬州”已涵盖台湾。蔡沈《书集传》载:“厥贡岛夷卉服,厥篚织贝”中的“岛夷”即台湾最早的称呼。台湾文化植根于大陆,大陆中华文化对台湾海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
(一)原始社会的台湾海洋文化:形成
从远古石器时代到先秦,台湾的海洋文化萌芽并逐步发展。台南左镇区发现的“左镇人”头顶古化石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属同时期的古人类。台东县长滨乡发现的“长滨文化遗址”距今约15000年,他们生活在海边的洞穴里,过着渔猎生活。新北市的大坌坑文化遗址发现台湾先祖仍以渔猎、采集生活,但已尝试种植芋头、薯类等。[1]距今4000年前,海峡两岸居民已有来往。[2]台北芝山岩、台中营埔、台南屏东垦丁等遗址的炭化稻谷证实当时大陆的水稻种植技术已传播到台湾。[3]台中牛骂头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的石制工具推测,台湾先祖已过着农耕为主、兼具渔猎的生活。[1]钟礼强通过对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与台北的圆山文化及台南的凤鼻头文化对比发现,台湾与福建的陶器颜色、工艺、彩绘纹饰等非常相似,[4]说明当时台湾与大陆的陶艺生产力水平已非常接近。台湾先祖不仅采摘果菜、捡拾贝类、捕获鱼类,还发展原始农业,海洋文化与陆地文化相伴而生。直到16世纪,台湾的原住民仍处于原始社会,虽然已有原始农耕,但仍以打猎、捕鱼为主。[5]
(二)封建社会的台湾海洋文化:融合
公元230年,三国吴派兵到“夷州”(今台湾),带回数千台湾的原住民。公元610年,隋炀帝派兵经澎湖到“琉球”,激战“虏数千男女”而归。当时的台湾原住民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活以渔猎为主,原始海洋文化特征明显。南宋时,大陆有些渔民在澎湖建造房屋定居并形成村落。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大量泉州渔民在澎湖定居。元末,台湾西南原住民与大陆已有通商贸易,[5]有利于促进台湾原住民与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随着大批漁民逐渐在台湾从事渔业生产,有些大陆渔民开始定居,形成渔村,传播先进的造船、航海、渔业技术及妈祖海神信仰等;有些与原住民不断接触,进一步了解台湾原住民生产生活习俗,汉族移民开始收购台湾原住民的土特产,贩卖日常生活用品,“汉蕃贸易”促进各民族不断融合,台湾海洋文化初步发展。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限制大陆移民携带家眷,部分移居台湾的汉族男人与台湾原住民女子通婚;1875年,完全废除渡台禁令,大量大陆移民进入台湾,汉族与台湾原住民互相学习借鉴,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文化深入交流,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有利于促进台湾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殖民统治时期的台湾海洋文化:扭曲
16世纪中期以后,东西方列强对台湾觊觎已久。1624年,荷兰入侵台湾南部;1626年,西班牙占据台湾北部;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吸引大陆人到台湾生产生丝、瓷器、糖等商品,以发展贸易,赚取巨额财富;强迫原住民缴纳供品,征收渔猎税等苛捐杂税;贩卖鸦片,严重扭曲了台湾原生海洋文化。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台湾开始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日本侵略者大肆侵占台湾无主土地、森林,廉价出售给日本资本家,牢牢控制台湾金融,大力扶植日本在台湾的企业,几乎垄断了台湾各行各业,大肆掠夺财富,打压反日武装,废除汉语,强迫台湾各族人民学习日语,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台湾海洋文化曲折发展,但唤醒了海峡两岸华夏儿女的海权意识。
(四)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台湾海洋文化:蓬勃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台湾机动渔船增多,渔船类型更加多样,技术装备越来越先进。20世纪80年代,台湾休闲渔业兴起。随着海洋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台湾运动休闲型、体验渔业型、生态游览型、渔乡美食型等休闲渔业蓬勃发展。[6]高雄、基隆、台中港货物吞吐量不断攀升,现代海洋运输日益发达,外向贸易型海洋经济特征明显。近年来,台湾妈祖信俗规模越来越大,妈祖信俗的形式、内容、功能、参与主体等更加多元,两岸民间文化交流频繁,海峡两岸华夏儿女的文化认同感增强。[7]台湾达悟人、阿美人、噶玛兰人等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与民俗不断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2015年11月,两岸海洋学者齐聚博鳌举办首届“中华海洋文化论坛”;2019年10月,第十届海峡两岸海洋海事大学蓝海策略校长论坛召开;2020年9月,第十二届海峡论坛·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林忠山指出,希望两岸能共同研发海洋文化……
二、台湾海洋文化的民俗表征
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殖民统治及新中国成立的海洋文化萌芽、发展,台湾海洋民俗异彩纷呈,具体表征列举如下:
(一)反映海洋渔业和渔文化的民俗形式
台湾达悟人善于制作精美的渔具、精良的拼板舟,被喻为“海洋民族”,“飞鱼祭”独具特色。阿美人的传统节庆——“捕鱼祭”,不仅有祭拜海神、先祖等仪式,还是传承渔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噶玛兰人滨水而居,水上交通工具“艋舺”独具特色,噶玛兰人的“海祭”仪式已成了台湾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澎湖本岛西侧的西屿乡,传统的捕捞方式包括石沪、立竿网、手钓等。[1]盛极一时的“磺火捕鱼”法,即利用磺石遇水易燃易爆吸引青鳞鱼群跃出海面,曾有几百艘渔船同时作业,正遭遇传承危机。2015年,金山磺港的“金山磺火捕鱼——蹦火仔”已被列入新北市文化遗产名录,但是仅4艘渔船保留并传承这一纯朴渔业文化瑰宝。20世纪80年代,台湾出现“休闲渔业”,结合海洋观光、休闲渔猎,打造特色休闲渔村,发展海洋渔业,传承台湾渔文化。
(二)反映海洋饮食文化的民俗形式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台湾原住民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陆海结合的饮食文化,有些地区衍生了特殊的海洋饮食民俗,如捕鱼被兰屿岛达悟男人视为“专利”,食用“拉哥特”鱼也是男人的“专利”,但是红黑花纹或白色被认为是最好的鱼一定要给女人吃,因为他们认为女人最辛苦。作为典型的移民社会,台湾先天继承了中华传承美食的精髓。曾被荷兰、日本等列强殖民,台湾部分地区的饮食文化被烙了异域风情,各类海鲜天妇罗让日本料理在台湾大放异彩。台湾海洋饮食坚持“清、淡、鲜、醇”的烹饪方式,享有“台湾第一鱼”美誉的虱目鱼营养价值极高,屏东东港樱花虾吸引各方食客纷至沓来,久负盛名的胡椒虾让很多食客欲罢不能。台湾的基隆庙口夜市、宜兰罗东夜市、台北士林观光夜市等夜市的小吃令人垂涎欲滴。相传,士林夜市的“鸡蛋蚵仔煎”为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所创,将生蚝裹上粉浆加鸡蛋油煎而成,现已风靡台湾全省。“生炒花枝”“鱿鱼羹”吸引八方食客慕名前来,名气小吃“鼎边锉”曾吸引日本电视台专程拍摄。
(三)反映海洋信仰崇拜的民俗形式
台湾河海水患不断,作为海岛移民社会,当时航海技术落后,人们期盼河神海神保佑。其中,妈祖信俗影响最大,仅台湾妈祖信众已达1600万左右。澎湖马公镇的妈祖庙,始建于元代,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妈祖庙。不完全统计,台湾妈祖宫庙总数达800余座,彰化县鹿港的“兴化妈祖天后宫”、云林县北港的“朝天宫”、台南“大天后宫”、鹿耳门“圣母庙”、台北“关渡宫”等妈祖宫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每逢妈祖诞辰纪念日,全岛信众沸腾,妈祖祭典规模愈来愈大。目前,全世界共有一万余座妈祖宫庙,信众达三亿余人,妈祖已成为华夏子孙心目中最具影响力的海上“守护神”。2009年,妈祖信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台湾的“王爷信仰”源于福建沿海居民的“送王船”。为祈安降福,载着王爷神像的“王船”四处漂流,“送王船”随移民在台湾扎根,属于福建早期“送王船”民俗之“游地河”。东港东龙宫是台湾著名的王爷庙,东港的烧王船闻名遐迩,被视为“海洋文化的狂欢节”。2008年,“东港王船祭”被列为台湾民俗类“台湾文化资产”;2011年,“闽台送王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反映海洋岁时节日的民俗形式
台湾的一些传统佳节被赋予了一些海洋性特征。以台湾元宵节为例,不仅有传统民俗,还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活动。元宵节前后,台南市盐水区的“蜂炮”场面壮观。“蜂炮”源于福建沿海,早期渔民有很多人感染瘟疫,为祈求海神保佑平安,[8]将冲天炮集中点燃,瞬间冲天炮如蜂群倾巢而出,故而得名。2008年6月,盐水“蜂炮”已被列为“台湾文化资产”之民俗类。新北市的“野柳神明净港文化祭”亦充满海洋文化元素。节庆期间,不仅包含净海巡洋、渔获满仓、神明净港、神明过火等仪式,还有百名勇士跳入冰冷的海水,以求身心平安,远离霉运。[9]其中,“净港”是勇士抬着神轿游到河对岸登陆,“过火”就是“净港”后赤脚抬着神轿走过火烫的木炭,他们认为此举可以得到神明庇佑,保证出海平安。[10] 元宵期间,澎湖“乞龟”民俗独具特色。“乞龟”源于泉州,“龟”用米或面制成,历时200年有余。近年来,随着“乞龟”民俗活动升级,龟的重量越来越大,有些直接将一定数量的袋装米摆出“龟”的造型,活动结束后,这一批袋装米都将分发给低收入家庭或捐赠给社会公益组织。[11]每年7月份,台东卑南乡刺桐部落阿美人的“海祭”是传统“丰年祭”的重要仪式,以缅怀先祖,祭拜海神,在保护海洋生态的前提下传承“靠海吃海”的谋生技能。
三、结语
中华民族秉承“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原则,不仅创造了璀璨的陆地文化,在征服海洋、利用海洋的历程中,也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海洋文化,是人类海洋文明的重要缔造者。远古时代,大陆与台湾陆地相连,地壳运动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先祖扬帆牧海,闽粤移民继续耕海牧渔,创造了独具区域特色的中华海洋文化与民俗。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部分海洋民俗正遭遇传承危机,保护与传承海洋文化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中国海洋文化》编委会.中国海洋文化(台湾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
[2]娄子匡,许长乐.台湾民俗源流[M].台湾省政府新闻处编印,1971:3.
[3]陳智勇.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先秦秦汉卷)[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26.
[4]钟礼强.昙石山文化的生产方式与邻省区同期原始文化的异同[J].南方文物,1993(1):60-63,104.
[5]蔡子民.台湾史志[M].北京:台海出版社,1997:8.
[6]曾玉荣,周琼.台湾休闲渔业发展特色及其借鉴[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1):27-31.
[7]刘士祥,朱兵艳,张春霞.海南台湾妈祖信俗及其文化特征比较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4):9-12.
[8]杨毅周.宝岛台湾的民俗与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169.
[9]薛洋.“野柳神明净港文化祭”元宵节新登场[EB/OL].http:// taihai.fjsen.com/2016-02/02/content_17288930.htm.
[10]李文环,林怡君.图解台湾民俗:传递台湾最暖人情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19.
[11]孙虹,柯宁.两岸天后宫共制巨型“米龟”祈福重达5.68万斤[EB/OL].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01-02/9049489.shtml.
作者简介:刘士祥(1980-),男,山东费县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语言与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与研究等;朱兵艳(1983-),女,湖南双峰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与跨文化交际研究、英语教学与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