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嫣柔,莫昊风,郑雪娜,孙冰,许淑清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广州 510006
穴位埋线,也称“穴位埋藏”,由埋藏法发展而来,用器具将线体埋植入人体相应穴位,线体在吸收消化期间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以预防和治疗疾病[1]。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兼具针灸治疗理念及久留针特点的新型治疗手段,具有经济、方便、作用时间长、效果显著等优势。随着埋线针与线体的进步,这种疗法操作更加简便、安全,明显缩短了操作时间和埋线后的恢复时间,有效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2]。补泻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疾病有虚实之分[3],其治疗也应分补泻。《针灸大成》言:“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穴位埋线作为传统针灸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一种疗法,补泻在其中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临床中穴位埋线鲜少区分补与泻,其疗效可能因此受到影响。理论上,穴位埋线的补泻受到针刺手法、穴位特性及其配伍、埋线针具、埋入线体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结合既往文献和临床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穴位埋线的补泻进行探讨,以期为规范穴位埋线的补泻提供参考。
在传统针灸中,常以针刺手法实现补泻的目的[4]。穴位埋线属于针灸治疗的延伸和发展,埋线针进针时、出针时及进针后也可以行手法,故针刺手法是影响穴位埋线补泻的重要因素。针刺手法分为单式手法和复式手法,单式手法主要有呼吸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徐疾补泻、提插补泻、捻转补泻[5];复式手法主要有进火补法、进水泻法、白虎摇头等[6]。复式手法操作复杂,未见相关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仅有一篇综述文献对复式手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7],故本文不对复式手法展开论述,仅对单式手法进行讨论。
1.1 呼吸补泻呼吸补泻首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参考针灸的呼吸补泻方法,穴位埋线的呼吸补法是:呼气时进针,得气后在吸气时一边推针芯,一边退针管,将针退至皮下后出针;而泻法则反之,在吸气时进针,得气后在呼气时一边推针芯,一边退针管,将针退至皮下后出针。杨艳艳等[8]取大椎、肺俞、风门为主穴,应用呼吸补泻穴位埋线法治疗变应性咳嗽,总有效率达100%。李苗苗等[9]运用基于呼吸补泻的穴位埋线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总有效率为90.0%,高于电针组。
1.2 迎随补泻《灵枢·小针解》载:“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10]”。迎,即针尖逆着经络循行的方向刺入,为泻法;随,即针尖顺着经络循行的方向刺入,为补法。杨艳艳等[11]运用穴位埋线治疗急性期面神经麻痹,治疗过程中以迎随补泻法为主,有效率达97.20%。黄萍[12]选取脾胃经为主穴进行埋线,并通过迎随补泻法实现补脾泻胃以治疗单纯性肥胖,治疗过程中将埋线针与皮肤呈45°夹角进针,针尖朝向人体上部,疗效较好。有学者同样用迎随式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发现较常规穴位埋线疗效更优[9,13]。王权等[14]亦发现穴位埋线减肥多经迎随补泻实现。
1.3 开阖补泻《金针赋》载:“补者吸之去疾,其穴急扪;泻者呼之去徐,其穴不闭[15]。”出针后立刻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针孔打开不按压,甚者摇大针孔,则为泻法。埋线针具较一般针灸针略粗,有些穴位在出针后常有出血,可不予止血,必要时加以挤压以促进瘀血排出,以加强泻法作用。乔红伟等[16]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基础上,以施术时间长短为切入点探究开阖补泻的量效关系,发现按压时间是影响补法的首要因素,出针时针具的摇动时间是影响泻法的首要因素,此研究对临床穴位埋线治疗行开阖补泻有指导意义。
1.4 徐疾补泻《灵枢·九针十二原》载:“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10]。”穴位埋线中,徐疾补泻主要体现在进针、出针的快慢:补法要缓慢进针,引气入里,得气后,快速退针至皮下,可引正气入里,适用于虚证;泻法要快速进针,得气后,引气向外,缓慢退针至皮下,可引邪外出,适用于实证。
1.5 提插补泻提插补泻法中,先浅后深,慢提急按,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是为补;先深后浅,急提慢按,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是为泻[17]。提插法是针灸中最为基本的手法,同样也是穴位埋线中的基本手法。李晓梅等[18]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可增加该穴区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行提插补泻法时表现更为明显。
1.6 捻转补泻捻转补泻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捻转法和提插法一样,都是穴位埋线的基本手法之一。捻转补泻法中,左转时,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为泻[19]。
查阅文献发现,上述单式手法仅呼吸补泻及迎随补泻在穴位埋线中的应用有相关临床报道,或许是由于这两种补泻方法操作较简便,可与穴位埋线更好地结合,故临床研究较多。虞逸舒等[20]认为,埋线针针头前端尖锐中空,不像毫针圆润光滑,进行复杂的手法操作时极易引起疼痛及出血,不易被患者所接受,且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这或许是开阖补泻、徐疾补泻、提插补泻、捻转补泻法临床应用受限的原因。开阖补泻中泻法要求出针后摇大针孔,常有出血,容易给患者造成恐慌;徐疾补泻的操作较为复杂,埋线的针具较粗、针刃锋利;提插补泻和捻转补泻操作过多易出现血肿,选用这几种补泻手法时需小心操作并和患者做好沟通,尽可能避免血肿,减少患者的疼痛。
穴位埋线的作用部位是穴位,人体穴位各有特性,具有感受性、敏感性和效应性,接受不同刺激后会产生不同的应答,最终产生不同的效应和疗效。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以及大量的现代研究均证实了穴位有其特性,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其效应存在特异性,各穴位的主治功能及偏补偏泻也各有不同,这也是针灸及穴位埋线等治疗取得疗效的基础[21]。如十二脏腑的背俞穴、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偏补;十二井穴可以用来泻脏腑实热;此外,十二脏腑募穴、太冲等穴位偏泻;合谷、三阴交等穴位是平补平泻的[22]。临床应用中,穴位特异性及其规律是指导针灸及穴位埋线等临床选穴的基础,也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穴位偏补偏泻等特性进行选穴是穴位埋线实现补泻的一种重要方法。
穴位埋线补泻效果的产生,除与针刺手法、人体的功能状态有关外,穴位的配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难经》以五俞穴为基础,依照五行生克的关系配穴,创立了多种穴位配伍补泻法,如刺井泻荥法、泻火补水法、补母泻子法等,临证治病时可根据穴位的特性进行配伍,以更有效地达到补泻目的。杨冠军[23]以补母泻子法为原则,运用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阳痿,总有效率达88.5%;同样采用补母泻子穴位埋线治疗肺胃郁热型痤疮,总有效率为91.7%[24]。蔡云聪[25]用泻南补北穴位埋线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近期疗效显著,且具有持久性。
虽然穴位埋线可通过腧穴的特性实现补泻,但临床具体操作时线体要埋置到一定层面才能被有效地吸收,否则易形成线体结节甚至感染,如十二井穴等穴位处肌肉浅薄,埋线操作困难,可根据刺井泻荥法选取荥穴代替泻之[26]。
针具作为穴位埋线的主要工具,是穴位埋线补泻的影响因素之一。嘉士健等[22]以埋线针产生的刺激量大小来区分补泻:粗的埋线针会产生较大的刺激量,可用于泻法;细的埋线针会产生较小的刺激量,可用于补法。周定伟等[27]则认为,若以刺激量大小来区分补泻,则扎埋法、切埋法等开放式伤口操作方式刺激量大,应属泻法,而埋线针埋线的微创操作方式刺激量相对较小,应属补法,可见补泻均是相对而言。如埋线针埋线法属于补法,但根据埋线针粗细的不同,在埋线针埋线法中又有补泻之分。陈梓欣等[28]认为针灸补泻手法不能简单地以“强弱刺激论”来区分,而应把强弱刺激作为一种分级依据,形成分级补泻理论应用于临床。
因此,临床应用中,在考虑针具的选择时,应基于中医因人而异的理念,根据病情的不同进行选择,刺激量的大小应与患者病情及身体耐受状况相当,并结合“补泻是相对而言”的理论进行埋线针具的选择。
穴位埋线对机体的刺激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埋线针刺入体内及刺入后的手法操作,另一方面则源于线体。线体作为穴位埋线的特色所在,能对机体产生14天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刺激[29]。线体对机体的持续刺激作用正是穴位埋线疗法疗效持久的基础。线体浸泡了不同的药物变成相应的药线后会产生相应的补泻作用,如任晓艳等[30]根据辨证需要,发明了4种药物羊肠线:1号线体有清热开窍之功效;2号线体有活血化瘀之功效;3号线体有补气补血之功效;4号线体有滋阴补肾之功效。此外,景桂芳等[31]采用短而细的线体埋植于健康青年的足三里穴,长而粗的线体埋植于健康青年的合谷穴,前者为补法组,后者为泻法组,用高精度红外热像测温技术观察两组的温度效应。结果显示,补法组温度升高(表现为补),泻法组温度降低(表现为泻),认为长而粗的线体产生刺激量大,为补,短而细的线体产生刺激量小,为泻。可见,线体的长短粗细会影响穴位埋线疗法的补泻。
结合上述,从陈梓欣等[28]认为应把强弱刺激作为一种分级依据以形成分级补泻理论的观点而言,线体的长短粗细不能简单对应补泻,应在考虑患者病情及身体耐受程度的基础上,再根据线体的长短粗细来区分补泻,长而粗相对为泻,短而细相对为补。
穴位埋线的疗效已经过许多临床及实验研究验证,值得肯定。补泻是穴位埋线承袭传统针灸的一种治病法则,能有效提高穴位埋线的疗效,然而众多关于穴位埋线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仅强调进针得气再埋线,对补与泻的应用重视不足。
目前,穴位埋线的补泻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一,临床报道较少,各种补泻法的疗效亟待临床研究的进一步证实;其二,穴位埋线补泻作用机制缺乏必要的实验验证,不少尚处于假说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三,部分文献虽将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相结合,但临床观察仅依靠量表或人为打分来确认其有效率,缺少客观的生理化学衡量依据,主观性较强;其四,临床操作混乱,穴位埋线的补泻尚无统一、权威的标准规范。穴位埋线的补泻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用时如何有效地将各因素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补泻效果有待探索,这亦是今后穴位埋线研究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故今后要努力构建穴位埋线补泻手法的完整治疗体系,以理论为指导,规范穴位埋线补泻手法的临床操作,将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相结合,将中医特色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对中医古籍文献进行深度挖掘,改良埋线补泻手法及用具,推动临床对照研究的标准化,以更好地阐明穴位埋线补泻作用机制,指导临床,实现穴位埋线补泻的规范化、标准化、个体化。
综上所述,影响穴位埋线补泻的因素众多。埋线时,补法应选择相对较细的针具、相对较短而细的线体、偏补的穴位及各种单式手法中的补法;而泻法应选择相对较粗的针具、相对较长而粗的线体、偏泻的穴位及各种单式手法中的泻法。由于埋线针具较粗且中空,许多稍复杂的手法应用会受限;埋线针的粗细及线体的型号对穴位埋线补泻的影响也是建立在中医因人而异及补泻是相对而言的理论之上,故实际应用时会受操作者较强的主观性干扰,无法精准地实现补泻。穴位的特性是固定的,通过预选穴及穴位配伍实现穴位埋线的补泻安全且便利,是一种适合广泛使用的方法。临床工作中,需尽量权衡补泻的疗效与各补泻手法操作弊端,优选最佳补泻手法,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