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里,张耀夫,简婕,王昀,南赫,庞博,赵进喜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007;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3.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 100030;4.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宋本《伤寒论》第195条曰:“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传统上对于本条的释义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其一,认为本条为阳明寒湿成疸,多从脉象推论,或重胃寒,如程郊倩于《伤寒论后条辨》曰:“阳明病脉迟,迟为寒,寒则不能宣行胃气,故非不能饱,特难用饱耳,饥时气尚流通,饱即填滞,以攻上焦不行,而有头眩证。曰谷瘅者,明非郁热也,欲人从脉上,悟出胃中冷来。”周扬俊也于《伤寒论三注》曰:“此条病原,始终只重脉迟二字,脉法曰,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又曰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所言脏者,脾也。病属阳明,是今之寒病。”或重寒湿,如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曰:“迟为寒不化谷,故食难用饱。湿郁而蒸,气逆而不下行,故微烦头眩。”《医宗金鉴》曰:“中寒不能化谷,所以虽饥欲食,食难用饱,饱则烦闷,是健运失度也。清者阻于上升,故头眩;浊者阻于下降,故小便难。食郁湿瘀,此欲作谷疸之征,非阳明热湿,腹满发黄者比。”刘渡舟[1]总结道:“这一条讲寒湿郁滞欲作谷疸的脉证及治疗禁忌。湿邪发黄有两种,一是湿热,二是湿寒。迟脉属于寒湿之脉,阳病而见太阴之脉,等于太阳病当脉浮,反见少阴脉之脉沉。”中医专业五版、七版、八版、九版及十版《伤寒论》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二版高等中医院校《伤寒论》教学参考丛书和熊曼琪教授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伤寒学》均将此条列入阳明变证之寒湿发黄条目。
其二,认为本条为阳明胃虚,合并寒湿,如胡希恕[2]曰:“阳明病,脉迟主于有寒、有饮,胃虚有饮,当不能食,若多食饱胀,与水饮夹杂而停积,故心烦、目眩、小便难,称为谷疸。”较之寒湿更提出胃气不足。诸注家对病机理解细节或有差异,但寒湿成疸的观点基本存在共识。
综合以上注家,认为寒湿成疸的原因有二:①“脉迟”提示病性属寒;②《伤寒论》第190条曰:“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参照此条“食难用饱”,概为阳明中寒。关于“脉迟属寒”的刻板印象,首见于《难经》。《难经·九难》曰:“迟者藏也。”又曰:“迟则为寒。”《崔氏脉诀》云:“迟脉主藏,阳气伏潜,有力为痛,无力虚寒。”“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承袭此说:“迟脉,一息不足四至,主寒证,亦见于邪热结聚。”
诸多中医名家从实际出发,批驳了简单对应的思路。张璐《诊宗三昧·师传三十二则》曰:“迟为阳气不显,又以浮迟为表寒,沉迟为里寒,迟涩为血病,迟滑为气病;此论固是,然当有热邪内结,寒气外郁而见气口迟滑作胀者,讵可以脉迟概谓之寒,而不究其滑涩之象,虚实之异哉。”认为应该将迟同滑涩相兼而看,以判别气血。程应旄于《伤寒论后条辨》曰:“迟脉亦有邪聚热结,腹满胃实,阻住经隧而成者,不可不知。”认为凡癥瘕痃癖经隧壅遏者,皆可见迟脉,强调实邪成迟。张秉成于《脉诊便读》中对迟脉总结道:“凡见迟脉,属虚寒者多,实寒者少;假使寒邪在表,脉则不见迟而见紧。”此说极是。过去有人以迟亦主表而为寒实者,非整体情况。张秉成又云:“里有寒积,则沉实而牢,唯阳气不足,寒邪乘虚内袭者,乃见迟细不足之象,若卫阳不足,肾阳亏馁,老人之气血衰,呼吸徐,脉皆见迟。”强调迟脉主虚的观点。
《伤寒论·辨脉法》曰:“迟为在藏。”何为在藏,是否为里或为阴?仲景思维中的迟脉包含了四种情况:第一,曰血少。《伤寒论》第50条曰:“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第二,曰成实、入里。或为结胸先兆。第134条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剧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或为腑实预兆,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第三,曰里寒。第225条曰:“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第333条曰:“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第四,曰虚。虚在表者如第234条曰:“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此处用了内调阴阳的桂枝剂而不是麻黄剂发汗)。虚在里者如第366条曰:“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故姜春华[3]评价说:“按《伤寒论》有阳明脉迟者,太阳误下而迟者,皆须辨证,绝不能为迟寒数热所拘。”以“脉迟”不能得出病性属寒的结论。
至于“阳明中寒”,须知“食难用饱”为饮食纳减,非“不能食”,且“中寒”并不意味脾胃虚寒,它只是仲景对于能食(阳明中风)、不能食(阳明中寒)的简单分类。《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曰:“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紧则为寒,紧为伤脾,可知“寒”有伤脾的含义。阳明中寒,其“寒”也不是寒湿,而是中虚或脾虚。
《伤寒论》第195条之“脉迟”实际内涵应为中焦虚弱。胃气虚馁,脾失健运,则头目眩晕,食难用饱。中虚水液运化失司,脾气不散津,膀胱下输不利,则小便量少,小便难。《灵枢·口问》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正是中焦虚弱,导致了二便排泄障碍,而小便不利,在《伤寒杂病论》中属于黄疸发作的必要条件,有发黄之证,多有小便不利,如“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若小便通利,黄疸预后便佳:“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其身发黄……小便利者,其人可治”。治疗也要通利小便:“治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由于中气虚弱,导致小便不利,食难用饱,因此郁而发黄。正如李克绍[4]注解此条曰:“谷疸是脾虚不能运化,使谷气内停而成的发黄证。他的先驱症状,为脉迟小便难和食难用饱。因为脉迟是脾虚,脾虚不运必小便难,小便难则浊阴不能出下窍,反上冲于阳位,因而饱食则发烦头眩,此即将作谷疸的先兆。”
除中虚外,此条病情更加复杂。寒则多哕,热则为瘅。《金匮要略》曰谷疸“胃中苦浊、热流膀胱”,以茵陈蒿汤清热攻下,概皆强调内热之机。欲作“瘅”,则暗示病情非虚寒。此条迟脉不同于第234、第366条之纯虚,为中虚,夹杂虚热。热郁于上,故心中微烦;津亏于下,浊阴不降则小便难;气滞于中,因虚夹实则腹中胀满。阳明腑实当下,下后满除,今有虚,故下后如故,满为不运之满,以此别阳明之虚实,正如张璐《张氏医通》所说:“下之腹满如故,盖腹满已是邪陷,脉迟则胃不实,徒下其糟粕,病既不除,而反害之耳。夫阳明证本当下,阳明而至腹痛,尤当急下。独此一证下之,腹满必如故者,缘脉迟则胃气空虚,津液不充,其满不过虚热内壅,非结热当下之比也。可见脉迟胃虚,不但下之无益,即发汗利小便之法,亦不可用。”仲景以“脉迟”作为警戒。阳明病,脉迟,看似寒实,病人尚能进食,绝非寒实,纳谷不香,则为中虚。微烦、头眩提示虚热夹杂,如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曰:“阳明病脉迟,则邪方入里,热未为实也,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胃中有热,食难用饱,饱则微烦,而头弦者,谷气与热气相搏也,两热相合,消烁津液,必小便难,利者不能发黄,言热得泄也,小便不利,则热不得泄,身必发黄疸,黄也,以其发于谷气之热,故名谷疸。”阳明病常表现为大便坚,而消渴也会大便坚,因内热伤津,常合并小便数,此处小便难,一是再次强调黄疸发作与小便不利的关系,二是同消渴鉴别,暗示此处病机不是内热伤津,而是气虚不化,下一步则水谷不运,郁热内渐欲成瘅。此处不能因为腹满大便坚而大下水谷,下后腹满仍解决不了,何以然?因为脉迟,中气虚。
冉雪峰[5]曾概括发挥此条曰:“阳明病既以胃气为归,治阳明病既当以胃气为主。质言之,此条是示人回顾胃气,在病的根本上着眼,立于不败。理智地整个了解阳明疗法,阳明病当攻下,此并未斥言攻下错误,但既肯定不能食,胃气无权可知,既不能食,胃气更弱可知。”“从热看寒,从实看虚”,正好体现出仲景辨证之精详,第194条曰:“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也提供了“从热看寒”的绝佳范本。曰“攻其热必哕”,可知热证非实,又参照第122条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又知胃中虚冷,则热为“客热”,虚热。为何会选择“攻其热”?仲景借第122条线索,暗示此时当有“脉数”,然攻之为误,此示常中含变。第194条见脉数非热为寒,第195条见脉迟非寒为热,攻热、下实而未虑及虚,则为哕瘅之变。若不治,或正愈汗出而解(第192条),或邪热郁蒸而发狂(第192条),或虚寒内盛而飱泄(第191条)。阳明传变之中蕴含证候复杂,好比烦躁之于四逆通脉辈,需细查精详。
因此此条治疗,绝非温化寒湿,而应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清其郁热,升阳助运,张璐提倡“惟当用和法”,正是此理。此条更提示谷疸的治疗除寒湿、湿热之外,尚有脾虚郁热之机。
此条中“腹满”为重要提示性症状,误治前后皆不解,存在虚实两端,但总结仲景辨阳明腹满证治,概可有五种情况。其一,胃家实之腹满。《伤寒论》第249条曰:“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上文所述第208条亦有大承气汤主治之“腹满而喘”,此当下法。其二,郁热内结之腹满。第79条曰:“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此当清其郁热。其三,湿热黄疸之腹满。第260条曰:“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此当清热利湿攻下。其四,脾虚郁热之腹满。即第194条论述,欲作黄疸,伴有脉迟小便难和食难用饱等脾虚症状,治疗当重补脾益气。其四,肝乘脾之腹满,第108条曰:“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五行侮其所胜,如木乘土,土乘水,此即肝乘脾。本证腹满谵语,似阳明腑证,但无潮热便硬等症状;脉浮而紧,似太阳表脉,但无头痛项强等症状。进一步分析,《伤寒论·辨脉法》云:“脉浮而紧,名曰弦也。”据此可知本证的脉浮紧,是肝气实的脉象。既是肝气实,则腹满必非胃家实,乃是脾土受肝木克制,不能运化所致。谵语也非胃邪犯心,乃是肝气盛则多言的表现,肝旺克脾,治疗当以清泻肝气为主,故刺期门以泻之。其五,肝乘肺之腹满。第109条曰:“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本证发热恶寒,似太阳表证,但太阳病不当大渴欲饮水。大渴欲饮水和腹满;又似阳明证,但阳明证的腹满决不能因自汗出小便利而减轻。故本证从“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来看,腹满是大渴饮水所致。大渴欲饮水结合啬啬恶寒来看,说明本病与肺脏有关。肺主皮毛而行卫气,卫气不能外达皮毛则恶寒;肺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不能通调水道,则津液不能敷布,停滞中焦,故腹满而渴。这些症状的产生,都是肝气过于横逆,肺金受侮所致,所以刺期门以泄肝气。肝气平则肺气调,水气散而津液通,故“自汗出小便利”为病欲解。因此不能将腹满单纯看作虚实的标志。
综上所述,《伤寒论》第195条病机为中虚郁热,治疗应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清其郁热,升阳助运,如后世李东垣之中满分消汤,张景岳之神香圣术煎,皆可选用。目前多数学者对于《伤寒论》中此条的研究多囿于“脉迟属寒”的刻板思维,且受黄疸“湿邪内郁”的基本病机的影响,若能立足原文,前后互参,则疑少而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