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功效中的隐喻现象及缺陷分析

2021-04-17 20:02:15李佩聪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风寒相似性隐喻

李佩聪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

隐喻即通过相似性,将两个不同领域的事物进行类比关联。其中被说明者称作目标喻,用于说明者称作始源喻。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认知现象,是人们根据某一领域之经验用来说明、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1]。中医文化是基于隐喻的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具有自身的语言特点——在“援物比类”的背景中充斥了大量的隐喻式概念或称之为“概念隐喻”,隐喻充斥在中医药语言中[2]。

中药中的隐喻现象,体现在描述药物功效的语言表达和人们对药物功效的探究认知两方面。本文尝试对中药功效中的隐喻概念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其中隐喻语言及隐喻思维的缺陷作一定的探讨。希望能通过此探讨增强中药运用的精确性。

隐喻在中药功效作用表述方面的体现

麻黄、桂枝等药物被认为具有发散风寒的功效,此“寒”是为将症状“病人主观感到寒冷”与自然界的“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两个不同领域之事物进行关联,加之人们或观察到气温骤降时较易发生此类疾病,故将有恶寒、脉浮、或见发热之表证称作“外感风寒”,而相应的,麻、桂一类具有治疗外感风寒的药物,便被总结归纳为具有“发散风寒”的功效。又如“清热泻火”之“火”,取颜色鲜红、灼热疼痛、亢进、可蒸发减少水液、发生范围相对局限等特性为联通依据,将自然界之“火”与“红肿、灼热疼痛、心烦、口干渴”等症状进行相似性关联。

隐喻思维结构在中药功效探索认知方面的作用

隐喻思维结构一定程度影响着人们对药物功能的认知。比如,以藤类药物质地坚韧、善于攀越缠绕、形态类似人体之四肢,认为其可以通络引经,治疗痹症及四肢疾患[3]。此即为中医中“以形补形”的医疗思维,其实质可理解为隐喻结构下凭借形态方面的相似,认为这部分与人体具有形态相似的药物对相应部位有特异的治疗作用。

又如以“求其禀气”来追寻药物功效的理论思想,以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温暖、生机盎然的生态特点,与五行中具有“生发、活力”的木进行类比,遂将地域之“东方”与五行之“木”进行相似性关联;又以肝、目同归类于木系,进一步将确立了东方、肝、目三者的关联性,从而尝试对“相对于其他品类的菊花,怀菊一药更擅长平肝、清热明目”[4]这一观点进行解释。

中药理论中隐喻表达及思维的不足与缺陷

隐喻认知思维对中医学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就像双刃剑,一方面隐喻具有显示广阔的外延涵盖性以及丰富内涵的优势[5],但另一方面,隐喻类比使语言部分产生了模糊性、宽泛性,隐喻结构的自由宽泛也容易导致对隐喻影响下的理论进行不合理的过度推演,这两者都不利于对中医理论语言的解读和使理论更准确地指导临床实践。故对此应有更深入清晰的认知。

1 隐喻介入的中药功效语言表述之模糊宽泛

中药中隐喻语言之模糊宽泛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始源喻的多元对应使得目标喻与始源喻无法完全对应,并且难以从语言文字对其差异进行精细区分。如前述清热泻火之“火”,即根据不同的共同特质将自然界的火与医学病理生理之火相联系,从而赋予了清热泻火以清心除烦、止渴、减轻下利后重感、除骨蒸、治疗咳嗽黄痰以及缓解目赤、疮疡、小便灼热疼痛等局部炎症等多种内涵外延。虽然许多药物均可用清热泻火这一词进行功能描述,但是这些药物所具有的确切功效及同种作用的不同效力都不尽相同。以有清热泻火作用的药物为例。知母与石膏相比,知母具有治疗骨蒸、遗精盗汗的作用,而石膏则无此作用。又如,即使作为同为清热泻火具有止渴作用的药物,也有人认为不同的药物止渴力量不尽相同,如天花粉与芦根。

由于始源喻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对应的特点,使得在通过隐喻语言对药物进行认知的过程中,虽然可以较为容易地凭借对始源喻的理解对药物功效有大致的总体认识,但却难以对其具体作用有深入的把握。如若仅限于此类隐喻语言所描述的功效,则难以有效精确地指导临床。

2 隐喻思维对中药功能认知的缺陷。

人们对中药功效的探索认识及认知都一定程度上受到隐喻思维的影响,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前文提及的中医“以形补形”思维在中药中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药物的功效主要是根据其临床作用判定,所有隐喻思维指导下的推测都应该经过实践的检验方可成为可运用的理论。一方面,某些情况下,一些药物具有的某种功能确实和与其具有相似性的事物相关联,但这种相关性并不足以作为规律的总结过度推广到其他药物上,如前所论述的藤类药物多擅长治疗四肢疾患的隐喻思维结构,钩藤虽也是藤类药物,但与雷公藤、海风藤等藤类药物不同,钩藤并不擅长治疗肢结痹痛。另一方面,此种隐喻结构指导下的对中药功效的推测、认知甚至可能是完全偏离客观实际的。如古人以櫰木果实体积较大,认为櫰木果具有“使人多力”的作用;以沙棠木质轻盈适用于造船,认为食用沙棠可以使人在水中不沉溺等观念,便是偏于隐喻思维的想象,完全偏离了临床实际[6]。

从“禀气”角度,借助隐喻相似性理解药物功效具有单向局限性。如认为川贝母生长于西方,以沉降、肃穆等相似性将西方与五行之金进行关联,再通过沉降、延展、变更等相似性[8],将生理之肺与五行之金进行关联,最后以五行之金为连接点确定了肺和西方的关联性,并由此说明生长于西方的川贝具有较其他品类贝母更强的清肺止咳功能。上述推理过程中包含了两个隐喻结构,并通过同一始源喻将两个隐喻结构中的目标喻进行了关联,这种过度推演使得两个被关联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相似性都被极大地削弱了,其正确性也相对更加难以保证。虽然对已被证实具体功效的药物而言,这种追寻原因的阐释难以被证明完全正确,也难以被证明完全不正确,故运用隐喻思维对此类药物进行原理方面的的阐释尚无大错;但如果用此类方法对功效未知的药物进行推测,则错误率极大。如若上述推理方法具有可推广性,那么可以认为所有生长在我国西部地区的中药均应该具有一定治疗肺系疾病的作用,而这一推论明显是不合理的。可见隐喻结构推理仅能够勉强对已知事物的发生原因作推理,却无法直接帮助人们准确认识未知事物。

3 隐喻思维缺陷对治疗学指导之不足

如若对药物功效描述中的始源喻作脱离目标喻的多度延伸应用,可能会导致药物的不正确使用。如发散风寒药,其实际功效为治疗以恶寒、头痛为重要组成症状的表证,人们通过使人感到寒冷、偏于影响较高部位等特征,将自然界之风与上述证候进行相似性关联,遂将此类病证命名为外感风寒,并将可以治疗此种症候的药物称作发散风寒药。然而“风”作为始源喻,在中医学中具有较“发散风寒”更丰富的内涵以及多重指代。如“中风”,即将脑卒中之突然发病、病势发展迅猛、后遗症期常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通过变化迅速、动摇不定等特点与自然界之风进行关联,故将此类疾病称作中风。不难发现,抛开其中隐喻介入的语言加工过程可以发现,“发散风寒”与“中风”两个词语中虽然都有“风”字,但此“风”在两者中的特定指代含义完全不相同,但受到共同始源喻的影响,其实质并不相关的两样事物却在中医治疗学方面发生了相互交汇。汉唐时期对中风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外风致病”理论,认为本病是由于本虚加之寒邪外侵,虚、寒相加而致病,其代表论著为《金匮要略》,中有“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7],并运用驱散风寒药进行治疗,创制了大量用解表药治疗中风的方剂,然而此类治疗方法效果不明确。不难看出,上述临床实践的错误,实际就是忽视了隐喻语言的本质指代,错误地将“中风”之“风”从症状特征的总结描述认为是对致病因素的阐释,又进一步对驱散风寒药的功效进行了围绕始源喻的不合理推演扩展。

不可否认,对于脑卒中这一类在当时难以准确判断病因病机且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借助隐喻思维,参照具有相似性的事物进行尝试性治疗是无可厚非的。借助较为简单的、为人们所熟知的始源喻来简化理解目标喻,本来也是隐喻作为修辞的出发点,但是此类推理在不经实践证实正确的情况下,无法上升为理论,若对这一类理论不行进一步的认识和辨证分析,很容易深陷其中,反而不利于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小 结

隐喻无论是作为一种语言修辞还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都对中医药产生了方方面面的重要影响。作为修辞手法,一方面根植于中华传统语言文化的用字遣词,可以使医学专业语言更加简单易懂,但另一方面,这种内涵的宽泛与表述的简化单一却不能完全满足医学精准、确切的要求。作为一种思维结构,隐喻思维并不能够上升为规律或真理的高度去指导实践,特别是对于中医学这一注重实践经验总结的学科。应用相似性及相关结构推导,虽然的确能够对已知事物进行某一层面的说明,但无法实现正确理论的构建。而对隐喻理论进行过度泛化推演得出的理论,其本质已经远离了通过相似性进行连接的基本架构,不但在理论推导上难以站稳脚跟,其低准确率也无法使该类理论有效地指导临床。因此,理性辩证地认识看待中医药中的隐喻语言及思维十分必要,可以帮助对药物的实际功效作用有更准确的认识,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风寒相似性隐喻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冬读古诗御风寒
机电安全(2022年1期)2022-08-27 02:15:26
风寒感冒忧,来碗“神仙粥”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56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20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隐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