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生计的内在机理及提升路径

2021-04-17 12:15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计目的地服务业

(海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在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中,乡村旅游成为全域旅游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乡村旅游紧密联系的是服务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服务生计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由于以往服务业收入分配体制的束缚,服务业收入分配状态出现偏差,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服务业生计的持续性与满意度。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重新构建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服务业生计的长效机制。我国学者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生计问题的研究较多,表现出对旅游目的地居民极大的人文关怀。比如,认为旅游有非常明显的消除贫困、改善生计、发展经济等作用[1][2],特别是对失地农民或景区边缘户的生计有显著影响[3][4][5]。旅游能促进生计方式重构和生计资本改善[6][7][8][9],具有可持续生计资本累积效应[10][11][12]。旅游能改善以往的生计模式,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13][14][15]。当前,需要积极关注文化资本对生计的影响[16][17]。上述研究以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主要运用定量研究方法,设定计量经济模型系统解析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服务业生计的内在机理与提升路径。

一、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生计的内在机理诠释

(一)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服务业构成

乡村旅游是一个以乡村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依托、紧密联系目的地旅游经济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等)的特定旅游范畴,并正在成为乡村振兴中非常重要的新业态。乡村旅游按照具体旅游内容,分为乡村森林旅游、乡村康养旅游、村寨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乡村生态主题公园旅游、少数民族民俗旅游、乡村全域旅游等多种形式。在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种类繁多,主要涵盖旅游接待、旅游运输、乡村民宿、农家乐饭庄、旅游商品经营、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物流、旅游环境管理等。上述服务业与传统农业或者乡村传统产业有着显著差异,在带动乡村就业、增加收入、引入产业文明理念、防止乡村社区内卷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生计的内在机理

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服务业生计,是指依赖该服务业持续维持个人及家庭生计,逐渐积累生计资本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生活方式。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而言,服务业生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可以从获取服务收入的能力方面加以分析。一般而言,个人及家庭的可持续生计资本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现金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文化资本等内容。其中,人力资本是指维持生计必须拥有的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劳动能力、健康状况等;现金资本是流动性极高的维持生计的现金及其等价物;物质资本是维持生计所需的房屋、各种基础设施、生产工具等;社会资本是可以动员的社会资源,比如社会关系网、社会组织、影响力等;自然资本是维持生计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其服务价值;文化资本是维持生计所依赖的文化资源、文化环境、文化理念等。就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服务业生计模式而言,个人及家庭的可持续生计资本必然集中到个人或家庭获取服务收入的基本能力这个核心问题上来。其中,个人及家庭生计资本中的人力资本、文化资本主要影响服务业职业技能;现金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主要影响服务业投资能力;自然资本、文化资本主要影响乡村资源赋存及利用(尤其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就乡村旅游目的地而言,需要关注该地居民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服务交流、服务互动并获取服务收入,进而提高生计水平。服务业生计强调服务业是生计命脉,是个人或家庭收入的基本来源。因而上述问题转换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具体如何分享并能得到多大份额的服务收入,或者说,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在多大程度上、以什么方式参与了服务业经济活动,获得服务收入中的多大份额,以及该份额的变化趋势。当然,就服务收入分享的全部内容来看,应当构建当地政府、市场主体、乡村旅游资源产权人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等在内的多方利益共享机制。

(三)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生计关注的收入类型及特征

服务业就业收入、服务业投资收入与乡村旅游资源资本化收入属于该生计研究的收入类型,同时也自然成为该生计模式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谓服务业就业收入,就是以服务业就业方式得到的劳动报酬、薪金待遇、社会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服务业就业收入主要与具体服务行业的经营发展状态、就业者的人力资本素质、服务质量等直接相关。所谓服务业投资收入,就是旅游目的地居民以服务业投资方式得到的投资回报、投资收益、经营利润等。服务业投资收入主要与服务行业的经营状况、投资效率、具体项目运营收益等直接相关。所谓乡村旅游资源资本化收入,就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在旅游资源资本化的整体过程中,以产权人身份得到的置换收益、交易收益、投资收益及利润等。乡村旅游资源资本化收入主要与政策支持力度、旅游行业的经营状况、乡村旅游资源资本化操作效率、具体项目运营收益等直接相关。一般而言,纳入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生计的收入,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该生计中的收入应当是获得收入的经常形式。所谓经常形式,就是在各种收入类型中应属于经常大量发生的大概率收入事件,而不是相反(5%显著性水平以内的小概率事件)。比如,我们不能把购买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等的中奖收入当成经常形式的收入。

2.该生计中的收入应当是获得收入的恒久形式。所谓恒久形式,就是这种收入是长期的,它对人们的消费决策、消费预期产生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它是人们消费函数中影响非常显著的变量。那些仅仅由于特定原因偶然的、非常态化的补偿而得到的收入,或者其他临时性收入(比如服务小费),都不是恒久形式的收入。

3.该生计中的收入应当是获得收入的主体形式。所谓主体形式,就是这种收入在所有的收入构成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不仅包括现在,也包括未来预期,但不宜强调过去发生的,比如获得赠予、遗产继承、过去积累下来的一大笔存款等。因为过去发生的这些收入可能会让人们放弃现在或未来的行动,比如放弃就业或投资而坐享其成。但是,如果人们并不因此而放弃就业或投资,那么借助过去的物质基础而获得现在及将来的正常收入增量,就可以当作收入的主体形式之一。

4.该生计中的收入应当是获得收入的合法形式。所谓合法形式,是相对非法所得而言的。一般来讲,只有在国家法律与各种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比如市场交易),所获得的收入才是合法收入;那些通过走私、传销、聚众赌博、绑架勒索、不正当竞争等方式得到的收入,全部属于非法收入、非正当得利。显然,纳入长效机制研究的旅游收入,只能是合法收入。

5.该生计中的收入应当是获得收入的持续形式。所谓持续收入,是相对那些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的收入而言的,这就要求排除某种周期性活动的负面影响,也不能统计那些具有临时工性质的收入。持续形式的收入是相对连续的、经常发生的,或者说,在正常的收入过程中,它是不会随意中断的。

二、模型与数据

(一)模型设定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函数与就业、投资、具体分配体制或机制效率等有关,在按劳分配基础上,各种要素也能按照它的实际贡献获得报酬。那么,就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收入而言,它与乡村服务业人力资本、乡村服务业投资水平、乡村旅游资源等的实际状态直接有关。为了能分析微观经济主体特别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服务生计状况,相关研究变量全部转化为微观个体的对应变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简化。设定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收入效率模型如下:

其中,各解释变量按照要素分配原理得到的分项收入在模型中呈某种线性叠加关系。各对应变量详见表1。

表1 模型变量或参数

(二)数据选取与处理

选取2011—2018年海南省6个黎族自治县(陵水、乐东、昌江、琼中、保亭、白沙)的乡村旅游及相关服务业动态面板数据作为计量分析样本,并作一般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表2直观地描述了各个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值情况,这些变量分别是人均服务业收入INCO、服务业收入密度指数PINT、服务业直接从业人数LABO、人均服务业投资水平INVE、实际服务业投资强度TRIR、服务业职业技能人数占农业人口的比重TLFL、年满18周岁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率SURP、乡村旅游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使用情况RESO、城镇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增加值比值CULT。

表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为了提高计量模型分析的可信度,对原生样本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1.用历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进行价格调整,将名义变量转换成实际变量。该处理涉及的变量为人均服务业收入INCO、服务业收入密度指数PINT、人均服务业投资水平INVE、实际服务业投资强度TRIR、城镇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增加值比值CULT。

2.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对所有变量序列进行自然对数转换。

三、实证结果分析

对前述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收入效率模型,运用EVIEWS 8.0做GLM(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估算,结果见表3。

表3 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旅游收入效率模型GLM估计结果

由表3可知,样本地区服务业直接从业人数LABO、人均服务业投资水平INVE与人均服务业收入INCO、服务业收入密度指数PINT分别构成服务业的道格-柯布拉多生产函数。就回归估算系数而言,存在(0.8461+0.6895)大于 1、(0.2223+0.7231)小于 1 的情形,可以判定:样本地区服务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但是,当考虑该旅游目的地的地域范围稀释影响时,样本地区服务业的规模报酬却是递减的;由于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禀赋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前述地域范围稀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吸引力、相关服务业竞争力的相对地域差异。下面重点分析模型各个控制变量的影响。

实际服务业投资强度TRIR、服务业职业技能人数占农业人口的比重TLFL、城镇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增加值比值CULT对人均服务业收入INCO、服务业收入密度指数PINT同时形成相对较强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 2.9300、3.1398、1.8788 以及 1.8709、4.5027、1.7114,实际影响为一种指数因子。说明样本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仍然依赖强烈的投资因素驱动,但是从长期发展趋势看,后续投资应当实施差异化策略,从规模投资转变为结构调整;样本地区服务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非常强烈,具有极大的就业吸收能力;样本地区城镇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增加值比值提升有利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增强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提高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质量。

年满18周岁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率SURP、乡村旅游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使用情况RESO对人均服务业收入INCO、服务业收入密度指数PINT同时形成相对较弱的影响,该回归系数分别为-4.6519、-2.3497以及-1.7134、-2.0626,实际影响为一种指数因子。说明该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表示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即隐蔽失业变化情况,如果这部分劳动力加入旅游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就业中,就会融入LABO变量发挥作用;如果转移到其他产业,就不是此处生计模式所研究的内容。但是,在该变量质量滞留的时间内,并没有创造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人均服务业收入与服务业收入密度指数。同时,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使用状态会影响人均服务业收入与服务业收入密度指数的提高。如果过多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容易形成同构化,会减弱乡村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容易导致人均服务业收入INCO、服务业收入密度指数PINT下降。反过来讲,需要合理、有序地开发与使用乡村旅游资源,特别是保持它们的原生态自然风貌及特色,增加乡村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并注意横向的协调发展,防止同构化和低水平竞争。

总体来看,样本地区服务业人力资本实际使用状况是LABO、SURP、TLFL三者的一种综合反映,服务业投资水平是INVE与TRIR两者的一种综合反映,乡村旅游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使用情况是RESO与CULT两者的一种综合反映。此处,还可以反向求证乡村旅游资源稀缺的重要性。以上三类对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收入及其收入密度指数具有内在影响,可以从理论上支持并能在实践中构建旅游目的地居民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生计的长效机制,即由服务业人力资本、服务业投资水平、乡村旅游资源直接决定的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生计的实现机制。

四、稳健性检验

采用ROBUSTLS(稳健回归)估算进行模型稳健性检验,结果见表4。该估算结果在系数正负向、显著性方面与前述GLM估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表4 旅游收入效率模型ROBUSTLS估计结果

五、乡村旅游视角下服务业生计质量提升路径

要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及相关服务业生计质量,必须优化并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目的地服务业人力资本、服务业投资水平、乡村旅游资源的积极作用。因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人力资本素质

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现实情况往往是吸纳了教育程度不高的就业人群。从面向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角度看,作为产业要素投入的人力资本,看重的是劳动就业者质量、劳动者教育水平。只有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受高等教育的比重,培养人才并优化人才结构,把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居民吸纳到服务业就业队伍中,才可以提高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分享服务收入的份额。一般来讲,人力资本素质与其自身的报酬正相关。但是,应当辩证地看待服务业人力资本开发机制与产业实际需要的对称性关系,亟须人力资本开发与产业实际需要的协调对接。同时,地方高校(含各类职业院校)是培养本地服务业人才、实现高等教育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地,当地政府应当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科研立项与专业设置等方面给予有效的倾斜。

(二)努力提高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服务业投资水平

服务业投资是广义的,在乡村旅游视角下与旅游业直接有关的“吃住行娱购”等属于传统的行业要素,现在亟须升级这些行业要素,积极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投资的重点是以旅游服务业为核心的包含“吃住行游娱购”等若干行业要素发展在内的集群式发展模式,以期实现规模化与产业化,重点发展全域观光旅游、智慧旅游、生态文化旅游、旅游电子商务等。

(三)合理实施乡村旅游资源资本化策略

实践操作的可行性而言,主要是选择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与部分具有实体物质载体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推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估价作价方法,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市场化融资。积极引导各类旅游企业和景区内群众按照现行土地流转或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推动以土地、林权、房产等资源入股分红的模式积极参与旅游投资开发[18]。

(四)积极发挥乡村旅游目的地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当前,政府政策推动的重点是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目前,旅游业大都处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沿阵地,有向国际化、高度开放性发展的历史机遇,需要积极拓展新的发展机会。按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积极促进乡村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旅游业投资、从业人员素质、“互联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不断推动以乡村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经济高效率、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生计目的地服务业
中国农村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的研究进展
BY THE SEA
恋爱中的城市
迷宫弯弯绕
地还种不种?故土不再是唯一生计——搬迁后农民生产方式变迁报告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动物可笑堂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