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扬
一幢楼消失了。
通向楼的入口处铁皮打围。铁皮松松垮垮,像久没发工资的保安,懒心无肠。越过警戒线,面前只剩坑坑洼洼———基石已被撬走。沟壕残破,仿佛经历过一场不小的打劫。
十七年前,这幢楼里有属于我的一套房。从入口处踩着点状石板路,走三四十來步,就到了楼下。楼是砖楼,红色外墙只是毛坯,保留着火砖的本色。上楼,平口钥匙开老式木门,屋内一室一小厅。水泥抹得厚,提出光,地面泛清亮。楼自身即是围墙的一段。卧室有窗,窗外是一片杂草地。杂草尽头,浅丘凸起,桦树、桉树、构树高高低低。视线越不过山丘,山那边是什么,一无所知。铁纱窗把屋内屋外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连接起来,界而不界。凉风习习,丝丝进来。绿意蔓延,片片入眼。于一个刚入职的单身汉而言, 拥一本书的周末时光,因了这风与绿,幽静美好。
下楼, 还沿那条点状石板路回去,有年轻人渴慕的人世繁华。石板路尽头,正对早点铺。一块钱,能买一两宽汤臊子面。摩托车、自行车聚集,赶早班的工人食量大,吆喝着:“三两……三两……”
进进出出小店的人像流水, 工人、教师、医生,奔赴厂区、学校、医院。山下几公里外的村民也来,带着刚下的蔬菜、瓜果。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活区就是一只精致的麻雀。
一条主路弯弯拐拐,混凝土公路从站前广场一直延伸到山顶的单身公寓。十七年后,公路新铺了沥青。十七年间,这条承载过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私家小汽车的公路破损过多少回,翻新过多少回? 无从知晓。能看到的,只是路更好了,车变少了。
子弟校曾是老牌省级示范校,政府不舍这牌子,在城区附近划了块地,异地重建。老校舍给了镇政府,校名已改,“崇仁镇中学”。
学校操场沉于山坳,通过长石梯方能走下去。俯瞰,四百米塑胶跑道红得耀眼。十七年前,当城里学校的操场还是炭渣跑道的时候,它已经这么耀眼了。
显然,园丁并没有在新学期开始前打理足球场———那些草中夹叶杂花,苦蒿参差。百十个学生使用这样一个容纳过两千人的学校,显得格外奢侈。刨除一半女生,再刨除一半有其他爱好的男生,恐怕已凑不齐一支完整的足球队。球场有些寂寞,再不会有两三个班的男生为争抢场地面红耳赤。
校门被一棵大黄葛树掩隐。十七年过去,那些叶子苍黄了不少。树冠伸展,随意恣肆。新校名依然写在校门的一侧,依然油漆,依然手写,比不得城市里那些霓虹的、镏金的金字招牌,用了找寻的目光,终于发现,它很陈旧了,很寂寥了。自动伸缩栅栏在秋阳下打着盹儿,显出一副料定无人打扰的慵懒。栅栏内,保安室的桌子上有茶杯,无人。 喊了两声,无人应答———这是周末,教师们都回城里的家去了。保安也闲,可能溜了号。
大专毕业,我重回农村。毕业,是和城市的一次断舍离。从繁华城市,一下被遣返回物质与精神生活都寡淡无味的乡村,我脱离农村的梦只做了三年。十七年前,我从乡镇中学离开,来这个子弟校工作了一年。一年后,我去了省城。一个农村娃,这里,曾经就是我都市梦想的全部。我被录用,像做了一场梦。梦里,大专生活奇迹般延续。梦里,又出现深宵不眠的路灯,出现电影院、图书馆、俱乐部、夜市街、烧烤、啤酒、河粉、炒饭……文化宫大礼堂的灯火多么辉煌! 国庆晚会上,“克拉玛依呀,工程大,你看那,石油滚滚流成海……”是我们唱给“三线建设”的赞歌。我们歌唱石油,也歌唱从自己工厂的生产线上奔向祖国四方的火车……
如果记忆也可以像记忆中的事物一样连根拔起,瞬间逝去,那么,逝去便不会伤感。然而,物是人非后,记忆却如校门口的那棵黄葛树,在脑海葳蕤得越发枝繁叶茂。
这楼和楼下的一切曾是多么风光的存在!
十七年间,几十层的高楼大厦纷纷于城区拔起。像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城市在一天天高大壮实。这幢三层砖楼,只能用“小”“旧”“破”一类的词语来形容了。
站前广场还在,站台已拆。成昆铁路复线开通在即,高速铁路断不会为这样一个乡镇小站停留。况且,早在几年前,在生活区的配套产业和大量人员纷纷搬进市区后,老成昆线的普通列车也已取缔了这个站点。时代变化风起云涌,大多“三线企业”纷纷破产,车辆厂同样一度进入低谷。所幸最终艰难改制,增加了大型物流专用车生产等项目。产业转型成功,效益有了保障,工人们几乎都在城里买了新房。
“厂二代”和“厂三代”们渴望拥抱更繁华的都市生活,这是一次老国王被攻破城池后对新国王的俯首,也是一次“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小天地向更为开放、更为多元的大世界的移民。半个多世纪间,从遥远的东北大城市到眼前这个西部城市的荒郊,从荒郊复归城市。工厂经历的轮回中,杂糅了多少岁月的痕迹和时代发展洪流一样不可逆向的命运归宿。城市虹吸, 留在生活区的, 只剩那些父辈和祖辈———那些还活着的拓荒者们。
这幢红楼已成记忆。看样子,楼的位置,不久后将有一条通往山下某村的乡道穿过。挖掘机一进场, 砖楼以干脆利落的方式告别了它静卧了半个多世纪的山丘。不远处,打围的铁皮外,另外一幢砖楼矗在那里,有些木愣,有些孤独。某家的外墙上,有崭新的空调外机,泛着塑料硬实的光泽,像盛开在红土地上的一朵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