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撒
从墙上把这两个大南瓜剪下来后,觉得一个过程即将结束。
大暑将过,瓜藤露出老相,瓜叶也开始失水枯黄,尽管还有一些花在继续开放,在我看来, 这只是南瓜自身的本能, 理应如此, 命数还未走到尽头。如果把时光往前推, 推到春夏之交的梅雨季节, 那时一阵雨、一阵艳阳交替着,世界充满闷热潮湿,丝瓜、黄瓜、南瓜、佛手瓜纷纷大展野性的一面,攀爬席卷,纵横无可囿,在毫无声响中迅速攻掠空间。南瓜无疑是其中的狂者,藤大,须粗,力足,被它触碰到了就难以挣开。它敷陈迅疾,无论是在平面上延伸,还是爬上防盗网的铁蒺藜,都那么舍我其谁。后来,其他瓜藤也上來了,绞在一起。我总是试图给予引导,稍加划分各自空间,却往往徒劳———这个时段, 是后院植物最放肆闹腾的时光。开花的时候到了,大量的果蝇随之而来,嗡嗡嘤嘤,逢瓜便叮,一叮就烂。每一棵瓜都有着无穷的生殖力,依旧开花,结果依旧被叮,烂到地上。如此循环,没完没了。生殖就是如此抵挡不住,不因果蝇的存在而停止———尽管最后走到瓜熟蒂落时刻的并不多。我从中看到的也是生命张扬的力量,自觉地应天时地利。大暑过后,它们再也没有先前的那种野性,运动停滞,色泽转黄,似乎在观望等待。尽管此时还是骄阳当空,水分滋润,植物却更早察觉大限将至,使性纵横的日子过去了。此后,再也没有结一个果。
一个果。
比人更知时势的就是植根于地下的它们。
学生带了一个摄影师来, 说给我拍几张有艺术性的生活照,有时用得着。摄影师看看天,和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往上走,要走到最高处的一幢别墅里。这幢别墅空置五六年了,主人一直没有装修,门虽设而常开。天风天雨吹拂浇灌,外观都变了颜色。院子里长满茅草藤萝,杂草成团,踩在上边颤颤悠悠。尤其是几株三角梅,倚于墙头突兀而起,带刺凌空,坚硬锋利之外是花团相拥,姹紫嫣红。在一片草莽中,摄影师让我倚着石栏,背后是正在落下的夕阳,头顶有三角梅枝条穿过。这时摄影师停了下来,抽支烟,没有想开拍的神态。秋日黄昏中,一切都静了下来,蜻蜓在飞,落在茅草尖上;蚊虫从衰草中起来,一时成群。没有人的地方草木就失去了制约,尤其是此时,荒飒之气远远过于我们三两的人气。我常把上午和下午分成心情的两半。上午是朝气的活跃的,充满遣兴的冲动。忙活手上的事,没怎么说话,也不会有外人来串门。很多事情在上午要弄出个眉目来, 精力也足以达到自己设定的指标。午后就不同了,人有些松弛慵懒,午饭使人昏昏欲睡,即便继续手上的活计,也徐缓之至。甚至,斜阳下的时间都花在喝茶上,喝了水仙喝肉桂,似乎有意让时日过去。像此时,闲闲地要等时间过去一点,浪费就浪费吧。夕阳下来风就大了,色调明显阴翳下来, 草木多的地方在此时给人一些心慌慌的元素,它们的无人剪裁,或死或生,绿叶黄叶,随时日流转而堆积在一起,去年的,前年的,更早一些的。
后来照片洗出来了,是暗下来的景,在照片里显得沉重。这也使我产生了怀疑,似乎并没有抓住最佳的那一刻, 而是迟疑了———让一个人凭经验来把握时间, 也太自信了。等待就是靠天吃饭, 是不要花钱的,靠上天赏赐。这一双巨手缓慢地调节着色盘, 它并不知道每一个晨昏, 每一个节令,有多少摄影家各取所需,每一秒都有意义,都可能形成一幅佳作,浑若天成。这也使他们尤其关心自然界的晴明阴晦, 摄影技能都差不了多少, 但在大自然的广大面前,有的机灵有的迟钝,过后展示出来的画面也就在深邃程度上相差甚远。
渺小的人和无垠的空间, 前者只能倚仗后者。
人自告奋勇地提出给我刻一方姓名印, 几年过去了还没见到———对于这样的提议我通常不抱太多希望。有人刻好送来了,出于礼貌,钤在作品上,协调的少有,便收起来不用。刻手的意思都是认为我的姓名太难操刀,并不是他们技艺不行。后来,有人想到了变通的做法,便问我有字否,号否,艺名否,斋名否。据说弘一的别号就有二百之多,因此有时落款一音、演音,龙臂、漱筒,有时又息霜、文涛、二一老人,其实都是他一个人。文士名流似乎都要有三五个名号方显风雅, 由此看到那个人与那时的世界。看重人间烟火的人,和规避人间烟火的人,相互映衬而存在。以至有人以笔名、别号行于世,使人一见知是空门中人,或是势利之徒。我对刻手说我仅此一个名字,他们便觉奇怪,认为如果有别号,也许早就刻好了。于是等待。给自己取一个别名或斋号,真是一件难事,尤其如我,毫无此想法的人,满足于唯一的名字,在这个名字下展开此生的日子。现在看一些有成就的人,这个字、号,那个斋、庐,热闹得很,它们替代了本名,也生出一些风雅故事来。而不会取名者, 让他人几十年单调地叫着不变的名字, 一点新鲜感都没有。只有他自己听到了,觉得这个名字与自己不可分离,也只有这个名字合适。
前不久我翻看了一本九十多万字的回忆录, 是高我一届的同学为入学四十周年出版的。里边有对于高考的记忆、对于大学生活的回味,还有论文和文学作品。由于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如何彰显都不过分。通常的说法是, 积压了十多年的八闽文科精英都收入了中文系。文科精英们坐在教室里,听外国文学的李先生讲《红与黑》的时候,我还在一个县级的化肥厂里,背着沉重的工具包,爬上爬下地检查着机器。那一年我也是考了, 初选也上了, 但此后再无消息。第一届总是引人注目的,尤其是在一个时局大变化之后首批走入大学者, 完全可以自夸。至于没赶上这趟车的人, 再有才华、后劲,也只好闭嘴。时代的巨变总是需要有人解读与证明, 七七级的文科精英正好承担了这样的义务———由于走在前面成为必然。这使我想起2006年日本世锦赛上的王仕鹏。离比赛结束只有五点八秒,中国队还落后两分, 这时王仕鹏接过姚明传来的球,在三分线前半米处投出,球在空中画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入网。天啊,中国男篮凭借胜出的一分, 闯入十六强。有意思的是,此前王仕鹏一分未得。后来王仕鹏在一些场合都把这三分球拿出来说, 说得有人不悦了。我觉得王仕鹏这一投值得他拿出来说一辈子,因为它的意义,或者说脸面。我作为第二届考入的大学生, 和首届相比可夸耀的几乎没有,还是埋头读书,做好自己的事,让每一日实在过去。当然,越往下的那几届也就更是水波不兴,泯为常态。如今,我们入学四十周年早已过去,没有谁站出来提议以某个活动做个纪念, 真有活动我也不想参加。所谓的精英,和所处的节点不无关系,正好踩上,如合符契就是精英。那些没有踩上者,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能是平淡无奇的后续。所幸不是精英,心灵无须负重,几十年轻松向前。
父亲在晚年想做一件事, 就是把他这一支分散各地的朱门子弟聚集在一起叙叙。此时他已在病中,发作起来甚为痛苦。我与亲戚素来少来往, 觉得让父亲辛苦没有必要,多出一件事来做,不如好好休息。父亲不时在纸上写下一些名字, 他的手颤抖着,把名字写得歪歪斜斜,像是夕阳下一个人拉长的身影。一个人生长到八九十岁,他所想的就是八九十岁人才有的事, 不可阻挡,是一个更广大的范围。而更多忙碌中的中年人,想的正好相反,不广大,更涉己。我想父亲眼前展开的多是久远之事———很多年前从北方来到南方, 由人丁少到人丁旺盛。老的故去了,没留下什么文字上的资料,新的又生出了,各自生存分散各地,为各自的日子兀兀穷年地劳作。壮大归壮大,每一脉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很散,没有人记录, 甚至在繁忙中早已忘了这些有什么意义。生活很现实,意义多虚空。如果父亲不想做这件事, 估计此后没有人有这样的情怀了———召集者必得是前辈,具德望,又具备热情,无疑,父亲是最适宜者。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工程,父亲一家家地打电话,告知聚会的缘由、目的,再说时间、地点。青年人总是觉得自己这个年龄段是最忙的,而老人已远离忙碌是天下最闲的———对老人世界无所知,才会有如此说道。老人的心事和要做的事不亚于一个儿孙辈, 绝非人老迈便一切停歇下来。他们结识的人肯定不及年轻人朋友圈的一小角, 但老人联系到现在的, 却都是一些非常实在没有水分的故旧———这些几十年后尚在联系的朋友、同事,构成了一道深沉的景致。父亲期待的聚会终于如期到来,时间是春节过后,亲戚们从各地来到这个古城, 坐满酒楼一个宴会厅。父亲满脸都是笑,母亲此时神智已经有点恍惚, 见到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来向她请安,反而有点茫然了。父亲推年岁最大的五哥致辞,五哥九十多岁了,想都没想就开说,从我们家族这一支的渊源说起,再说来南方发展和家族子弟取得的成绩。口齿清晰,逻辑严密,富于思辨,感情充沛,真是举座皆惊。五伯父原是中学老师,运动来了,每次首当其冲,打倒复打倒,离开讲台成了走街串巷收拾生活垃圾的无业人员。生活垃圾中那些被他视为有用的东西, 是他换来微薄的生活费用的基础。当他又被人称为老师时,时光已经把他推向晚年,一个人的才华不经意在这么一个聚会上让大家见识,此时也只有感叹了。那一身的才气,那回不去的时光。一个家族在南下如此漫长的时光里,肯定是有一些人才出现的,没有人记载,也没有人留意这些,只是偶尔的惊鸿一瞥。
这次聚会达到父亲预想的结果, 午餐合影后各自离去。父亲回到家中倒头便睡,轻松莫如此时。在梦乡里他见到很久远的人了吧。
在一些大的场面上,有时会发现《兰亭序》正在成为一道清雅的风景,放大无限,让人看了想起那个名士的时代。其实用苏东坡、赵孟的作品也行,也雅致得很,但《兰亭序》有家喻户晓的力量,人们还是首先选择,成为艺文的一种标志。大凡有《兰亭序》出现的地方, 总是让人觉得文气氤氲,其他书法作品再好,也很难有如此统一的认识。我见到《兰亭序》是很迟的事了,那年二十三岁,还在荒寒的闽西北务农,忽一日到县城书店,与此遇见,总共也就一本,售价五角,等于我在田里干两天多的价值,但还是掏钱买了下来, 总算拥有一本千古名帖。我在上面题下“一九七六年于清流”———清流县是我度过十年光阴的地方,进一本名帖,又能与我相逢,只能说太巧了。《兰亭序》是美文、美书的典范,那时无书可看,真能把它琢磨好了,对于艺文并进,大有裨益。又过一年, 我在地摊上买到一本《兰亭论辨》,竟然要一元一角了。晚上无事打开细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兰亭序》是伪作, 和王羲之无一点关系———起始的郭沫若几篇论文,居高临下,言之凿凿,不禁使喜爱者心如滚水。郭氏已是當时文艺界的第一人,他认为伪作,应声附和的人也随之而起,一时汹汹。轮到江南文士高二适不乐意了。他动手写了一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公然反对郭沫若的观点。一般人看到郭氏的文章,如果不附和,也就笑笑算了,谁愿意去碰触一个当红的名流。高二适将《驳议》寄给了一家大报,希望刊登出来能起反响。但一个星期后,这篇驳议又回到他的手上———有哪一家报刊会发表高氏的驳议,给自己找麻烦?艺文论辩大家都认为必需,而且不可少,大道理都是没错的,但真到实践就没辙了。高二适说到底就是一个文人, 或者书法家, 发表寻常文章没问题,发表这样的驳议,难度有天大。高氏在一筹莫展时想到了好友章士钊, 章不是寻常人,又愿意助力高二适,真是一种幸运。高氏也因《驳议》名满天下。这事使我想到的不是《兰亭序》真伪的问题,而是这一过程中的人的关系———早先不可能发表的文章,是因为人际关系;后来又经过人际关系的辗转,变成可以发表了。那么,到底《驳议》可以不可以发表呢? 如果可以,当初就当发表。如果不可以,最终还是不可以———毕竟,文章的品格、品位,作为一个刊物,有衡量的尺度, 绝不是白云苍狗, 一会儿这样,忽而又那样了。不是每个文士都有章士钊这种能上达天听的老朋友, 关系铁打又肯伸援手,漂亮地扭转了事态,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我觉得失望的是学术论辩本不须使用如此手法。学术就是学术。《驳议》最终以这样的方式得以发表, 同样不应该成为值得庆幸的事。
有手机之后,人人都成了摄影师,兴起而摄,照片无数。闲时翻看,推过,就推到了每一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 它们离此时或远或近,记忆或深或浅,甚至记忆中全然不存了,但手机中的照片,明白地告诉了曾经的真实。那天有人让我看了微信上的几幅照片,都是黑白的,主人公竟是我,前几幅在山区乡村, 后几幅在厂房里。现在想起来,背后场景的转换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变,从山村水田中的耕耘农夫成为车间维修的工人。这其中的感觉最好不说,再会说的人我估计他也说不好,真要说,只能说精神好多了,日子也好多了。特别是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 使我觉得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落空。当时在环抱乡村的山岭上,我每逢看到参天大树都会激动不已,上前拍打,试图张开双臂怀抱。后来在满是氨气的小化肥厂里,我崇拜的则是庞大、坚硬、冰冷且带着呼啸声响的机器, 尤其是它产生的巨大动力。我有几张照片, 就是在化肥厂的核心———合成车间拍摄的,我倚在压缩机前,或者在管道边上,穿着工作服,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我是一个工人了———那个时代,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具体到一个小工人, 则是温饱得到了保证———所谓的人生意义, 落实到个人身上就是日子渐渐好起来。老家有人问我在哪里工作,我不说化肥厂, 而是说合成氨厂, 以为此说虽不通俗,格调却会更高一些。几十年后我见到了当时一起当农民的一个知青, 他没有随返城大潮回到家乡,也没分配工作,以不变应巨变,现在已经全然是老农神情,是环抱村子的山野把他变成这个样子。我的后来的照片就全是城市景观了, 大学校园场景占了不少。每年研究生毕业总要和导师照上一些照片———她们穿着硕士服, 或者博士服,像是修女或道姑,远远没有她们平素穿着的清丽。我一直讨厌这样的服饰设计,还有颜色的阴晦,很青春貌美的女生,一穿上就黯然失色, 却又必须弄出一点仪式感———由于没有选择,就匆匆套上,匆匆脱去,没有谁喜欢穿上到处游荡。我更希望她们穿上短裙、旗袍来拍摄。如此,在镜头前,我会更开心一些。
这些照片上都没有题字, 也没有标明时日,但人物后面的器物,远近高低,朦胧清晰,已说明一切。
处在山间湿气氤氲的是兰花基地。我去了,欣赏一番,坐下吃饭,过后兰花的主人总会送我几盆———很古厚的石块凿成的盆子,周围布满了翠绿的苔藓,手指一按滋润松软。兰叶挺拔舒展,风骨其中,真是案头清供中的绝品。带回家后,每逢阴雨天,我也是会把它们端到露天的院子里接收雨露,吸取清气,山居的气息还是分外宜于生机的。可是,慢慢地苔藓就枯了,黑了,脱落,化成乌有。兰叶则不时枯黄,落地,后来就是一个空盆子了。我把空盆子又送回兰花基地,面带愧色。朋友总是说没关系没关系,又送两盆,硬要我带回来。
又是一个轮回。
背景就是这样,它一变动,什么都是。或者,什么都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