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牒》中黜除、添注“多尔衮”条目及谱序的相关记载
多尔衮是清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天聪元年(1627)封为贝勒;崇德元年(1636)因战功封为和硕睿亲王;崇德八年(1643)辅政,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指挥清军入关,问鼎中原。先后受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但是在康雍两朝及乾隆朝前期的玉牒中却没有关于这位声名显赫、权倾朝野的宗室亲王的记载,清太祖十三子与十五子的记录紧密衔接,唯独缺少“十四子多尔衮”。直到一百多年后所修玉牒才重新记录了多尔衮的生平及妻妾情况。
根据乾隆五十二年(1787)列祖子孙竖格玉牒中所载,多尔衮生于壬子年十月二十五日寅时,顺治七年(1650)薨,享年39岁,其母为大妃乌喇纳喇氏。多尔衮薨逝后不久,遭到政敌弹劾清算,以专制擅权、私藏黄袍、意欲率众叛逆等项罪名,被顺治皇帝夺去和硕睿亲王封号,并开除宗室。而后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皇帝恭阅实录,认为多尔衮“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实为一代“功宗之冠”,顺治皇帝是受人蛊惑,误定其罪,所以特降谕旨恢复多尔衮的宗室身份,复入玉牒,仍享睿亲王封号,赐谥为“忠”,称为“和硕睿忠亲王”,配享太庙。因为曾被削除宗室,所以早期玉牒中便没有关于多尔衮的记载了。乾隆皇帝为其平反后,根据统治者的态度转变,玉牒纂修官员就将多尔衮的详细生平复列于玉牒之上。该历史事件与玉牒纂修时间和内容完全吻合,互为印证,说明了这段历史的真实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