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生态机理、现状和路径

2021-04-15 02:17徐剑雄
江苏社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文化

徐剑雄

内容提要 主流意识形态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来滋润涵养,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引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从历史和现实的逻辑来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一直具有深远的文化渊源和鲜明的文化旨趣、文化取向;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使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复杂的文化生态;新时代,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可以不断拓展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路径。

从文化生态视角研究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可行的,借此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生态机理,并在科学研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复杂文化生态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寻觅、开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生态路径。

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生态机理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语“Oicos”,意为住所、区位、环境,人们借此来研究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学说。要素、结构、有机体构成生态的概念内涵;多样性、结构性、有机性构成生态的基本特征[1]徐学福:《着力营造先进文化生态系统》,《理论视野》2004年第5期。。生态学认为,在自然环境这个生态系统中,作为要素的各个生物体以一定结构组成有机体,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保持着生态平衡。引入这种理论来研究人类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产生了文化生态学。1955年,美国学者斯图尔德在《文化变迁理论》一书中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一般认为这是文化生态学诞生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文化生态学已经趋向成熟,诸如系统论等方法被引入文化生态学,使这一学科的研究不断拓展,影响逐渐扩大。国内学者也对文化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对文化生态概念做了阐释。所谓“文化生态”,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中,社会文化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文化形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促进整个文化大体系的和谐发展。要而言之,“文化生态”的主旨,一是强调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是一个由不同文化形态共同组成的大文化系统,二是认为这些子文化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发展关系。

从文化生态视域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这一文化生态系统包含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文化生态能够反映出主流文化引导下,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状态,良好的文化生态有助于文化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文化和谐共生共长。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内在机理来看,文化生态理论为研究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方法、开拓了新视域。

第一,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深远的文化渊源。从历史逻辑来考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一直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注重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生态来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使社会主义文化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融合共生,在和谐共融中互动促进。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党对旧文化进行全面清理的同时,着力加强新文化建设,破和立双管齐下,初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邓小平在总结党的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历史条件,重申贯彻“双百方针”,还强调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指出“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并创造性地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江泽民提出建设先进文化,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他要求:“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3]《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279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新理念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主张。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党号召“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4]刘云山:《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华文摘》2007年第24期。。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12页。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社会主义文化持续发展并走向繁荣兴盛,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良好文化生态基本形成。

第二,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蕴含鲜明的文化旨趣和文化取向。一方面,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推动着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作为科学的理论、思想,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所以,尽管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还是能够以文化的形态融入中国文化之中。社会主义文化可以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和表现形态,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也是一个文化过程,包括文化传播、文化整合、文化认同等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土壤;尤其在当代文化境遇下,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更应突显文化旨趣。

从现实逻辑来审视,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可以而且有必要借助日益繁荣的文化因素来开辟更广阔的道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文化正以其强大的力量影响一切、改变一切,文化也影响并改变着意识形态的传播。“文化要素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的主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逐步由主要通过政治方式,向以文化为主要表现力的综合方式转变。”[1]侯惠勤:《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9期。

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已经深深融入中国文化,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在当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可以借助文化获得更加广泛而卓有成效的传播,伴随文化消费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逐步内化为人们的精神指南。

在社会主义中国,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政治话语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在主流文化中起引领作用。然而,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会被削弱,所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不仅要发挥政治功能,还要彰显文化身份和品位,提升自身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整合力和引领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文化生态。

总之,剖析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生态机理后,可以说,从文化生态视域去探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既是可能的,又是必要的,对全面深入分析了解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复杂文化生态及探寻应对方略大有裨益。

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生态现状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当代中国文化是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生态建设的反映,它也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以来新文化的精华,历经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接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长足进步,取得了巨大成就,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态系统,形成了有利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良好文化生态。

一是形成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生态秀美等诸多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成就斐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展开,“双百”“双为”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人民群众的创造激情迸发,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由此,在中国形成了有利于文化自由发展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顺利推进的空前宽松祥和的文化生态。

二是形成健康的文化生态。良好文化生态还表现在先进文化一直主导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先进文化起着抵制反动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引领多元文化健康发展的作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当代中国文化生态优化的决定因子,是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建设的指南。当下,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先进文化建设正如火如荼,一方面壮大社会主义文化,另一方面扼制、剔除不健康文化,从而不断优化当代中国文化生态,使其保持健康状态。

三是形成文化的多元多样。构成良性文化生态的文化种类必须多元化、多样化,如此,才能够保证文化生态系统内部资源的丰富和系统自身的活力。文化多元是文化生态优化的重要表征。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是构成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生态系统的两对基本要素。现代文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发展充实自己,保持自身民族性;同时,现代文化按现代社会的要求改造着传统文化,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国文化也在和外来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完成对异质文化的整合,实现创新性发展,展现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体现中国的文化立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多样是文化生态优化的又一体现,主流文化、亚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等多样文化在当代中国拥有各自的生存空间,各领风骚,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文化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样态。

当代中国文化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行进,呈现多元多样的发展趋势;多元多样的文化形成不同文化系统,它们共同构成当代中国文化大系统。在多元多样共存状态下,不同的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碰撞、整合成为一种常态。如此活跃的态势给当代中国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这也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置身的文化生态,这样的文化生态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和多样的文化载体。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19页,第329页,第327页。。当代中国文化生态仍在不断发展完善中,还存在不健全、不平衡等问题。从生态学角度审视,文化生态中的诸多不和谐现象,成为阻碍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不利因素。

一是文化污染。国内学者把不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存在及其对健康文化的负面影响称为“文化污染”[2]戢斗勇:《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网络空间的拓展,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文化领域中也不时暗流涌动。在有些领域中,主流意识形态“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19页,第329页,第327页。;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企图寻机沉渣泛起,文化商业化、文化低俗化现象难以彻底遏止,色情文化、暴力文化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这些不健康的文化给人们的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弱化大众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载体来看,文化污染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以报刊、书籍等传统传播媒介为载体传播迷信、色情、暴力文化造成的文化污染;二是以网络为载体传播反动、低俗文化造成的文化污染。作为高科技产品的网络能随时随地为人们提供各个领域的各类信息,当然也包括那些不健康的文化信息。与传统媒体文化污染相比较,网络文化污染信息量大、传播迅速,因此,其危害更大,对其的监管和治理也较困难。

二是文化入侵。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已经是一种常态。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大量进入中国,中华民族本着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的心态,借鉴吸收了西方一些代表人类优秀文明的成果。但是,“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19页,第329页,第327页。。个别西方国家在和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时,大搞文化霸权,全方位地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推销西方理论、西方话语,兜售所谓“普世价值”,传播他们的文化价值理念,此实为文化侵略。诸如“意识形态终结论”“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历史虚无主义”等相继登陆中国,这些思潮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不断渗透、蔓延,挑战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企图扰乱、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其消极作用不可轻视。

三是文化失衡。文化失衡有多方面表现,既有不同种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又有不同地域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同种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是指多元多样文化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一方面,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等具有严肃意识形态属性、学理性的文化发展相对迟缓。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有所弱化,主流文化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力还不够强大,对公众文化选择、文化消费的引领力尚未充分发挥,它还没有完全成为大众自觉的行动指南;同时,精英文化的社会教化使命、价值规范导向功能有式微之虞。另一方面,通俗性、娱乐性的大众文化却有畸形繁荣之势。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在信息化时代,大众文化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众文化消费也已成为中国普通百姓重要的精神生活需求。但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复制性、商业性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消解作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它高扬崇高的理想,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赞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奉献、牺牲的高尚精神和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强调社会责任感;而大众文化是“标准化的、公式化的、重复和肤浅的文化,它赞美浅薄的、多愁善感的、当下的和虚假的快乐,牺牲了严肃的、理智的、时代赋予的和本真的价值标准”[1]〔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7页。。在大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更关注当下的、短期的、个人的利益,而对严肃的社会问题、社会责任漠不关心,甚至可能回避、排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不同地域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指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等在文化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经过70多年的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在东部地区、大中城市,文化较发达,文化设施较完善,文化服务水平较高;而在西部地区、广大农村,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文化发展相对缓慢,文化设施和服务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此种不平衡态势,会阻碍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的完善,迟滞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推进,对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文化的迅速发展,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多重影响,这是推进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进程中必须关注的文化现象。主流意识形态是影响文化性质和方向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当代中国文化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是当代中国文化改革的关键,也是关系到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问题。在思想多样、价值多元、思潮多变的今天,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当代中国文化更显重要。正是基于此,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寻找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路径,在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文化有机融合的同时,达成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引领。

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生态路径

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多元、多样的文化生态可以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各类文化形式。优化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维持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可以开辟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生态路径。

第一,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的平衡发展,积聚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个文化生态系统,是由多元多样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系统内的这些文化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都有各自的性质和功能,同时,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冲突中保持一定张力,使系统处在不断运动中,充满活力而又不失去平衡。所以,既需要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系统的发展,又要关注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类型文化的发展态势,使社会主义文化能全面协调发展,造就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局面,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态,使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拥有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永葆青春活力。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需求得到较充分的满足,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文化“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5页。,在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多元多样文化竞相发展的文化生态可以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提供持续的文化动力。

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优化当代中国文化生态,首先要发展先进文化。这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类优秀文明的结晶,它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新生因素,最具生命力,它的发展可以不断丰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整合精英文化、传统文化、大众文化、外来文化,既保证了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健康发展,又奠定了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基础。其次,要发展精英文化、传统文化、大众文化,还要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多元多样文化的发展,利弊同时存在。弊端是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带来冲击和挑战,在清醒认识这一弊端并找到应对之策后,关键是要兴利。利有多处,一是多元多样文化的发展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可以借此通道融入大众日常文化消费生活,塑造文明的文化理念,凸显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的价值追求。二是精英文化的学理性可以提升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人文内涵、学术品位、科学价值,从而增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精英文化营造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也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成长发育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优秀内容,已经渗入中国人灵魂深处、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拥有广泛的平民性,体现出大众化特质。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精华使其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能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到从内容到形式的支撑,获得丰厚的文化滋养。四是大众文化日常化和生活化的内容、广泛的群众参与方式、通俗的表现形式、商业化的运作机制可以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借鉴。五是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2页。,努力提升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国际话语权,扩大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发展文化产业,创新当代中国文化生态资源,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科技支撑和文化载体。文化产业是文化生态系统中新的生长点。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发掘、创造新的文化生态资源,增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抵御各类文化污染、文化入侵的能力。

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化产业已成为各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可以凭借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将其主流意识形态向世界各地传播,利用文化产业提升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感召力、公信力。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产业,不仅能促进经济转型,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而且能丰富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载体,扩大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增进人们对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一是发展信息产业,充分发挥新型媒体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技术优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1][2][3][4][5][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05页,第317页,第306页,第317页,第318页,第317页。。新媒体发展进入全媒体时代,“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05页,第317页,第306页,第317页,第318页,第317页。,这是影响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的重要因素,亦是可大力开发利用的文化生态资源。因此,意识形态工作需要把握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05页,第317页,第306页,第317页,第318页,第317页。,“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05页,第317页,第306页,第317页,第318页,第317页。。如何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把新媒体打造成传播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平台和抵制文化污染的锐利武器,是信息化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网络传媒具有快捷、互动、共享等特性,还有受众多、交流方便、时空不限等特点,可极大地开拓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新空间、提高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实效。“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05页,第317页,第306页,第317页,第318页,第317页。借助移动互联网,有助于抢占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制高点。网络报刊、网络广播电视、手机报刊、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等皆能被打造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阵地,网页、电子邮箱、微博、微信等网络互动交流方式都可以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实践中加以运用,逐步形成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网络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使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从而有效抵御文化污染。

二是打造传媒集团,推出品牌媒体,发展融媒体,提升中国传媒的传播力,增强、扩大中国国际话语权,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更多具有现代色彩、时代特征、生活气息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报刊、图书、广播、影视是被频繁使用的常规性文化资源,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常用载体。在市场经济中,文化产业可以进行文化资源整合,推陈出新,增加科技含量,做大做强做新做优,建立传媒集团,打造融媒体平台,应对数字化技术的挑战和世界同行业的激烈市场竞争。作为主流媒体代表的传媒集团承担着提供大众日常生活所需的信息资料和精神食粮的重任,也是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平台,随着时代发展,它们必须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发展的新格局。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国际传播领域呈现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思想内容,而且取决于其传播能力”[6]蔡赴朝:《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人民日报》2011年11月7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05页,第317页,第306页,第317页,第318页,第317页。。中国各类传媒集团都面临世界同行业的激烈竞争,要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坚持一体化发展。打造中国品牌、世界名牌,开创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兴主流媒体,是应对挑战的当务之急,是提升中国传媒传播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开拓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多样化途径的现实选择,也是积极应对西方文化入侵、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良策。

三是繁荣旅游文化产业,发掘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新型文化业态资源。主流意识形态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5页。。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休闲时间的增多,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旅游消费占生活消费比重越来越高,旅游已经发展为一种文化产业。旅游文化尤其是红色旅游文化蕴含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需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革命传统、民族精神、荣辱观等,这些文化资源已融入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旅游文化的生动鲜活、在场体验、亲身参与等特点可以增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感染力,如革命纪念地、场馆通过多媒体再现历史场景,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接受文化熏陶,实现情感升华,接受精神洗礼。可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可以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寓教于游乐。

第三,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文化民生,夯实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的基础,构筑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层社会文化网络体系。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公共文化是其生态链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是逐步改变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地域不平衡的重要途径。基层群众既是文化的消费者,也是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基层往往还是文化的发源所、创新地。因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可以建构起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层社会网络体系。当前,“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14页,第311页。,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加大向农村、基层,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投资的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文化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文化生态区域平衡发展。

近年来,通过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在坚持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和便利性原则下,中国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等建到了县、乡镇,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在改善文化民生方面迈出了关键步伐,扭转了文化生态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态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正是因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所以能“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14页,第311页。。

这种以立为本、以民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极大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由于文化惠民活动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社会性和群众性的有组织的文化行为,所以它便最能体现主流意识、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既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和迎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又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和引导人民的意识走向。”[3]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58页。人民群众主要是从参与的文化活动、享受的文化服务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逐渐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因此,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加快推进文化民生工程,建设遍及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凭借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影响力,能够完善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层社会网络体系,消除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盲点区域,通过文化民生的进步引领民众对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使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融入人们心灵深处。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