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逻辑、原则与现实进路

2021-04-15 02:17陈宗章
江苏社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强国建设文化

陈宗章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一个从理念形成、理论发展到战略实施的历史过程,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相连,是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坚持整体性与发展性相统一、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统一、人民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现实路径上,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二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创新文化模式,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三是完善顶层设计,推进“文化中国”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四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形塑良好的国家形象;五是加强文化治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也成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过程,还要在继承、批判和创新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引领价值、凝聚人心和增进社会整合的重要功能。我们党始终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则把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由此,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有了科学的战略定位。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历史逻辑、基本原则和现实进路的研究,对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促成文化强国的最终建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逻辑

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百年来始终注重文化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一个从理念形成、理论发展到战略实施的历史过程。文化建设总是围绕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展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提出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持续推进文化建设实践。

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和意义,必须探究历史的深处。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经过无数代人的奋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然而,进入近代以后,腐朽的封建专制体制越来越显示出其历史局限性。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逐步由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从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力求政治制度变革的维新变法到结束封建帝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数仁人志士投身于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越来越感受到中国落后的根本在于思想文化的落后,“文化救国”越来越凸显出其内在的深层力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随即成为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节点:一方面,科学与民主的思想开始广为人知,成为反对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文化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并在多种文化思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中国人民所普遍接受。中国共产党则应运而生,勇担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展开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第663页,第696—698页。。这决定了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围绕这一根本任务,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成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第663页,第696—698页。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文化形态逐渐由封建主义文化、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文化形态过渡到新民主主义文化形态。毛泽东也深刻地指出,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第663页,第696—698页。。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领导国家展开各项工作,文化建设也是焕然一新。特别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以后,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阶级结构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基础。文化形态也逐步由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毛泽东相继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文化艺术发展方针,突出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宗旨。然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尽管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和概括,要求把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依然被视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不仅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成为文化生活的主题,从而给文化建设打上深深的阶级斗争的烙印。

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逐步走上正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方面做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另一方面认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由此,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文化发展也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这个时期的发展范式。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邓小平适时提出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命题,强调社会主义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强调文艺既要为人民服务,又要为社会主义服务。由此,文化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则进一步把党的先进性与文化的先进性有机统一起来,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方向,也突出了文化建设对推动国家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实施,则又把建设和谐文化提升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时代任务,其根本在于坚持和贯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改革开放早期突出精神文明建设到党的十五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到党的十六大强调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到党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再到党的十八大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政策,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伟大成就,国家和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巨大变革,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第41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务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 0 1 7年版,第1 1页,第4 1页。,通过文化建设来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特别从制度建设层面上,突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从而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制度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谋划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时,明确把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为发展目标,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可见,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动态发展性。从提倡“新文化”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再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目标定位、发展思路、战略实施上不断优化和跃升。正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形塑了社会主义文化,锻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念和发展模式。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实践的先导,又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说,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是同向的、交互作用的。这一历史过程的展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信仰和不懈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历史担当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转型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也趋于成熟,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其核心要义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做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原则

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切实提升文化建设水平,需要秉持整体性与发展性、民族性与全球性、人民性与先进性辩证统一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建设。

1.坚持整体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从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来看,“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并走向整体化的过程”[1]成中英:《中国文化的本质与走向》,载孙熙国、李翔海主编《北大中国文化研究(第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17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在“整体性”原则下实现自身的发展,把整体性与发展性有机统一起来。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整体性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即我们追求和实现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自身的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也要在“整体性”上把握其意义。(1)在结构层面,需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展开文化建设,把握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的直接反映,文化建设要立足当下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基础。反过来,文化所内含的气质和精神又对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起到重要作用,是社会发展的黏合剂和精神动力。(2)在战略层面,要秉持战略思维,立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过程中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路径,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体育强国等目标结合起来,在整体性的战略体系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3)在价值层面,要在“四个自信”中整体推进文化强国建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归根结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自信,构成文化自信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文化又构成现实政治的文化底蕴,其内含的思想精神在深层次上不断滋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体现。

另一方面,文化本身又自成系统,其内部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结构,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文化整合过程。所谓文化整合就是把文化体系中各个要素、部分、环节统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是在异质性因素的基础上增加同质性因素、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增加共同性而形成有机的统一体的过程[2]何星亮:《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加强文化观念的整合》,《人民论坛》2017年第32期。。由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务必在整体性层面上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和积淀的,尽管它创生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它内含的基本理念、基本精神(天人合一、天下为公、自强不息、以民为本等)在当代依然具有生命力,通过创造性转化依然能够为当下的社会实践提供价值指导。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王永贵、尤文梦:《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四个向度》,《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主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互之间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文化整体。

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性原则,可以着重从传承、创新和批判三个环节来把握。(1)文化发展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的。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主线,是文化之河奔流不息的保证。离开文化传承,文化发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浅薄化,就无所谓创新。文化传承不仅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传承社会主义革命文化;不仅要传承汉民族的文化,而且要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不仅要传承本民族的文化,而且要传承人类历史千百年来沉淀的优秀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选择的过程,需要秉持文化自觉精神,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在传承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没有创新,传承就会变成抱残守缺。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路径。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善于创新的民族,从“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等,都内含了求新求变的创新思维。文化创新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结果,它必须基于良好的创新条件。面对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持续推进文化理论、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载体、文化体制等的创新。(3)注重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本身就是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这一机制的良性运行离不开文化的反思与批判。换言之,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否则,文化自信就会成为盲目的自信。所谓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这种自觉精神指示我们对自己文化的内涵、特质、基本精神、在文明史中所处的地位、在当下社会实践中的基本价值、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都有理性的认知。只有处理好传承、创新和批判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好文化的发展性。总之,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整体,文化的发展是一种整体性发展。

2.坚持民族性与全球性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处理好民族性与全球性的关系。一方面,“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民族性是世界性的载体,没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性,世界性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3]平章起、郭威:《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三个面向”定位》,《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另一方面,文化建设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迎接和融入全球化浪潮,体现文化全球性的一面,促进多元文化相互尊重,展开交往对话,从而打破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把民族性与世界性、全球性有机统一起来。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加强文化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不仅体现为文化制度方面的中国特色,而且体现为文化民族性方面的中国特色。马克思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在漫长的历史中,特定的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形塑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心灵支柱和身份认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深刻体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文化性格和文化精神。可以说,文化的主体性即在于民族性。丧失民族性必然导致文化的“空心化”。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就是要把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文明发展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改革开放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民族品格。值得注意的是,切莫把这里的民族性狭隘地理解为“回头看”,不可把文化民族性的建设简单地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乃至复归。文化民族性的建设同样建立在文化的整体意义之上,体现中华民族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文化实践活动。

强调民族性的同时,我们又必须面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球化背景。离开全球性来认知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只能走向自我封闭,正如有学者强调的,一种文化“如果止步于自我陶醉的封闭圈层,就无法正视自身的片面性与局限性,难以产生广泛的文化影响力”[1]梁建新:《文化影响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标志》,《理论与评论》2018年第5期。。马克思其实早就敏锐地指认了这一点,面对世界历史的展开,他认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列宁也特别强调,“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3]《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绝不能搞“关门主义”,要适应和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流,积极回应全球化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应对新挑战,建立起全球性的文化发展理念。当然,有一种论调认为,伴随经济全球化,民族文化个性会不断弱化,而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全球性文化会由此形成。对于此种论调,我们要谨慎对待之,既要看到的确存在不同民族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一面,又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陷入一种文化陷阱。因为,所谓具有普遍价值的全球性文化,在“全球化即西方化”的话语逻辑之下,实质上就是妄图以西方文化取代他国文化,把西方文化作为具有普遍价值的文化形态。全球文化“同质化”论的实质就是主张“西化”,这是需要加强辨析和批判的。就像不能狭隘地理解民族性一样,也不能狭隘地理解全球性,把它简单地等同于西方化,而是要在文化间性意义上理解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总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又要保持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努力建构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反对文化孤立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

3.坚持人民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需要把人民性与先进性结合起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建党百年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进入新时代,党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为自身执政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可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过程之中,同样蕴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因为,文化发展只有彻底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才能体现文化建设的真正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文化来培育人和服务人,进而站稳文化发展与建设的人民立场,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具体而言,“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文化力量的施展主体以及文化事业的服务主体”[4]段立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顶层设计的战略特征》,《文化软实力研究》2019年第4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源泉。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仅源于物质层面,而且源于精神文化层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扎根于人民群众,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主体作用。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导向,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继而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人民性与先进性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属于人民的文化,而且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其实,人民性本身就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除此之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内涵的先进性还体现为:(1)文化强国建设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全面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为文化强国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这在思想层面上保证了文化强国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根本性的制度保障,其彰显的制度文化在深层次上涵养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文化强国建设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立足新时代要求而不断发展。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因此,任何一个文化体系的创立和发展都是围绕一定的时代主题而展开的,文化生命力的延续都依赖于新的时代环境和条件。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而实现自身与时俱进的发展。(3)文化强国建设深刻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2页。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激活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强大力量。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进路

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035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项未来可期但充满艰辛的大事业。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从多个方面着手,采取有效对策,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顺利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保证。建党百年来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含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民族复兴和文化创新发展做出巨大努力。事实证明,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首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要求。同时,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是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区别”[3]秦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面对的问题》,《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毛泽东曾深刻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4]《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3页。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方向。

而文化的内核是意识形态问题,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领域也正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为的就是牢牢占领文化领域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然而,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时代,文化的多样性所内含的价值观的多元化,越来越成为引发意识形态冲突的导火索。文化领域不仅面临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价值相对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的挑战,而且受到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形式的影响。尤其一些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乃至通过文化传播大搞意识形态渗透与和平演变,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文化风险和政治风险。现实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文化领导权的实质就是意识形态领导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文化领导权问题,坚决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错误思想展开斗争,通过深刻的文化批判、文化反思来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与教育。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1]《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5页。。从邓小平强调四项基本原则到江泽民、胡锦涛反复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建设,都表现了对文化领导权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进一步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3页。,认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才能取得胜利,反之就会遭遇困难与挫折。由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2.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创新文化模式,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人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是持续的、无限的,这决定了人的文化创造活动也始终处于创新发展过程之中。可见,创新是“文化的内在生命和精神特质”[3]王天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实践品格》,《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2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强国战略,更要秉持创新精神,建构和完善自身的文化话语体系,形塑新的文化发展模式,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创造和传播的过程就是文化对话的过程,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加强中国文化内部的对话,更要与世界展开文化对话。建构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是提升文化对话有效性的关键,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表征。总体而言,文化话语体系包括文化话语的基本内容、逻辑结构、核心范畴等部分,其建立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系统总结和提炼建党百年以来的文化实践经验,并能积极融入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整合中外文化资源,不断把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转化为文化话语,从而促进文化话语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核心在于话语创新,实质在于掌握文化话语权。就话语自身而言,具体包括:(1)话语形式,即关于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基本内容、指导思想、文化方针政策、文化战略等的表达形式。(2)话语载体,即各种文化符号。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中国功夫、书法、戏曲、饮食、中医药、传统节日等都是标志性的中国文化符号,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严防文化资源散失。(3)话语风格,即文化话语所彰显的气质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建构应深入挖掘中国元素,利用好中国题材,讲好中国故事,深刻体现话语自身的中国气派,要既具有民族特色,又适应世界潮流,既体现传统精华,又彰显时代气息。(4)话语内涵。这是话语的内核所在,集中表现文化话语内在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精神境界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的深刻表达,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内核。

我们正是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不断完善文化话语形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建设,形成新的文化发展模式。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理念和文化模式不断发展变化。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第23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 0 1 7年版,第4 1页,第23页。。这为建构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能停留于一种文化意向,而是要秉持辩证的文化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实现其转型发展。文化强国之“强”并非指向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使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之中。另一方面,要克服由于政治和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差别带来的文化交流方面的障碍,加强对西方优秀文化的吸收借鉴与融合。整体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理性主义文化,以个体为本位;中国文化是一种经验主义、自然主义文化,以群体为本位。加强中西文化间的交往和对话,有利于取长补短、互学互鉴。总之,新的文化模式的建构要处理好文化内外部的各种复杂关系,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以西方优秀文化为营养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陈先达、方克立、赵敦华先生中西马高端对话》,载孙熙国、李翔海主编《北大中国文化研究(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建设,创新文化发展模式,把社会主义文化所内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气质等彰显出来,就能有效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3.完善顶层设计,推进“文化中国”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要完成的一项艰巨的工作,除了在理论和价值层面上做好话语创新,还要从更加具体的策略层面逐步展开。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化战略和政策发生了三个重要变化:一是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地位从“边缘”走向“中心”,二是文化建设的目标对象从“小文化”转到“大文化”,三是文化行业实现了从单纯文化资源到国家核心战略资源的转变[4]傅才武:《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设计》,《人民论坛》2020年第31期。。面对整体性变化,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树立文化发展与建设的大视野,有力推进“文化中国”建设,进而打造一个稳固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华文化共同体。

“文化中国”并非单纯意指中国这一国家地域,而是“指向一个以文化和语言为纽带的‘想象的共同体’,指向一个超越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价值空间、意义世界和精神世界”[5]李武装:《“文化中国”的理论攀升、现场拷问与实践建制》,《学术论坛》2016年第6期。。杜维明曾比较具体地阐发了“文化中国”的内涵所指,认为它由三个意义世界构成:一是指向由汉族组成的社会,包括中国、新加坡等;二是指向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三是指向世界各地与中国文化、政治、经济有关的国际人士,他们关注、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6]杜维明:《文化中国:扎根本土的全球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6—67页。。可以看出,“文化中国”是一种总体性观念,并非简单地用文化来理解中国,而是强调把中国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纽带,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流变中,把中国人、海外华人以及大量的支持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国际人士紧密联系起来,既凸显地域上的关联,更彰显文化上的历史渊源和实际影响力,从而以中国文化激发人们的内在情感,使人们产生积极的文化认同。有学者就指出,文化中国“实质上是一个在保持中国文化主体性前提下的跨文化传播与沟通的理念或理论,是对过去160多年来西方文化持续全球化的主体性回应和批判性校正”[7]贾文山、纪之文、刘长宇:《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化”到“文化中国”的演进与挑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在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文化中国”更能突显其特殊意义与价值。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未曾间断的文明形态,正源于其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推进“文化中国”建设既可以增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积极认同,又可以促进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的交往与互鉴,从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发挥出文化的纽带作用,促进不同文化形态的和谐共生。“文化中国”的理念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文化是“立体”的,而不是一个“平面”。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具备全球视野,进而凸显中国价值。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强国之“强”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要有国际影响力。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然面对不同民族、国家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冲突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而自发完成。这要求我们做好整体设计,层层逐步推进,利用和打造好“中国文化圈”。总之,“文化中国”既要彰显中国的文化立场、文化责任,又要承认文化差异,愿意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积极促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从而带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4.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形塑良好的国家形象。就“人”与“文化”的一般性关系而言,古人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贲卦》)。事实上,人不是纯粹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文化是人的文化(人生产文化),人是文化的人(文化创造人)。在哲学意义上,文化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它包含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象化活动,在根本上则指向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正是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文化的具体形态得以形成。一言以蔽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始终围绕人自身而展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培育人、发展人,用社会主义之“文”来化新时代之“人”,从而服务于人自身现代化的实现。这具体涉及人的素质的提高、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等诸多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对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理解,我们不仅要看到人们在经济上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而且要看到人们在文明素质上存在的分化问题。人的素质、社会的文明程度上呈现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并不能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相匹配,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文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息息相关。有学者指出:“在市场杠杆的驱动下,我们更多地彰显了文化的娱乐、实用与经济功能,而对文化的最核心层面即人文价值诉求、人的心灵建构等方面的关切不够。”[1]邹广文:《建设“文化中国”的几点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6期。文化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会直接影响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文明源于文化的积淀;没有文化的发展,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不可能有文明的积累。人民群众是文化强国的主体,没有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这要求我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进一步而言,只有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助力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才能真正让中国文化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国家形象指向人们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所构成的总体形象的认知与评价。作为国家的“无形资产”,国家形象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争夺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显而易见,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加强文化建设也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面对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程度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以及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目的而故意抹黑中国国家形象的挑战,增强国家形象的自塑能力尤为关键,其着力点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打造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文化丰富、社会和谐的大国形象。这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四个自信”发挥着重要作用。

5.加强文化治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是经济、政治的直接反映。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推动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建设和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要求不断优化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文化治理,创新治理模式,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治理的本质在于实现善治,强调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共治,积极贯彻主体多元、协商共治、规范高效等现代治理理念[1]陈宗章:《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探究》,《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切实提高文化建设水平。文化治理既要治理文化,更要发挥文化的治理价值,不仅要为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内在的文化动力,而且要为文化体制的深层次改革提供现实保障。

文化体制“规定了国家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责界定及其运行模式”[2]苏泽宇:《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内涵与特点》,《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市场经营体制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要求处理好政府、社会与市场这三大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一方面,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塑造的是一种彰显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和主体意识的理性的文化形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有利于更新文化理念、形成新的文化发展模式。这要求在具体层面上加强包括文化产品市场、文化人才市场、文化服务市场、文化要素市场等在内的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赋予文化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以激发文化市场活力。另一方面,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离不开政府调控与社会整合的作用。事实上,我国文化市场还存在“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文化产业要素区域错配、产业链条不通畅、协同发展机制不完善、国际化层次偏低等问题”[3]潘爱玲、王雪:《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与市场体系协同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在资本的驱动之下,文化消费也存在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快餐化等问题,偏离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这要求政府在把方向、管大局、定原则的同时,切实做好市场监管和引导工作,积极吸纳多样化的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治理实践,激活各类主体的文化创造力,以建设良好的文化生态。只有把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力量统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解决区域、城乡、群体间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内在矛盾。

为了更好地优化文化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具体层面上需要大力发展好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带有明显的公共性、公益性,其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的广泛支持。我们要努力培养优秀文化人才,发掘、保护和整合好各类文化资源,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还要在文化体制层面上持续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企业化改制与转型,并做好一系列深层次的配套改革工作。文化产业则带有明显的经营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文化市场要素发育,还是创新能力、品牌效应、服务水平等,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切实需要适应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借助资本、市场、科技的力量,提升文化产业的文化底气,促进文化成果的市场化转化,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不仅要增强国有文化单位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而且要充分激发民营资本的活力,不断创新文化业态,繁荣文化产业市场,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事实上,作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文化事业的经营力、文化产业的生产力、文化产品的传播力等构成了国家的文化硬实力,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劲动力。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并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既繁荣文化市场,又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才能形成开放、有序、稳定的竞争环境,才能在整体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强国建设文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强国有我
谁远谁近?
秦晋争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