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随后又在诸多重大场合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重要论述。围绕这些重要论述,学术界在研究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现实挑战和铸牢路径,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成果。当前,为了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体中华儿女必须“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②。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进行检索,截至2021年6月,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232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研究成果整体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从发表年度来看,该研究主题兴起于2017年,兴盛于2020年;第二,从研究主体来看,高校教师是主力军,且民族类院校教师居多;第三,从研究学科来看,民族学和历史学是主力学科;第四,从研究的领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民族工作领域;第五,从研究的群体分布来看,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较多,而针对其他群体的研究则较少;第六,从研究的地区分布来看,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较多,而针对中东部地区的研究则较少;第七,从研究的方法来看,文献研究法较多,调查研究法较少;第八,从研究的趋势来看,民族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愈加明显。
笔者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发现,近五年来,学者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从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讲话入手,遵循“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逻辑思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明晰“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具有重大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关于“中华民族”内涵的研究。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中华民族”一词。费孝通先生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进行了详细阐释④,使中华民族的内涵不断丰富,且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其中,郝时远等人认为,“中华民族”既是一个现代民族概念,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产物,更是具有政治、社会、文化符号意义的民族观念的凝结物。⑤其次,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研究。严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的,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精神文化、责任使命和前途命运⑥,是一个将“血缘”“地缘”与“精神”三者整合、融合统一的多民族共同体⑦,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相伴,但其同时又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兼具政治属性。⑧
新时代,“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现实基础和理论内涵,相关研究在继承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应深挖其现代性特点及特定的理论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关键词,学者们对其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均展开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对于廓清认识误区、指导工作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的研究。青觉等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反映⑨;哈正利等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集体认同。⑩其次,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内涵的研究。较多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内涵,哈正利则从核心内容出发,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再次,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变历程的研究。国内学者通常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源于古代,觉醒于近代,形成于抗战时期,深化于新时代,进而实现了自在—自觉—自为—自强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民族问题的提炼,涉及诸多方面且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研究围绕相关论述,在挖掘价值意义、分析现实挑战的基础上,对实践路径进行了诸多探索。
首先,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意义的研究。众多研究均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中,王延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和根本前提,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其次,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现实挑战的研究。马福运认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以及“三股势力”的危害都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了严峻挑战。再次,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的研究。诸多学者坚持系统论,强调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法治等层面共同发力。其中,沈桂萍主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共同发展、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依法处理民族事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有部分学者从文化路径、认同路径和教育路径等出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深入研究。
综上,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意义、现实挑战和实践路径三个方面,研究视野有待拓展。
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个案研究中,国内学者尤为关注大学生群体,已逐步形成了价值意义、现实挑战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三个层面的系统研究。
首先,价值意义层面。李海凤等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大学生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顾超等人认为,有利于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现实挑战层面。孟瑜认为,大学生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以及原有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诸多问题。再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层面。商爱玲主张通过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提升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感染力,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之,关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学者们主张以民族团结教育为切入点,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以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为重点内容,以增强“五个认同”为主要目标,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挖掘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综上,关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校教育,较少涉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关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铸牢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现实挑战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三个层面。
首先,价值意义层面。现有研究主要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实现民族地区的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其中,王易、陈玲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应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徐俊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提供新的行动指南和思想动力。其次,现实挑战层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国内方面,主要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民族构成的复杂性、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等方面展开论述;国际层面,则主要从西方敌对势力长期的渗透、分化、西化等方面展开论述。再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层面。张建军、马娜以新疆民族团结建设为例,主张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作为民族团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五个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进而通过民族团结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赵英以青海藏区为例,主张重视民生需求、加强全员教育、构筑意识形态安全屏障。乌小花、郝囡则主张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综上,关于铸牢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注重结合当地实际,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但相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仍停留在政策解读和宏观叙述层面,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基本理念、科学内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等诸多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意义和科学内涵两个方面。
首先,关于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价值意义的研究。斯琴格日乐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代宏丽、敖日格乐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华民族的多维度认知、多视角阐释,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指南。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科学内涵的研究。较多学者从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入手,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诸多学者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其中,邓磊、罗欣认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价值取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保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基本理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是完整、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关键,而现有研究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则较少,需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现有研究成果中不仅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进行研究,而且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现实挑战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等都展开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立足新时代,追溯过去、展望未来,坚持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实现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全覆盖,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意义。但还存在以下薄弱之处:
第一,相关研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的原文挖掘还不够深入,多数研究要么侧重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总体性的宏观描述,要么只关注其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存在研究失衡、研究视野单一以及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导致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特点、理念的研究阙如。第二,现有成果以民族学、历史学研究居多,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研究成果较少,从而导致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深度思考的缺失。第三,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现有研究多以政策解读、学习感悟和媒体宣传为主,全面系统深入的学理研究成果鲜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围绕新时代“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和重大价值。现有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学科上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一,提升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容。但纵观现有研究成果,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都较为单一。因此,相关研究应避免已有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仅关注资料梳理和单一领域方面研究的局限性,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资料整理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形成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系统、全面、深刻的认知,从而为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撑。
第二,丰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相关研究不仅要加强文献分析方法的运用,也要加强对相关实证研究法的挖掘。但纵观现有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仍以文献研究为主,对实证研究的挖掘和运用明显不足。因此,相关研究应加强对社会调查法、实验法、实证分析法、计量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的挖掘,并加强相关研究法的综合运用,以便充分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
第三,增强研究学科的协调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民族学的指导、历史学的支撑、教育学的支持和心理学的指引,也需要管理学、法学、新闻学等学科的大力支持。但纵观现有研究,民族学和历史学仍是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力学科,其他学科的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乃至缺失,各学科间的交叉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相关研究应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历史学、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系统、深入地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弥补相关研究的缺位与不足。各学科应自觉承担其学术使命,将学科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结合,并加强各学科间的通力合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注 释:
①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③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9页。
④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第3~21页。
⑤郝时远:《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第11~20页。
⑥严庆,姜春光:《走向多族一体的民族国家:试析梁启超中华民族概念的缘起与流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104~111页。
⑦郝子涵,张宝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年第6期,第303~306页。
⑧周平:《中华民族: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J],《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4期,第19~30页。
⑨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第5~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