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策略

2021-04-13 18:59吴红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改

吴红红

【摘要】初中历史教材担负着传达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重任,它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良好工具,是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已有经验和知识的有效媒介。而史料教学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初中历史课堂引进史料,有助于教师教学氛围的营造,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提升,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严肃端正的历史意识。从而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行初中历史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历史    史料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4-0156-02

一、探索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显著作用

首先,在初中历史课堂引入史料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永远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在初中历史学科的学习中也是如此。历史学科的教科书由于篇幅有限,阐述知识的角度或者程度不深,有时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是非常透彻,而如果在课堂中,适时加入相关史料,帮助教材文本讲透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营造趣味的氛围,会把学生的关注点直接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提升学生学习的探究欲望。其次,在初中历史课堂引入史料教学,有利于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历史课堂中的史料运用,并不仅仅是为了补充上课所学内容,而是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习得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刻理解,全面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当学生针对史料知识,展开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的对比,会提炼出历史事实的本质差异,这样便可以帮助学生透过历史的迷雾,探索历史发展变化的进程和规律,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例如在学习相关疆域图时,笔者便结合不同朝代的疆域地图进行纵向比较,从秦朝,到唐朝、元朝和清朝,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史料进行比较鉴别,探索历代统治范围和兴衰变化的特点。再次,在初中历史课堂引入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提升其道德修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初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还要不断强化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当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掌握了系统的历史知识,便会主动通过储备参照体系,利用自我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来迎接新时期的种种挑战,促使自我的价值体系和道德素养不断完善和升华,促进学生自我的全面健康发展。史料的有机渗透是为了辅助每堂课的顺利进行,是围绕整体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掌握了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概括和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自身的情操不断得以净化和升华,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在学习《中日甲午战争》一课时,笔者便通过补充文字史料的方法,把当时参战士兵的表现细致描述出来,学生会对中国士兵英勇迎战的精神肃然起敬,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顺利完成了知识学习的任务,也发挥出了鲜明的历史教学的德育育人功效。

二、探索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教师应该合理选用适当的史料

史料从构成方式来看,有文字史料,也有实物史料和图片、视频史料等,这些史料形式各异,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对学科内容起到了很好的补充说明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合理选用,择优选择,真正还原历史,增强学科的生动性,引导学生构建教材文本和史料知识之间的有效关联,从而确立朴素的历史唯物史观,锻炼分析和运用史料的基本能力。

首先,在实际运用时,教师要对教科书上的史料恰当运用。这是因为教科书上的史料都是经过仔细甄别和筛选的内容,对于教材内容辅助说明和深刻阐述有着强大的助力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运用时,可以通过实物史料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知,而且还可以通过教材提供的史料知識用来佐证历史结论,让学生认真寻找有用的信息,并且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形成自我对历史知识的系统看法。不管是教科书中的结论性史料,还是其中的知识性史料,都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经过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理解,感悟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并且助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在学习“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时,教材安排了歌曲《松花江上》的歌词以及其作用和影响,深入分析这些史料,便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理解这些史料在教材中的重要意义。其次,在实际运用时,教师可以适时补充史料知识。这是因为仅仅依靠教材中提供的史料,很难详细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始末和发展规律,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时适度地加入课外的史料资源。而在筛选课外史料资源时,教师应该秉承一定的原则,即根据教材本身的教学目标所需,选择的内容要真实可靠,具有明确的出处和来源,不能使用一些奇闻异事、野史逸闻之类。甚至是有些结论不明,观点有些不清晰的内容,也不能选用。

教师在选择课外史料资源时,可以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入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选择核心资料,反映历史真相,还原历史场景,例如在研究某次会议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选择本次会议的相关记录,会议决议的结果,与会人员的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等,以便把这次会议的始末真正还原出来,帮助学生分析出会议的全部知识,掌握会议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影响。

(二)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

史料的运用若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除非要选择适切的史料资源外,教师还要对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进行培训,掌握科学的方法,完善其自我学习的能力,真正全面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

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阅读理解,加深对史料的分析,是因为对于教材中史料和教师补充的史料资源,如果单纯交由学生阅读,可能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理解和消化吸收,尤其是对于一些文言文式的史料资源,学生理解起来还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做好阅读理解的指导工作。教师可以逐字逐句地辅导学生研读,对于一些生僻的生字、词语,或者一些学生不熟悉的典故等,都要给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教师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研究透彻,读懂读透,掌握研读和分析史料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卢沟桥事变时,适时加入了蒋介石在7月17日发表的庐山讲话: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这段发言,真正了解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中的态度转变。

(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质疑和分析史料

史料资源的使用要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可以紧密结合时事新闻,或者社会生活的热点话题,切入历史课题,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和现实之间的紧密关联。实际操作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向性明确的问题,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史料,结合课文内容,可以全面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问题要具有启发诱导性,帮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推进,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重难点。

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借助自我知识积累,全面分析史料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的特点和本质,运用阅读理解、分析综合、对比归纳等方法,分析出历史事件的本质特点。例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学习陈胜、吴广起义的内容时,教材对其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意义进行了系統的阐述,学生学起来会按部就班,背诵起来很有难度。此时,我们结合课文中的《史记·陈涉世家》要求学生共同学习,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效果好了很多。

三、关注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史料资源运用,需要教师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历史教材为凭借,充分发挥其特殊的辅助作用,真正筛选出有用的资料,做好资料的选择和利用工作。

首先,要注意史料资源的难易程度选择。不管是文字资料,还是图片或者表格方面的资料,都需要秉承适度原则。由于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的限制,教师在实际选择史料时,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尽量选择直观的史料,培养其认知能力;而对于初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提升史料的理论性和原始性,培养其分析和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适时增加鸦片战争产生的原因和最终的结果,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内容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认识到鸦片对人们身心的残害,对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恶劣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其次,教师选择史料时,要做到真实性的保证。史料的保存由于时间较久,很多内容会出现残缺不全或者考据不究的状况,教师要对这样的资料及时舍弃。而且教师要做好自我层面的筛选和斟酌,认真核实所选资料,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就拿现在很多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或者影片来说,为了增加观影效果,对其中的历史人物进行了戏说演绎,是不能作为历史课堂中的佐证材料的。例如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内容时,虽然影片《虎门销烟》的场面够气势宏大,但是对于当时的销烟的成果,最好还是通过当时的文字记载,原原本本地反馈给同学们,让他们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资源的加入,可以极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我们只有加强对史料资源的巧妙利用,秉承着难易适度、真实准确的特点,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学生端正研究的学习态度,朴素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点。

参考文献:

[1]包伟国.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3):69-70.

[2]黄秀祖.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运用[J].求知导刊,2020(23):77-78.

[3]秦萍萍.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1(8):51-52.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