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飞红
【摘要】生本课堂是理想中的教学形态,它主张快乐、健康、自主、自信的内涵。创建生本课堂是新时代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双减政策的实施为生本课堂的实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学生拥有更多自主的时间和空间,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他们的独特个性,因此,鉴于双减背景,初中数学教师需要致力于生本课堂的创建,借助双减的时机,探索有效的生本课堂路径。
【关键词】双减 初中数学 生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4-0105-02
随着教育改革政策的落实,教育教学活动又迎来了新的变革与挑战。“双减政策”的落地,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均衡负担,而这是从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出发的。自古以来,学习都是学习者本身主动从事的活动,而在学习中获得提升与进步更是学习者本身所追求的目标。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初中数学课堂逐步走进了传统思想的桎梏,过分地追求成绩,制定完全以题量、分数为目标的考核措施,使得学生学习更加困惑,也无法提升学习效果。而随着双减的落实,促使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因此,初中数学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去探索有效的教学路径。
一、生本课堂的内涵
“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生本课堂”最直接的体现。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生本课堂”进入教育视野。那么什么才是“生本课堂”呢?顾名思义,生本课堂是依托生命的本能而为学生创设的课堂。而基于学生群体的生命本能,就是从快乐、健康、自主、自信几个角度体现的。学习是学生需要完成的事情,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依托学生自主为手段,全面为学生创设为目标而开展的。由此,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生本课堂最直观、最本质的特征,那就是自主性、自立性。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的教学理念,而这个理念也正与生本课堂思想不谋而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自己学习结果的承担者,而作为引导学生学习成长的课堂,也必然需要遵循學生的天性,学生有什么特点,接受什么样的形式,课堂就要往学生学习的方向去改变,这样才能够顺应学生的思维变化,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快乐,在课堂活动中自信地融入,自主地探索,从而构建健康的身心,继而发展成健康有序的生本课堂。
二、双减模式下,初中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双减政策的出台,引导我们去思考课堂的构建,去反思学生的需求,而双减政策给教育体系带来的不仅是教育主体性的变化,更是课堂形式的变革。双减既是挑战也是动力,自古以来,变革的过程都是艰辛的,会面临无数的阻碍,当然,也会衍生出更多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双减与生本课堂的思想,巧妙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站在学生为主体的视角上,创建教学活动,实现更加高效、高质的数学课堂,让双减减压不减质,让课堂绽放“双减”之花。
(一)活跃课堂氛围,促进主体思维提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新时代教育形势下,抓住课堂机会,是有效提升教育和学习质量的关键。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生课外作业、培训压力骤减,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去进行知识拓展和延伸,因此,课堂就成为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夯实和提升环节。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融入课堂,积极参与课堂的各项学习活动,继而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收获更多、吸收更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课堂的效率和效果,而这样的课堂正是基于学生主体的课堂,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塑造的课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的阶段性特点,以活跃、生动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主体思维,让他们更加乐于主动去参与课堂学习,如此才能够促进主体能力的提升。
以沪科版八年级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为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包括位置的确定、图形的变换等等,在教学时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比如以游戏的形式,带领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以操场地面为坐标系,以学生个体为活动的点坐标,通过罗列不同的形状和位置,让学生在操场上灵活地变动和体会。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有了空间立体思维,也使得课堂氛围异常活跃,促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起自己的学习主体思维能力。
(二)创设多样情境,实现深层任务探索
情境是创建自主课堂必要的实施路径。情境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模式,它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体会与探索,用生动的、多样的情境吸引学生,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知识,并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深层含义,从而学会深度学习,开展深度探究。而在双减背景下,自主探究与深度学习都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课堂之外的所有学习活动都依赖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减去繁重的作业与培训,学生有了更加充足的时间,因此也需要具备契合的学习能力,才能够适应双减之后的学习模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还需要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利用灵活的情境设置,大胆融入丰富的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知识的魅力,实践探索的乐趣,并逐步掌握深层任务探索的能力。
以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教学为例,生活中有很多实例是轴对称理论的应用,如建筑的设计、图标的绘制,甚至是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等自然个体,都能够精妙地体现出轴对称的思想。数学是具有科学色彩的神奇学科,也是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知识,教师可以创设实践情境,鼓励学生带着数学问题和思想去实践探索,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轴对称的实例,比如树叶、蜻蜓、天坛、雪花等等,学生通过实践情境,探索了自然奥秘,也从其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神奇,这使得他们更加向往具有神奇色彩的数学知识,从而增强自己的深度学习能力,更好地实现深层任务探索活动。86B138FF-1F4F-47DE-A42E-4526FD835581
(三)开展合作探究,创新自主学习模式
未来的世界是合作与竞争的世界,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合作竞争力,才能够使得他们在未来具有立足之地。而合作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是双减政策下所关注的重点。学会合作与竞争才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才能够客观地探寻有效的方法,从而从容应对差距带来的变化,这是新时代人才必须具有的能力。数学是极具理论性和探究性的学科,它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知识应用性也非常广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与探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开展知识的探索,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多个层面,也能够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在探索中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继而创新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与学习方法。
以八年级下册《四边形》教学为例,四边形的相关定理是几何知识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在学习四边形相关定理时会出现很多需要验证和推断的论述,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理论探究,比如开课前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导入正题,激发学生首先去思考和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可能是什么?然后由小组合作去研究、讨论并得出小组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充分被调动,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也被深入挖掘,并且他们能够通过自己所想的方式和方法去验证猜想,从而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更好地实现自主创新思想。
(四)关注课后总结,促进自信反馈能力
雙减政策的实施给教育过程提供了更多可能,它关注课堂的效率,同时也关注学生课后的反馈。学习是一个长期且广泛的活动,减轻了课后的作业及负担,就拥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而课后的空间与时间并非零散和无序的,它是建立在有效的总结和反馈基础上的。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后总结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效地接收并评价学生的反馈信息,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有序地开展课后的学习活动。生本课堂不单单指课堂本身,还延伸到课后的拓展服务中,而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就需要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个体,以学生为本,从有效的反馈能力与总结能力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从而提升课堂拓展效用。
以八年级下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为例,一元二次方程是非常实用的工具,它的解法结合实际情况会有所不同,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等,通过满足不同的条件,就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更加简便地解决方程问题。在课堂学习之后,学生方法的掌握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课后反馈,在课后作业期间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解题,并阐述每种解法的不同以及适应的条件,这样,学生在课后作业时就能够及时地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在总结出一定结论的基础上,能够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向教师进行反馈,继而获得更加精准有效的指导。课后总结与反馈是生本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夯实课堂知识的关键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课后总结反馈,提升自己的学习自信。
三、结束语
创建有效课堂的关键途径,就在于充分尊重课堂的主体参与者,而这个参与者不仅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其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要角色,而教师是承担辅助者的角色。而双减政策的实施,促使教育者更加关注学习的主体,更加注重生本课堂的创建,通过主体思维的提升、自主能力的形成以及深度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本能的发展,从而不断构建出更好地总结归纳反馈能力,也建立学习的自信,继而逐步实现以生为本的有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吴春芳.基于生本课堂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8):204.
[2]孙方友.智趣共生——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应然追求[J].亚太教育,2019(5):79.
[3]彭苇.生本课堂中多媒体运用的工具性反思与功能性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9(12):15.86B138FF-1F4F-47DE-A42E-4526FD835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