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瑶
【摘要】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一号文件中对英语教学进行了明确规定,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融入国际理解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对其他国家及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而阅读又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语言能力,而且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塑造等方面也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新课改以及全球化不断推进,初中英语教学应该从全球化角度出发,并以培养更多国际型语言人才为主要导向,将跨文化教育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理解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3-0077-02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文化不同则会对人们语言理解产生不同影响,不仅如此,语言还反作用于文化当中,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文化。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只有对文本进行全面解读,才能真正掌握其蕴藏的内涵与意义,除了要掌握词汇、语法以及阅读技巧以外,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也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核心及重点。以跨文化为基础的初中英语阅读才能有效推动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内容,进而提升他们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跨文化理解全面强化教学效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跨文化
跨文化一般指对于和本国家以及民族存在的文化以及风俗差异或者冲突等有全面且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以包容的态度接受和适应这种现象。跨文化概念主要运用于外语学习当中,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倘若离开文化学语言是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这门语言的,和其他对象的交际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提升,相反,在全面认识文化的基础上来学习这门语言,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理解教育现状分析
2.1侧重于知识讲授,忽略了文化语境的创造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导致我国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活动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以及阅读技能的提升,忽略了将文化语境融入其中,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往往习惯性使用中式语言来理解和翻译对方的语言,不能准确判断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还导致交流和理解障碍重重。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有着丰富的英语词汇,发音准确,并且掌握句型和语法,然而缺少的是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的正确理解,有些学生根本不能理解词汇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例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英语说法是“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day!”这是非常正式的说法,一般运用于书面或者公共场合,而并非是“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倘若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词汇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极易被人误解,甚至对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产生阻碍作用。
2.2注重语言结构形式,忽视文化交际带来的体验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结构形式方面的教学,却忽略了教学为学生带来的文化交际体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单单要学习文化知识,还应该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获得更多体验。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往来越来越多,社会对英语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针对某些文化教师仅仅讲解表面现象,而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文化,那么要想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难度会非常大,尤其是在面对这些文化现象时学生会产生很多疑惑,不能真正理解其内容。
2.3注重西方文化介绍,未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
就当前情况而言,部分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会对西方文化进行简单概述,但是没有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全面对比,通常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思维习惯方面。例如,我们在见面打招呼时一般会说:吃了吗?或者干嘛去?这些都是熟人见面打招呼的主要方式,但是如果在西方国家这样问则会让他们认为是在打听隐私,国外打招呼比较简单就是Hello或者Hi,How do you do!等问候语,并且有着很强的时间观念,我们串门就是串门,随时去都可以,但是国外不行,需要预约,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对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就会很不适应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在接受他们交际方法的时候存在一定困难。
3.跨文化理解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
3.1在阅读前做好准备工作,充分了解外国文化
英语阅读材料通常情况下都与其国家文化背景有着一定联系,之前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大多数教师在课前会让学生熟悉词汇、短语或者了解文章大概,但是几乎不会让学生去了解其背后文化,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旦与外国文化有关时,学生则会十分茫然无从下手,就拿简单的姓名来说,中国人名字姓在前,而外国恰好相反。再比如询问年龄或婚姻的问题,语法及句型完全正确,然而对于外国人就不同,他们认为年龄及婚姻状况是隐私,如果在交流中直接问出来是没有礼貌,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冒犯。由此可见,教师带領学生共同了解外国文化十分重要,以免在交际过程中被取笑或者出现错误。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真正熟悉和理解别的国家特有的文化差异,课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为学生阅读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在教授《Whos your hero》这一单元的时候,该单元内容都是围绕英雄进行的,与国外英雄文化息息相关,其中也蕴含着很多文化信息,在阅读之前应该带领学生了解英国人们熟知的人物以及在他们身上发生哪些英雄事件,随后结合阅读主题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络资料,比如Julia Roberts主演的电影Erin Brockovich片段,最后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英国的英雄观及传统文化。
3.2增加学生实践体验,提升学生情感认知
所谓跨文化意识,是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将语言作为重要媒介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差异而自觉做出的反映和知曉状态的一种思想意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诉求下意识地融入文化知识,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例如情境模拟、实践演习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带来更多实践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更好地感知英语中蕴藏的诸多文化知识。
例如,在学习《Food for life》这一节内容的时候,中西方国家的食物存在一定差异,并且风俗习惯也不同,我们国家春节时吃饺子,而美国则是吃鲱鱼,象征着可以出人头地,而英国则是吃肉喝酒,寓意未来生活美满。另外在学习How much以及How many用法和句型以后,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购物情境,由学生扮演商超导购员及收银员,教师模仿西方国家如何进行购物,让学生切身体会西方国家文化。通过角色扮演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积累更多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3.3通过比较联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通常情况下,文化扎根于知识当中,并且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不断积累,同时还应该以阅读主题为导向,带领学生分析、总结和归纳,进一步充实学生的文化认知,将其灵活运用于英语阅读当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而在英语学科中文化意识是该学科核心的关键构成,所谓文化意识是对国内外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更是全球化视域下学生学习并灵活运用英语的价值取向,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意识、行为取向、人文修养以及情感态度等。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国家认同感及爱国主义情怀,鉴定自身文化自信,建树命运共同体意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逐步发展为有较高文化素养及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共存点及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深入挖掘汉语、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结构、文化上存在的相同点和差异,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方面的敏感性。
例如,在教学《Having fun》这一部分的时候,首先通过多媒体、图片、实物以及简笔画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与动物和时间相关的单词,随后营造相应情境,为学生讲解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时间观念上有哪些差异,我们在看时间的时候是年、月、日,而西方则是日、月、年或者月、日、年,可见不同国家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另外中国人时间概念比较模糊,在说时间的时候往往代表一个时间范围,而西方则不同,时间相对精准,几点几分到就是这个时间点,最后根据教学内容分析中西方日常活动有哪些差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建树正确的文化意识。
目前,社会各界对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已十分迫切。教师应该用前瞻性眼光看待跨文化理解,采用多样化手段引导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强化学生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上的感知和鉴别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跨文化理解意识,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教师应该清楚,跨文化理解教学有着较强阶段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结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语言基础以及认知水平,分层次展开不同内容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熊文琴.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8(52):105.
[2]左欣.用文化来浸润语言——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界,2018(1):66-67.
[3]李学军.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当代家庭教育,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