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叶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其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所以老师不能只通过简单的讲解进行课堂教学,不仅达不到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的目的,还会给学生道德意识以及法治观念的培养带来很大的难题。但如果把知识讲解与实际生活实例结合起来教学的话,不仅有助于学生学科知识的更好把握,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推动我国法治社会的发展进程。那么,应采用什么方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高效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3-0042-02
在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动下,教学形式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还对教学方式进行了不断创新。新课程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除了让学生完成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培养。
因此,在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时候,老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并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革新,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以更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当中,在不断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更好培养。
1.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落后
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来看,仍然有很多老师采用划重点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然后让学生通读全文后对重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由于学生是处在被动的位置接受教学知识的,所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难发挥出来,这样做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欲望,还给课堂效率的不断提高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2教学设计不合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自然学科,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从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形式来看,出现了对教学设计进行生搬硬套的现象,不仅使教学内容变得十分模糊,还给学生对于教学重点的掌握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2.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2.1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对于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直接关系,所以在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照搬别人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要结合班级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创新,要符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创新,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先教后学”是目前应用在各科学科教学中最多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赋予课堂教学新的生命活力,还可以让课堂氛围充满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保障。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法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当中,不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网络改变世界》时,老师就可以采用“先学后教法”开展课堂教学。首先,老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探索,如:网络是怎样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网络是如何推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的?网络的弊端有哪些呢?等问题。然后,老师可以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待时间结束之后,在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以及问题的答案进行总结描述。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可以让学生对教学重点有更好理解和掌握。另外,老师也要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正确方向,以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2.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心智发育比较成熟,具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识;但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存在很大欠缺,虽然其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但自制力很差,很容易被外在的事物所吸引,也很容易对单调的事物产生排斥心理。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摆脱传统满堂灌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消除学生的排斥心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当中。
比如在讲到《善用法律》这一课时,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进行课堂导入,给学生营造一个紧张、真实的学习情境。有一天,小明同学去超市买文具,但是结完账准备出去的时候,超市的报警器突然响了。这时,工作人员要求再次核算一下超市账单,但是核算无误后,警报器还是响起来了,于是小明就被带到了审问室进行审问,要求小明把藏起来的东西主动交出来,否则就强制搜身。如果你是小明的话,你会怎么做呢?是接受以证自身清白,还是拒绝保护自身权益呢?这个时候,会有学生纷纷表示拒绝,因为保安的做法侵犯了小明同学的人身权,所以小明同学可以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由此可知,情境创设是一个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不仅可以让学生以更好的学习状态快速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当中,还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水平越来越高。
2.3设置学习小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一味的“灌输”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由于其忽略了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很古板单一,使得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自主学习能力也很差。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素質教育明确指出,老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技能以外,还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所以,老师要适当地结合小组合作模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意识的基础上,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比如在学习《尊重自由平等》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首先,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每个小组都要有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不好的学生,以保证各个小组学习能力的公平性;其次,老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提问,激发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探究兴趣,如:什么是尊重?自由是哪种类型的自由,是相对自由还是绝对自由?法律层面的平等又是什么意思?等;最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讨论研究,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尊重”“自由”“平等”的含义和作用有更好的理解,并不断深化学生对于法律的情感认知。小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锻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懂得更多的法律知识,为学生法律意识的不断培养奠定基础。
2.4联系生活实际,深化学生的情感认知
教育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是如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由两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与道德和法治有关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另一方面是强化学生对于生活的情感认知,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很显然,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是很难达到这一目标的,只有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比如在学习《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时,老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老师可以抛出问题,“平时放假的时候,大家都会利用网络做什么事情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平时习惯纷纷举手做答,有的学生说玩游戏、看抖音、看电影,也有的学生说上网课、视频通话……;其次,老师可以把学生的答案进行统计,并制作成相应扇形统计图,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娱乐是学生利用网络的主要内容,而利用网络来学习的人却寥寥无几。然后,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提问:“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我們应如何正确对待网络呢?”,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最后,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事例,让学生进行分辨,让学生明白哪些是正确的使用方法,哪些是不健康的上网行为。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老师的正确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网络的好处和坏处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还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三、结语
总之,在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时候,老师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结构进行不断地更新和优化,调动学生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在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养不断提高的同时,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孟峰.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J].中国农村教育,2019(5):6.
[2]夏平平.“问.学”课堂:走向深度而有意义的学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3):24-26.
[3]幸碧慧.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读书文摘,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