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萍
【摘要】音乐课堂是初中生积累音乐知识、拓展艺术视野、提升美学修养、接受思想教育的生命跃升基地,能够为初中生提供丰富的艺术滋养与教育精华,有效提高初中生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审美品位,因而是初中生核心素養全面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究高品质音乐课堂的构建要素以及教育价值,深度探究乡土音乐对教学氛围、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直接影响与科学提升,力求构建高品质音乐课堂。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 高品质音乐课堂 乡土音乐 初中生 构建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为GS[2020]GHB2408。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8-0166-02
随着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大国形象的初步建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精神自信得到了极大的强化与提升,大众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荣誉感也获得了有效提高。因此,肩负着教书育人、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师群体自然就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将传统文化、民族艺术、乡土音乐等优秀元素有效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为初中生提供多元化、精品化、民族化、特色化的艺术文化滋养,直接助力初中生的知识解读、视野拓展、才干增长、能力发展与素养发展。
一、高品质音乐课堂的构建要素
第一,高品质音乐课堂要具有突出的知识性。高品质音乐课堂要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与艺术文化信息,能够为初中生提供京剧、黄梅戏、豫剧、川剧等优秀戏剧资源,还要为初中生提供古筝、二胡、唢呐、琴、洞箫等乐器类音乐,更要为初中生提供皮影戏、秦腔、河北梆子、陕北民歌等乡土音乐。
第二,高品质音乐课堂要具有突出的艺术性。高品质音乐课堂是初中生领略音乐魅力、艺术滋养、审美元素的文化平台,也是初中生进行意识启迪、思想进步、德育成长的生命乐园,更是初中生进行气质养成、灵魂净化、思维拓展、精神铸造的主体基地,自然对高品质音乐课堂的艺术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三,高品质音乐课堂要具有突出的民族性。高品质音乐课堂要突出品质性与民族性,借助传统文化与民族艺术大力开发高品质音乐课堂的传承性、民族性、艺术性与教育性,切实将传统文化、民族艺术、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在高品质音乐课堂上得以传承与发扬,提升初中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觉悟与文化素养。
第四,高品质音乐课堂要具有突出的多元性。高品质音乐课堂不仅要突出传统文化、民族音乐与民族艺术的核心地位,还要积极引入乡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国外音乐等一切优秀音乐艺术资源,为初中生的音乐学习、艺术成长、审美提升输送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与艺术精华,优化初中生的快乐成长。
二、构建高品质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首先,构建高品质音乐课堂能够为初中生提供一个营养丰富、内容多元、趣味横生的音乐艺术成长平台,帮助初中生悦纳传统文化、民族艺术、民族音乐以及传统美德,加速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生能够在高品质音乐课堂上体验到兼收并蓄的快乐以及厚积薄发的乐趣,积累更多更好的文化资源。
其次,构建高品质音乐课堂能够推动传统文化、民族音乐、民族艺术在音乐课堂上的传承与发扬,借助初中生实现对传统文化艺术瑰宝进行有效推广以及与时俱进。传统文化与民族艺术是培养初中生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荣誉感的重要根基,因而也是体现高品质音乐课堂实效价值与教育价值的重要名片。
最后,构建高品质音乐课堂是教师践行科学育人观的实施要求,教师要为初中生的知识积累、思想进步、道德提升、艺术成长以及品位提高输送丰富的正能量与真善美。传统文化与民族艺术是音乐课堂创新发展的宝贵教学资源,也是教师立足音乐课堂对初中生进行民族教育、艺术教育、文化教育的有力抓手。
三、巧借乡土音乐构建高品质音乐课堂
传统文化与民族艺术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是值得教师去传承、实施与推广的人文滋养,是初中生进行高效认知、合作探究与快乐成长的重要推动力。
(一)借助乡土音乐优化教学氛围
在高品质音乐课堂上,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对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感染、心理刺激与情感激荡,能够推动初中生进入兴高采烈、欢欣鼓舞、跃跃欲试的良好主体状态之中,自然能够为高品质音乐课堂提供强大的认知主体与智力保障。因此,教师可以将乡土音乐融入到高品质音乐课堂之中,用乡土音乐创设出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主题艺术氛围,为初中生输送高质量的本土艺术教育滋养,借助乡土音乐对初中生的认知兴趣、认知状态、认知能力与认知效果施加积极影响。
例如,教师在高品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初中生提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郭成在2021年6月24日岷县举办的“花儿艺术节”期间登台表演的精彩节目“洮岷花儿”,为初中生提供原汁原味、绝对正宗、音高调长、歌声悠扬、回味无穷的“花儿”作品。而且,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高质量展示,利用声光电三维信息表现元素给予初中生最强烈的视觉刺激、听觉刺激以及心理冲击,在高品质音乐课堂上营造出浓浓的“花儿”氛围,借助艺术元素的人文诱导功能有效推动初中生对乡土音乐“花儿”进行音乐欣赏、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因此,教师利用刘郭成演唱的“洮岷花儿”能够渲染出浓浓的乡土音乐氛围。
(二)借助乡土音乐优化教学内容
在高品质音乐课堂上,教学内容是初中生进行信息获取、信息整理、信息提取、信息悦纳的信息处理对象,因而教学内容是初中生进行知识积累、能力训练与主体发展的成长滋养,直接决定着初中生的发展方向、成长质量与提升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将乡土音乐融入教学内容之中,让初中生对乡土音乐进行直接接触、主体感知、合作探究与深度挖掘,自觉接受乡土音乐的教化与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将甘肃省民族歌舞团马忠伟演唱的“现代花儿”纳入教学内容之中,让初中生以此为乡土音乐的代表内容,对马忠伟演唱的“现代花儿”进行集体学唱。马忠伟演唱的“现代花儿”中有一首名叫作《尕妹妹》,不仅是普通话版的“现代花儿”,还融入了流行音乐的艺术元素,因而具有非常高的人气指数以及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现代花儿”中的《尕妹妹》是甘肃乡土音乐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成功力作,自然能够成为初中生在高品质音乐课堂进行乡土音乐学习、优秀作品合唱、民族艺术悦纳的高端精神食量。而且,“现代花儿”中的《尕妹妹》立足普通话与流行音乐元素,因而具有非常高的亲和力、简易性、时代性与艺术性,自然适合初中生去学唱与传播。
(三)借助乡土音乐优化教学过程
在高品质音乐课堂上,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初中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友好交流的互助成长过程,也是初中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生命发展潜能实现自主成长、自主发展的生命乐园,更是教师借助教学智慧加速初中生知识学习、能力发展的主体认知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将乡土音乐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初中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乡土音乐进行切身体验、主动感悟、集体讨论、深度学习,实现对乡土音乐的积极悦纳、主动传承与自觉发扬。例如,教师可以在高品质音乐课堂引入另一种乡土音乐形式——“河州贤孝”,并借助自己专门制作的教学课件帮助初中生全面了解“河州贤孝”这一岌岌可危的乡土音乐艺术形式,借助教学课件激发初中生对“河州贤孝”的欣赏意识、体验意识、传承意识与传播意识,为挽救与传承“河州贤孝”贡献力量。“河州贤孝”主要有宣扬爱国精神、家国情怀的“国书”,还有表现男女爱情、父慈子孝的“家书”两大系列,因而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非常适合初中生在教学过程中慢慢体验、主动悦纳、身体力行。
(四)借助乡土音乐优化教学效果
在主体认知过程上,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初中生的认知兴趣、认知状态、认知能力与合作能力等主體认知因素,也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等教师的教学智慧。因此,教师可以将乡土音乐融入高品质音乐课堂,借助乡土音乐创设出主题化、本土化、特色化的传统艺术氛围、民间文化滋养以及民族艺术体验过程,借助初中生熟悉、亲切、有趣的乡土音乐大幅度提升初中生的认知效果,实现高品质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持续提高。例如,教师可以将“宴席曲”这一乡土音乐形式引入高品质音乐课堂,借助来自于回族的少数民族艺术形式为初中生创设出一种独特的异域风情与特色艺术,有效拓展初中生的知识范畴与艺术视野。“宴席曲”是回族人开展重大活动期间演唱的艺术形式,也成为“家曲”,是艺术展现回族历史的音乐史诗,因而具有非常高的知识性、艺术性与教育性。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合作探究“宴席曲”,为初中生的音乐学习、艺术成长、品位提升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艺术滋养,助力教学效果的大幅度提升。
综上所述,高品质音乐课堂是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教书育人、文化育人、艺术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也是教师积极传承传统文化、民族音乐、民族艺术、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的文化教育基地,更是初中生积累音乐知识、拓展艺术视野、提升审美品位、提高思想品德的生命乐园。因此,教师立足高品质音乐课堂,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指导思想,积极借助乡土音乐优化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切实推进乡土音乐与高品质音乐课堂的融合发展,实现初中生对传统文化、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杨志鹏.初中音乐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20(21):118-120.
[2]黄燕珍.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20(27):18-19.
[3]冯春梅.初中音乐课中民族音乐作品的欣赏[J].文教资料,2017(1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