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策略

2021-04-13 22:18史开宏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5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体育游戏小学

史开宏

【摘要】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教育是提升个人能力,完善性格培养的重要手段,作为各个阶段教育活动的起始点,小学教育承担着学生的早期启蒙开化、能力发掘等重要任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不断被注入新的内容,结合学生特点思考课堂改革方式是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论述对象,探讨如何在游戏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小学  体育游戏  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5-0169-02

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教育已然成为各个国家的教育潮流,合理的教育目标的引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意识,还能健全其人格发展,为其责任意识、认知意识、合作意识的发挥提供铺垫。在小学阶段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推动课程发展,还能形成积极有效的教学氛围,使当下的教学所得更好地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服务。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受限于应试教育,教师与学校都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主流课目当中。在当下的小学体育教育环节,一些学校缺乏对体育课程的重视,认为体育课与简单的课外活动并无差别,在已经设置了课间活动的情况下,学生不再需要体育课;一些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经验,在相关教学活动中,教学手法流于表面,在缺乏合理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肤浅地停留在“玩玩闹闹”的认知层次,忽略了体育课程的教化意义。在学校与教师双方都缺乏合理重视的情况下,即使已经开展了体育教学活动,但面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由于缺乏硬件条件与理论指导,教师并不能给出良好的教学反馈[1]。

对比于传统的教学课程,体育课的特点是十分明显的:其授课内容与教材的衔接面较小,多数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与肢体活动展开。在缺乏理论知识引导的情况下,一些教师对于体育课程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运动的课”,在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之后,忽略了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在相关授课环节,只有少数教师会利用当前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及性格的培养,大多数教师只偏重于体育技能的教授。由于忽视了在体育运动环节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工作,相当一部分体教学活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取得进步。

二、小学体育游戏的发展趋势

将体育教学游戏化,是教师推进体育教学创新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游戏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体现在不同的体育教学环节中。例如,教师在准备活动、体育训练、训练后放松等环节中,都适当地融入了游戏化教学理念。只是这一体育游戏化教学还存在一些空白的发展空间,即教师在落实体育素质教育时,对游戏化教学的运用不足,教师更多的是运用体育游戏来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行锻炼,或者借助体育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注重将游戏化理念与体育素质教育相结合,推进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时,就可以引入游戏化理念,对这一素质教育内容进行优化。教师在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时,一般是以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为载体。而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是适合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所处位置的责任,从而配合其他伙伴,共同完成集体体育活动的目标。

教师对责任意识培养的游戏化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游戏化教学与体育素质教育的融合度不大、教师对责任意识教育的游戏化缺乏重视、教师开展的责任意识培养教育在整个体育教学中的占比不大等等。

这些教学问题反映了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需要教师在新时期的体育教学改革中,明确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理解体育游戏在这项教育工作中的运用价值,然后加大教学研究力度,不仅要合理选择游戏内容和体育训练内容,让学生在参与游戏化体育活动时体会到责任意识的内涵及意义,还要辅助一些其他教学手段,推进体育游戏与责任意识培养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体育教育目标。

三、在小学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甄选游戏,帮助学生认知责任

只有帮助学生培养责任心,才能使其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产生责任意识,如果在授课环节教师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责任的认知,再高效的教学手段也是空中楼阁。以体育游戏为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就应注意对游戏的选择,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体育课程的活动形式是多样的——既有展现个人身体素质的单人活动,也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的群体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在体育活动环节选择合理的体育游戏,就能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同时了解到自身的责任,产生责任心,萌生责任意识[2]。

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责任认知,教师的教育思路可以从个人与集体两个方面展开,如果学生较少,授课时间丰富,教师可以采取分门别类的教学手段,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等选定体育游戏与活动方式,帮助其形成责任认知。对于个人游戏,教师可选择考验学生耐力、培养其体育能力的活动项目,如长跑、俯卧撑等,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培养其责任意识。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尚未完全发展,对于长时间、消耗大的体育活动容易产生畏缩情绪,教师可利用口头鼓励、教授技巧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责任意識,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即使面临较大难度的教学内容,学生首先想到的也是“再试试”,而不是“我不行”;如果学生基数较大,教学时间较为紧迫,教师可以选择集体活动,如接力赛、二人三足、跳大绳等,鼓励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活动中进行责任认知。以接力赛为例,各个接力选手的出色发挥才能保障整体队伍得到较好的名次,教师可以采取多次比赛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不断的接力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接力赛体育活动中,学生认识到自己应发挥的角色以及自身对于整个队伍的意义,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通过“参与——认知——责任”的有机循环模式养成责任意识,使体育游戏的教学活动更有意义。

(二)注意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责任

受限于教学时间与教学方法,如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贯彻理论教育一直是相关教育活动面临的难题,体育游戏的推出,在吸引学生目光的同时,则极大程度地改变了这一尴尬局面。要在体育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就要使学生与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有限的活动时间内理解责任的内涵,产生责任意识,自发承担责任。

在任何科目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手法都是帮助学生进步的不二良方,教师可将体育课程的授课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教师利用大部分时间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剩下的时间进行集体性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所长,教师的语言引导与个人行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以更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当前的教學活动当中[3]。以体育活动“跳大绳”为例,如果教师采取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开展体育游戏,学生就会忽视其重要性,认为“跳大绳”只是在锻炼,如果此时教师做出引导,指出“跳绳人是对甩绳人技术的考验,甩绳人是对跳绳人活动的提升”,学生就会因自身在活动环节的独特作用而产生自我肯定,凸显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师的合理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集体凝聚力,在提高教学手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三)增加活动机会,帮助学生承担责任

责任意识的体现不仅在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更在于其承担责任的勇气,但在一些体育活动中,受限于课程时间与教学目标,教师缺乏足够的课时完成对学生的教育任务,加之体育活动开展时间长,组织难度大,要在体育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就要充分考虑外界环境的影响,利用既有资源整合教学实践,使学生形成实践活动与责任意识的双向结合[4]。

教师可在日常活动环节利用已有的实践组织较为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责任意识。如课间十分钟较为简短,教师可选择“跳山羊”“丢沙包”等较为简单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认知——自己的个人表现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游戏乐趣,更决定了集体的活动氛围,在承担自身角色与个人能力的同时配合并参与当前体育游戏,教师可积极寻找能够开展体育游戏的活动时间进行体育授课任务,完成学生体育精神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在活动频率增加的情况下,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能力得到全面增长,有利于后续教学任务的深入展开。

在当下的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就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其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责任认知,教师要避免贪功冒进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心理环境与实际教学资源,实现“认知责任—理解责任—承担责任”的有机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朱春华.探析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8):181.

[2]张晓红.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改革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17):69-71.

[3]马骥.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汉字文化,2018(18):138-139.

[4]姜英花.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69+88.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体育游戏小学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