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伟 康晓磊
【摘要】不同的游泳项目在供能特征、持续时间、用力方式以及技术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所以,不同项目的游泳运动员在训练方法、内容以及安排上各有特点。高校游泳运动员要按照运动员特征合理安排满足其特征的个性化训练方案。本文系统阐述了高校游泳运动员个性化训练的概念,从教练员、运动员、过程、环境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游泳运动员个性化训练的影响因素,分析了高校游泳运动员在技战术、体能、心智等方面的训练需求,认为教练员要针对运动员的个人特征,灵活设置训练目标,多渠道创新训练方案,并注重训练过程中要突出运动员的优势。
【关键词】游泳运动员 个性化训练 组织方法 高校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高校游泳运动员个性化训练组织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037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8-0151-02
游泳项目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游泳训练的主要目标是让运动员得到更快的竞赛成绩,并且尽量长时间地保持竞技能力。想要保证游泳运动员成绩的稳定性,需要深入分析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规律。研究发现,运动员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稳定而又高效的运动成绩,主要取决于运动员训练中的个人特征,稳定增加训练量有利于运动员长时间维持高水平的成绩。为此,本文分析了高校游泳运动员个性化训练组织的方法,以期能够为创新运动员训练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1.高校游泳运动员个性化训练的概念
游泳运动员个性化训练指的是游泳教练员对于不同项目游泳运动员本身的身心特征、竞技能力、项目结构特征以及训练目标、任务等内容,整体而又全面地选择满足运动员实际情况的训练负荷、内容、安排以及方法,从而实现有效训练的行为。
2.高校游泳运动员个性化训练影响因素
2.1教练员因素
游泳运动训练的主体为教练员,在训练的进程中,教练员具备了主导作用,教练员本身的素质会对运动员个性化训练的最终实施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训练能够指导思想。思想最终决定了行为,教练员训练指导思想对个性化训练实施途径与过程产生直接影响。
第二,创造力与学习力。这是优秀教练员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运动项目在某些特定方面共通的,教练员要不断地学习与借鉴,适当地将其融入到个性化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还需要不断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在个性化训练实施过程中应用创新思想。
第三,执教能力以及组织能力。两种能力是优秀教练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其要求教练员能够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按照不同项目、不同训练状态、不同运动员、不同训练目的与不同的训练任务等,有针对性地安排并且组织各种相对应的训练过程。要确保整个训练过程嚴格按照运动的特征安排,最大化地发展运动水平。
2.2运动员因素
除了教练员所产生的影响以外,运动员对个性化训练实施效果也会产生影响,并且运动员对个性化训练的实施效果会产生主要影响。运动员作为训练过程主体,每个运动员都是独立个体,存在着不同的项目能力、身心素质以及承受负荷的基本能力,这些因素无疑将会为个性化训练的开展增加难度,甚至会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个性化训练实施效果。这就需要教练员能够按照运动员的运动条件加以总结与分类,从而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这是个性化训练必然需要经历的途径。
2.3过程因素
首先,运动训练是动态发展的,同一名运动员所具备的训练状态在不同的时刻与阶段表现存在差异性,过程因素指的是在实际训练的进程中,不同时刻、不同阶段下所形成的需要变化。在基础训练以及专项提升的阶段,运动员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对运动成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通常是运动员的天赋以及某个方面的特长。可是在竞技保持阶段以及最佳竞技阶段,一些素质发展敏感期慢慢逝去,竞技能力发展以及技术趋向型的潜在空间不断降低。除此之外,经过了枯燥而又艰苦的训练以后,运动员从心理以及身体上都会出现疲劳感与厌倦感,这会造成训练趋于程式化,无法达到既定的训练效果。因此,需要对运动员开展个性化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竞技水平的提升。
2.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指的是所有和训练相关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训练环境包含了训练器材、训练场地、气候条件等外界存在的环境因素,同时也包含了训练队伍的风气、人际关系、训练氛围等潜在主观因素。训练队伍当中的人际关系包含了教练以及队员间的关系和队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些训练器材、人际关系的条件对个性化训练实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3.高校游泳运动员个性化训练模式创新策略
3.1高校运动员个性化训练模式的需求分析
3.1.1技战术训练需求
随着训练程度的加深,运动员个人技术特征更加凸显。这种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既表现为不同泳姿、水平以及距离运动员技战术风格,同时也表现为相同姿势、水平以及距离运动员技术差异。高校游泳运动员个性化技战术的产生和自身特征有着紧密的关系。个体特征包含了运动员机能、形态以及素质等诸多方面的特征,同时也包含了运动员训练经验、背景与心智水平等。个性特征是个性化技战术产生的根本,教练员对于技术的理解以及准确把握是运动员个性化需求的组成部分。如果将高校运动员比作一件工艺品,那么教练就是艺术家,艺术家在雕琢这件工艺品的时候,首先需要按照原材料色泽、形状以及质地等方面的设计方案,同时艺术家本身的水平、造诣以及设计理念会融入到作品当中,进而打造鲜明的印记。除此之外,技战术能够为体能提供载体,体能要借助技术才能够充分释放与表现出来。体能与技能的充分融合,才能够展现出较高的竞技水平。总而言之,个人技术风格的培养需要将竞技能力的提升作为根本目标。
3.1.2体能训练的个性化需求
距离、泳姿、年龄以及性别不同的游泳运动员需要的体能情况存在较大差距。除此之外,体能与技战术间具备了紧密联系,运动员以及教练员需要按照运动员的体能特征为其塑造个性化技战术,不同项目技战术需求也需要体能训练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小项运动员对于动作速度、反应速度以及位移速度需求存在差异性,反应速度一般表现在对出发命令反应时间上,所以,反应速度对于短距离运动员而言非常的重要。再比如柔韧性对于游泳运动员同样非常重要,良好的柔韧性能够提升动作的幅度和技术效果,避免运动损伤。因为四种游泳姿势的技术结构存在差异性,不同项目运动员对于柔韧性的需求重心也各不相同,因此如何分配体能训练的力度与频率是教练员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
3.1.3心智训练的个性化需求
心理能力指的是和训练相关的个性化心理特征,和按照训练竞赛需求调整以及掌握心理过程的基本能力。运动智能通常指的是运动员将一般智能作为核心,使用多学科知识,参与运动比赛以及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心智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组成内容。运动员心理与智能能力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游泳运动员的“水感”,不仅与感知觉相关,同时也和运动员本身的认知能力相关,还和运动员训练背景以及经验相关。优秀运动员成功因素众多,他们不单单具备优秀的身体技能,极高的天赋,同时还具备了较大的生理潜能,此外还需要有发挥上述优势的心理优势。运动智能可以帮助游泳运动员快速而又协调地掌握技术,合理地使用技术,快速地领会教练员的指示,合理地安排训练活动,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3.2基于需求的高校游泳运动员个性化训练模式的创新策略
3.2.1灵活设置训练目标
该方案包括了两方面的意思,首先是关注运动员的实际需求,按照运动员潜能设置具体、适宜而又容易监控的训练目标,其次,注意在特定背景下目标特异性需求,按照需要以及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化的训练目标。不同游泳项目需要主导竞技能力存在差异性,运动员本身的个体情况不同,所以,需要尽早对高校游泳运动员潜能做出准确评估,只有这样才可以逐步开展训练,并实现长期的训练目标。对于游泳运动员而言,主要的评价指标在于运动员的肌纤维比例、身体密度、力量、形态特点、重心位置、水感以及腿部爆发力。对于那些身体密度小同时重心位置高的运动员来说,一般具备较好的浮力,可以选择的游泳项目也比较广。对于身体密度较大,同时重心位置比较低的运动员而言,通常不适宜练习长距离项目,只能够在短距离项目中获得较高水平。此外,具备较好力量素质与水感、较高快肌纤维含量的运动员,训练效果消退的速度比较慢,即便是中断训练也不会对效果产生影响,并且适合发展将划幅作为基础的项目。反之,那些慢肌纤维含量较高,较差天生力量素质以及水感一般的运动员通常训练效果也容易消退,一旦中断训练,很难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他们的划幅也比较低下,加速的时候主要依靠加快划频。教练员在开展训练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游泳作为一项个人运动,每个运动员都有着不同的生理与心理条件,所以训练目标要结合个体需求。在目标设定过程中,要秉承三方面的要求。首先,目标要具体,其次要具备一定期限,目标实现期限不能过长。最后,目标需要是运动员本身希望达成的,否则将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除此之外,目标还需要按照运动员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运动员受伤、生病以及状态不佳的时候,需要对目标进行调整,并且充分预见到这次调整将会对未来的训练安排所产生的影响。
3.2.2多渠道创新训练方案
个性化训练不同于传统训练方法,他要求教练员要具备逆向思维能力,勇于尝试一些新的训练方法,尤其是在传统训练方法效果不佳的时候,走一条新的训练道路。此外,教练员要多进行换位思考,从运动员的层面思考与感受他们的想法,和运动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大周期内训练内容的安排重点,很多教练员会安排繁重的技术训练,大赛前不再变动技术。但是科学研究表明,大赛之前降低运动员的训练量,使得运动员身体获得足够休息,能够提升对技术的敏感度,所以这是一个技术改进的良好时机。很多教练员如果在赛前发现运动员技术存在问题,也通常不敢纠正,因此会错过这个时机。但是,真正优秀的教练员会在该时期教授运动员一定的新技术,即便是这些新技术在比赛中并没有发挥真正的效果,但是也应该尽量的尝试在赛前改善运动员技术。
创新是科技发展亘古不变的主题,对于运动训练同样如此。信息会带来学习与交流,同时也推动了竞争日趋激烈化。想要在竞争中长期占领制高点,就要对训练方案进行动态化调整,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充分激发运动员,尤其是老运动员的训练热情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让运动员对新训练刺激产生一定的适应性与应激性,在训练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形成突破。
3.2.3突出运动员优势
高校游泳个性化训练需要对运动员本身所具备的特征进行细致而又准确的诊断,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优势特征。目前,体育竞技在持续发展中,高校运动员要针对自身的弱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实现扬长避短。高校运动员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技战术战略比较成熟,所以,可以凸显运动员的优势特征,使得特长技术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高校游泳运动训练中,扬长避短方案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运动具备的特长技术,掌握这些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高校游泳运动员训练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关联性,改变某个环节,其他环节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动。此外,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整个技战术分成不同的环节,每个环节都能够按照運动员的特征产生不同作用。因为训练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抓住比赛中的主要矛盾,按照运动员实际需求,加强对重点环节的训练强度。比如短距离比赛当中,水下打腿以及转身将会对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参与短距离比赛的高校运动员在训练以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改善这两项技术。
参考文献:
[1]温宇红,田麦久.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个性化训练的影响因素构成体系及分析[J].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7.
[2]李伟.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特点与调控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4(23):52-52.
[3]乔玉成.运动员杰出运动能力的获得及其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10,17(12):82-86.
[4]宗金妹,余小燕,樊蓉芸.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期间个性化运动负荷及机能状态的研究[J].游泳,2011(3):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