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蓉 李利君 闫绘 刘丽君
【摘要】疫情防控时期,为保障和提升学龄前智障儿童居家康复教学的质量和实效,借助线上精准康复教学,推动新媒体、新技术和康复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智障儿童康复教学模式。通过“精准识别康复需求”,开展需求分析、条件分析,解密为何学;透过“精准分析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探索学什么;细化“精准康复过程管理”,开展在线多元教学、在线同步教学、在线异步教学,科学规划学;强化“精准线上持续发力”,彰显康复功能价值、创新康复设计理论、提升康复胜任力,完善怎么学。
【关键词】疫情防控时期 智障儿童 在线康复教学 精准服务 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为长沙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接受与实现疗法对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的干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8-0005-02
疫情防控时期,各省各机构纷纷实施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举措,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保障孩子不容耽误的康复需求,切实答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这张试卷,提升学龄前智障儿童居家线上康复教学的质量和实效,因地、因时、因材开展居家线上精准康复教学,推动新媒体、新技术和康复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智障儿童康复教学模式,实施精准家庭支持服务,协助与个体一起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提供如经济、信息、心理、接纳等多方面的支持,这种支持包括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专业支持、教养氛围支持[1],为切实满足智障儿童家庭康复需求夯实基础。
一、精准识别康复需求:解密为何学
(一)需求分析
裴文云对12所幼儿园2807位家长进行新冠病毒肺炎期间家园共育模式需求调查发现,80%以上的家长希望教师每天在线指导教学活动1次,14.85%的家长希望上下午各1次,只有102位家长选择“班级每个老师各1次” [2],由此可知,家长们希望开展线上教学,但指导不宜频繁。为此,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从目标、内容、时间、评价、互动工具等维度对智障儿童家长进行问卷抽象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家长希望每天有教师指导开展精准化线上家庭康复训练,100%的家长希望每周有固定的时间(最好为晚上7∶00~9∶00)开展家长养育技能培训。此数据为疫情期间开展居家康复教学提供了可参照的数据支撑。
(二)条件分析
疫情期间,智障儿童家长既是居家康复教学的中间人也是实施者,他们的养育态度、养育技能、养育方式、信息素养是居家康复教学开展成功的重要依据,动态地影响着孩子的康复质量。问卷调查发现,首先,中心智障儿童家长70%的养育者为父母亲职抚养,年龄在25~35岁之间,学历为大专及以上,接受过基础的智障儿童康复技能培训,为居家康复教学提供了软件保障。其次,100%的家长拥有至少手机、电脑一种以上的线上沟通工具,已下载微信、QQ、叮叮等沟通软件,为居家康复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再者,康复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拥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而各大技术平台和企业向广大教师投入大量的资源来支持教学,促使教师对在线教学予以不断尝试、创新、变革,为进一步达成居家在线精准康复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特殊时期,唯有“机构—教师—家长”协同合作,方可共同保障康复快速适应在线教学并持续发展。
二、精准分析问题导向:探索学什么
(一)因地制宜
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居家康复自然不同于机构康复训练,不能照搬往常的机构康复训练内容、康复训练方式及康复训练时长。训练内容应结合居家环境,有步骤有程序地推进,如2月以“温馨的家”为月训练主题,分别认识卧室、厕所、厨房的物品,因地选取康复内容;训练方式应结合家庭特性,以开展亲子游戏为主,如认识毛巾、牙刷、杯子时,将物品摆在桌上,家长和孩子听音乐围着桌子走,音乐停,根据指令拿相应物品,如有哥哥姐姐等自然支持,应邀请加入;训练时长也应尊重孩子居家学习规律,结合假期家庭实际作息情况,关注智障儿童睡眠、锻炼、自主活动、亲子互动等,安排适合居家执行的模块化一日作息表,切不可把时间安排过紧过碎。重视孩子居家学习内容的安排和活动的组织,尊重学习规律,建立家校协同机制,保障孩子居家学习效果。
(二)因势利导
疫情防控期间,康复教师和孩子完全物理隔离,导致康复時空分离、康复行为分离等现实问题,需依托在线康复环境支持弥合康复时空、重组康复资源、创新康复活动、重整康复评价,同时将疫情变为教材[3]。因势利导,教授新冠肺炎防控方法,指导家长帮助幼儿通过电视、儿歌等途径,学会正确打喷嚏、洗手、戴口罩等防控办法,让教学有力度;因势利导,重视爱国情怀的培养,广泛收集中国特色、中国情怀、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动画进行组合、改造,以适切的方式呈现给家长和孩子,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医务工作者、志愿者的大仁大爱和无私奉献精神,让教学更有温度;因势利导,培养家长和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通过减少暴露、接纳现状,锚定当下、稳定自我,积极心态、寻找价值,成长思维、采取行动的思维模型建构,让教学更有深度。
(三)因材施教
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康复训练内容的选取除了考虑时间、地点等外在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考虑孩子的个别化需求,做到因材施教。精准评估,借助视频、图片及远程指导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家居环境;依托信息需求、专业需求、经济需求、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5个维度来了解家庭需求;凭借《早期疗育课程评量指导手册》评量孩子在感官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语言沟通、认知及社会适应的发展水平,了解孩子康复需求。精准计划,结合精准评量结果、疫情防控要求及特点,召开线上研讨会,制定出孩子个别化支持计划、家庭支持计划及支持人员行动计划。精准康复,规划孩子一日康复训练活动时,既要考虑孩子气质类型、年龄特征、身心发育规律等自身因素,还要考虑居家环境、家庭成员建构及抚养者教养技能,在孩子身心最佳状态中开展家庭康复训练。
三、精准康复过程管理:科学规划学
(一)在线混合多元教学
在线混合多元教学是指综合运用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工具和支持服务,混合多种教学活动形式的在线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慕课、优课、微课、交互式多媒体电子课件、在线实验工具、虚拟仿真工具等教学资源,结合在线直播互动、异步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开展混合式教学[3],实现支持人员行动计划。在疫情阶段,支持人员既需要借助线上同步直播教学开展家长技能指导,又需要借助在线课程异步教学督促家长完成居家康复教學,实施康复教学,还需要借助多元融合的在线康复评价平台快速地反馈孩子的康复成效,促进家校协同合作。从这个层面讲,作为支持人员的康复教师挑战巨大,如何克服困难,积极转化教学时空、转换角色定位、转变康复设计,勇于探索尝试、积极实践在线教学迫在眉睫,为此,中心充分考虑教师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培训需求,从方式、应用、支持、机制等层面展开,推动康复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二)在线同步直播教学
在线同步直播教学是指师生在不同空间,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的同时间、同步调、同进度的教与学活动[3]。疫情防控时期,残疾儿童居家康复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为家长康复技能,故将家长康复技能培训列为家庭支持服务计划首要部分,利用直播或视频会议工具开展音视频交流、演示文稿展示、实时文字研讨等在线同步培训,涵盖《全新的接受与实现疗法——积极应对疫情》《居家时期如何让孩子少生病,生病了怎么办?》《如何让孩子吃好,如何让孩子吃对》疫情防控知识,《1~3岁孩子敏感期捕捉及教养法则》《家庭教育经典育儿讲座》《学会正面管教,让熊孩子听话》《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育儿理念,《二孩时代如何处理孩子的争斗》《游戏力》《奥尔夫音乐游戏与语言发展》《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在游戏中健康成长》等育儿技能,构建家长成长型思维模式,奠定居家在线精准康复教学基础。
(三)在线课程异步教学
在线课程异步教学是指师生在分离的教学时空下,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互动学习工具等开展的教与学活动[3]。疫情防控时期,康复教师应因地、因时、因材、有针对性地设计孩子的个别化支持计划,按照月、周、日主题统整框架系统化规范每日康复教学内容,利用家庭场景示范录制每日康复训练内容,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或互动学习工具及时完成资源发布,家长在相对自由的时间和居家环境中完成每日康复训练,并在每晚9点前将训练视频私发给老师,老师本着积极鼓励、认真总结、查漏补缺的严谨态度点评家庭康复作业,并将优秀作业发至班级微信群,激发全体家长的内在驱动力,提高家长的康复素养,促进高质量、高效率的家庭康复训练的开展。
四、精准线上持续发力:完善怎么学
(一)重新审视促在线康复功能价值彰显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互联网+残疾人服务 共创未来美好生活”专题发布会上指出,怎样建立残疾人的大数据,怎样利用互联网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到家到户的康复等服务,要研究好信息和数字无障碍这个大课题,实现“互联网+残疾人服务”的新模式[4]。疫情期间,康复教育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考,如何化危机为契机,不断变革康复形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智能技术普及应用到康复教育行业,主管部门、机构、管理者、康复教师、家长等不同角色人群需要重新审视在线教学的功能作用,面向康复未来发展方向,重建康复价值体系、创新康复目标矩阵、重塑康复内容资源,重组康复结构流程,重整康复教学评价范式,合力创新现有康复教学的理论、方法、模式和评价,彰显在线教学功能价值。
(二)深入挖掘促在线康复设计理论创新
围绕功能价值,凸显居家康复设计。结合孩子居家学习特征和规律,根据康复目标、内容、条件、资源、孩子最近发展区等,因地、因时、因材设计康复教学,融入互联网思维,变革固有的康复资源设计开发方式,依托网络平台,将无线的生活体验填充到居家康复教学中,深入挖掘在线康复教学的功能,提升家庭支持服务的覆盖面与针对性,从而保障特殊时期在线康复效果。在线教学不是传统教学的“网上复现”,也不是信息化教学的“照搬套用”,而是应将丰富的在线康复资源与多元的家庭支持服务有机整合,重组康复目标、重塑康复内容、重构康复结构、再造康复流程和重整康复评价以创新在线教学设计理论,从而提升在线康复成效。
(三)多元合力促在线康复胜任力提升
智障儿童的精细动作、记忆能力、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及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弱于普通儿童,致使居家康复教学显著难于普通儿童居家教学,故需规范的康复指导和良好的家庭支持做后盾,为孩子提供合理便利的支持,建立科研引领—中心实施—教研指导—家庭支持的联动机制,这就需要康复管理者完善康复考核评价、建立在线质量管理机制、强化教师教研培训体系;需要教师转变康复观念,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一流的专业水平、敏锐的专业洞察力、扎实的康复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持续的教学创新胜任在线教学;需要家长转变支持方式,以坚韧的意志品格、严谨的康复态度、科学的康复方法、娴熟的康复技能、持续的康复行为、良好的信息素养胜任居家康复训练方式。管理者、教师、家长多元合力,协同发展,转变理念,提升在线教学胜任力,能够有效提高在线康复效率,提升康复成效。
参考文献:
[1]倪赤丹.社会支持理论:社会工作研究的新“范式”[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1.
[2]裴文云.疫情期间基于家长需求的幼儿园“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核心策略.2020.4 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99期:32-34.
[3]谢幼如,邱艺等.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方式的特征、问题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20(3):20-28.
[4]中央残联门户网站:“互联网+残疾人服务 共创未来美好生活”专题发布会暨网络助力残疾人创就业研讨会在京召开,2015年12月10日
作者简介:
刘丽君(1985年-),中小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残疾儿童康复及家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