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思政教育的融入策略

2021-04-13 00:06曾胜强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摘要】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措施,课程思政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是完善美术教育体系的有力措施,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幼儿园美术课程教学思政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思政素质的培养。学前教育幼儿园美术教育应融入思政教育,挖掘美术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融合,推进美术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概述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内涵,分析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现状,提出美术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  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3-0124-02

思政课程是学前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存在许多问题,有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研究较少。探索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策略十分必要。要挖掘美术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课程思政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

一、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幼儿园美术课程是幼教体系的重要部分,教师价值取向主要考虑教师教育价值观,学期儿童美术课程包含学前教育目标及教师对幼教专业的理解。教师的价值观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学前教育幼儿园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教学中体现基础性教育性特点。美术课程包含儿童教育观念,教师专业理念等隐性思政课程内容。

(一)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意义

学前教育幼儿园美术课程侧重保教实践活动价值观,幼儿师范学院美术教育课程思政对美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专业课程教育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根本手段,当前幼师学院美术课程思政教育存在模式单一等问题,要提高幼儿园美术课程教育有效性。幼师学院注重培养学生思想观念,思政教育体现在幼师学院教育教学过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融合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国家重视思政教育改革,思政教育必须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要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步进行,学前教育幼儿园美术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对培养合格幼师人才,增强思政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前教育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课程思政是为构建新型教育格局提出的教育措施,要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步进行,以学生德育作为教育重点,课程思政教育要求创新传统教学理念,思政教育重点是对现有教育知识统一整理,与德育工作有机联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思政理念。思政教育目的是对社会群体成员进行思想引导,成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人才[1]。思政教育研究对象是人在社会中的思想行为规律,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学前教育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要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帮助学生摒弃传统思想观念,学习传统文化精华,使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

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现状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意见提出“三全育人”要求,全员育人倡导管理者与专业教师要主动参与育人;全过程育人要求学校精心为学生安排课程,贯彻落实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要求;全方位育人要求发挥勤工奖学等教育机制作用,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与道德素养。“三全育人”提出对幼师学院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思政教育存在对思政教育认识不足等问题。

(一)对美术教育课程思政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学前教育美术教师对思政教育认识存在误区,一些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引导学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我国思政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贡献[2]。思政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责任感,很多教师对思政教育理解片面,大多数教师往往通过灌输方式向学生传授思政教育知识,不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思政教育内涵。当前幼儿师范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思政教育仍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面对西方文化价值观输入渗透,对学前教育课程思政带来很大挑战。

(二)课程思政教育缺少统一规划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思政实施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当前多数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由某个教师完成,一些学校课程由多个教师授课,部分教师未对授课内容分析研究,由于缺乏对课程思政教育整体规划,不同教师专业课程教学导致思政教育内容重复[3]。学前教育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中缺少合适的教学方法,重复的教学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无法达到理想的思政教育目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存在教学针对性不强,管理不到位情况。由于多种原因影响,课程思政教育实施出现很多问题。

三、学前教育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构思

(一)学前教育幼儿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思路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思政教育应使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专业知识学习,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要以课程实际为出发点,系统设计,显性与隐性教育同步推进,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生大部分为女生,普遍具有文化课基础较弱,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等特点,大部分学生成长于封闭的农村,具有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有耐心等优点,美术课学习中表现为作品刻画细致,要依据学生学情特点渗透专业课程思政教育。

理论课融入思政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美育素养,选择具有思政教育元素的主题,将优秀美术作品蕴含的爱国精神,诚信友善的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等思政教育因素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中,引导學生在思辨讨论中主动思考。技能实践课是幼儿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以往教学中教师不了解实践课与课程思政教育融合方法。美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选择具有灵活性,可以通过相同难度技法要求实现多个题材,如在儿童创编中培养人物造型能力教学中,可以选择任意人物主题,引导学生设计思政教育内容主题,如《让座》《遵守交通规则》等,通过主题设计将思政教育融入技能学习,使技能实践融入情感体验。

(二)找准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切入点

传统美术是中华民族发展中形成的美术文化,优秀美术作品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美术发展中贯穿德育教育,使美术作品具有价值诉求教化功能。以美术创作自律实现以艺载道。优秀美术作品蕴含思政教育元素,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挖掘传统美术理论与题材中道德价值诉求,促进学生思政素养培育。传统美术理论将道德价值诉求作为美术功能首要目标,以宗法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衡量人的精神价值,以道德精神为美。中国历代对绘画品评以道德价值诉求为依据,如秦桧等奸臣书画作品不受市场欢迎。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优秀美术创作者内在修养,汉代的《孔子与七十二贤像》、唐代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等,代表贤能爱国等传统美德价值道德榜样。幼儿美术课程思政教育要挖掘传统美术题材价值,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四、学前幼儿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教育理念不能适应新教育发展形势。课程思政建设是在课程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美术课程加强课程思政教育要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实现“三全教育”,教师应积极挖掘运用各门学科蕴含的育人元素,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蕴含丰富的育人元素,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美术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方式等措施促进学前美术课程思政教育发展。

(一)明确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当前不少幼儿师范院校对思政教育重视不足,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素质教育理念下,幼师学院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应细划分为专业知识与技能目标,专业知识教学讲解素描色彩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掌握造型规律;素质教育通过美术课程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水平,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思政教育中,要让学生向政治性强的美术家学习。教师要注重通过各种方式渗透思政教育元素,如通过情境教学法渗透思政教育故事,组织辩论赛活动等,为学生创造更多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教师要及时总结梳理学生的想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利用音视频等载体向学生展示思政元素实例,使学生感受美术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座谈会,引导学生感受优秀人物身上的奋斗精神,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可以带领学生到民族地区进行校外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良好团结意识。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幼儿师范院校幼儿园美术课程是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要求。当前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幼儿师范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三全育人理念下,幼师院校美术课程思政教育要积极探索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明确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找准幼儿园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政素质,提高美术课程思政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郭超群.高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思政的方法与路径[J].财富时代,2021(8):78-79.

[2]张芳.學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析[J].财富时代,2021(8):239-240.

作者简介:

曾胜强(1973年6月-),男,汉族,湖南汝城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美术)。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