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盈莹
【摘要】各院校通过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效提升。学校着重培养拥有正确价值观、觉悟性高的人才,可以确保国际贸易交流取得良好的成效。本文旨在探索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思政课程的融合途径,提出了在教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学课程改革、建设高质量教学团队、设立思政考核机制的建议,以期为学校向社会输入大量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 思政课程 实务教学
【中图分类号】F740-4;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3-0048-02
思政课程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方向,还是振兴中国的着力点。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可使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同时还能为我国创造更多贸易机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大势,预判贸易经济的市场走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立场观念。实务教学各环节中均融入思政元素,并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蕴含的文化特色,确保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
一、在教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一)植入中国发展格局
在讲解课程时,需将我国针对贸易活动提出的发展战略进行逐一梳理,让学生明确该战略实施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就“一带一路”政策进行讲解时,着重点应在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该政策的颁布是为了带动我国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其带去更多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中东、东南亚等国家。此举不仅可以使我国部分企业产业发生转移,还能将其他国家产能过剩的资源置换到我国,这是互利共进的有效途径。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出口贸易,不仅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还能为我国创造更高的对外贸易经济,使得对外贸易经济链更加稳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一带一路”既可以改善进行贸易活动国家局部区域的投资环境,又能确保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促使经济要素加速流动,使得国际贸易市场得以融合发展,各区域经济深层次的发展[1]。
(二)讲解国际贸易局势
对近代中美貿易战做讲解时,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深入剖析导致贸易战出现的经济因素,站在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加征关税的目的,对我国经济走势、选择、解决对策等进行思考,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唤醒潜藏的红色意志,确保我国贸易队伍壮大,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执著,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在对全球价值产业链进行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朝命运共同体方向进行思考,只有各国清晰明确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位置及作用,才能促使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更加频繁,使得文化交流、彼此之间的依存度不断深入。学生要全面贯彻我国爱好和平、互助互利、共进共存、不参与别国事宜的思想,其他国家出现危机时应给予一定帮助,目的是促进各国之间贸易链的正常走向,在全球化机制的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帮助别国就是降低“蝴蝶效应”出现的根本举措,是维护国际社会使其和谐、健康、正向发展的有效策略。
(三)传递国际贸易精神
教师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应注重贸易术语与贸易精神的传授,让学生充分了解贸易规则,培养其确立良好的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以此会加速贸易双方的交换频率,使得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双方都诚信务实、遵守守则,可使两国贸易流程更顺利。诚实守信、互利共进促使国际贸易、内陆交易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国际共赢的基本保障。教师在开展实务贸易教学时,要对学生灌输诚信精神,充分尊重商业行业的基本规定,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办理相关事宜,这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重要表现。学校可以组织实践活动时,教师应要求学生遵守实训规则,将学习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端正贸易活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严谨对待每一项贸易流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严格要求自身,可以使其在未来工作中按照规章制度约束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树立正确立场观念
教师团队要就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过程进行思考,综合融入思政元素,深入挖掘我国政治思想教育课程的中心思想,以此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使其拥有正确、健康的思想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改革原则的基础上持续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知识的普及,让学生深层次地探析全球化格局的变化,只有以当前局势为思考方向,才能从根本上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当学生站在全球发展格局的角度思考经济发展方向时,可以准确把握国际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找准方向可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产业链走上正轨。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学的学术优势,紧抓科研反哺的能力,对学生的思想加以引导,使其置于正确的立场去思考,找出问题—分析—提出假设—对策实施,不仅能进一步强化其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还能使其拥有更清晰的逻辑思想,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拥有更坚固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的个性,使“思政”气息在实务课程中能从内向外扩散[2]。
二、教学课程改革
多数学校的教学时间是四十五分钟,教师应合理规划课堂时间,紧抓课堂上的每一秒,加大力度改革课程形式。在实务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陈述最新时事热点与经济贸易活动等,创新利用课堂时间既考验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又让学生对国际最新事态变化做进一步掌握。当学生对国际经贸、时政热点、行业新闻、相关数据资料等内容进行研究探讨时,此阶段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引导学生探索该项内容的思政元素,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最新事态变化,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便利性可以获取到更多有用的信息,这些先进技术以多种形式现身于我们的生活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推荐,缩短学生的找寻范围,从而使学生获取更多有效信息。教师应鼓励学生制定“双语”学习计划,并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考查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师考查、学生自查的一种表现形式。划分教学时间可以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为其他学生提供实践学习舞台,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从旁协助学生一同分析相关案例,以此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抓住思政课程内容中心思想,也达到了同步思政教育到教学课程的目的。
三、建设高质量教学团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可以确保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融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领导力,因此,校方需要着手为建设高质量教师团队做准备,务必以提升教师团队思政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系统化的、分批次的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出大量高质量、高职业素质的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睁眼”看世界。首先,学校党委要加强领导,深入理解党中央深化改革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充分发挥出党委在校内的政治功效,培养教师团队中具有高度思想觉悟的对象,使其成为党员,扩大党的队伍,以促进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加速推动。对党员教师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政治思想的作用。其次,校党委要对掌握先进技术的优秀教师进行思想引导,发展此类教师为党员,在新知识、新力量的带领下教师团队将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教师通过深入思政学习,再有新技术的加持,可以确保高质量团队建设完成,进一步扩充师资力量。
四、设立思政考核机制
(一)学生考核体制
若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在思政考核体制方面进行考虑,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学校要鼓励教师将更多目光聚焦在学生对思政课程的领悟程度方面,教师找到学生的关注点加以引导之后进行评价。合理利用教学时间,如上文提出的学生五分钟自述环节,教师应对学生阐述的思想观点与国际贸易认知一同进行打分,以促使学生拥有更高的政治素养。在考试试卷中,重点考查学生的作答情况,是否与我国政治思想相贴切,课程思政教学成果的校验是学生政治素养提升,可以彰显出学校设立的思政考核机制的实际良效。思政考核内容应涵盖国际贸易实务思想、道德案例、政治文化,并记录到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对思政思想融合较好的学生给予的分数高些。
(二)教师考评机制
在对思政元素与教学课程融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章节课程的实际融合度与学生的可接受度,然后制定一套考评机制,让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要保护学生的隐私,评价用户需进行匿名,教师通过评分与评价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进行改正,创新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此可以进一步把控思政教育元素,确立實务教学与思政课程的实际融入比例,同时还能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总体思政得分。对融合效果最好、综合评价最高的教师给予肯定、奖励,对融合度不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师予以鼓励、进行督促,充分挖掘考评机制的实质性作用,以起到激励作用,便于促进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思政课程做进一步融合。学校应定期组织学习党建政策交流活动,对积极参与的教师进行表扬、记录出勤率,定期抽查教师笔记,可将此作为评估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手段。
五、结语
我国与各国联系越加紧密,贸易往来越加频繁,相关人员若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高素质,不仅会为我国国际形象加分,还会促使贸易过程由繁到简,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是时代所需,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加以探索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在实务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深度与国际贸易融合,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抗打击能力。
参考文献:
[1]鞠萍,陈入画.思政元素融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8):141-142.
[2]王晓乐.高职《国际贸易之合同商订》教学实施的分析[J].山西青年,2021(1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