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1-04-12 23:15吕宪武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历史教学初中

吕宪武

【摘 要】初中历史学科在中考分数中的占比并不算高,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广泛运用,历史学科的受关注度日益提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学科是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目前,在国家提倡文化复兴的背景下,历史学科正发挥其特有的意义,同时历史学科教学的一些问题也显露了出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改善初中历史教学环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初中;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138-02

初中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新课改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普及,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得到知识,并且能够掌握更好、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意识在众多学习方法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因为提出问题是引发思考的前提,学生一旦提出问题,便会主动寻找答案,随之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这对后期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一)培养初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我国整个教育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否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标准。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比上一个阶段已经有所改善,但在思维的逻辑性和广度上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对此,初中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应当被提上日程,得到重视。提出问题必然需要学生对知识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掌握的知识进行大量的有效思考,最后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根本上就是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只有充分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够提出更高质量的问题。

(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经过思考才能提出问题,学生只有不断深入思考,对知识进行记忆,反复训练,将学到的内容扎实掌握,学习效率才能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在学生用十足的热情和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时,他们就可以高度发挥自身的求知欲,在这种求知欲的引领下,学生的提问频率将上升。这就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针对特殊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讲解,让学生更高效地领会历史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我國正处于转型时期,急需创新型人才。在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长远意义,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初中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无穷的,需要教师进行有规划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为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空间,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领域中思考和质疑,在课堂中发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感,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固定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想象、提出问题,增强学习活力,发挥创新思维,使历史课堂变得高效[1]。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塑造学生的历史宏观思维

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科目,具有发展性的特点,教师应该充分拓展学生面对历史问题的维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让学生进行广泛思考,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历史态度和宽广的历史视野,让学生提出值得探讨且有深度的问题。

(二)打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由、大胆发言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受紧张、严肃的气氛影响,很难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思考,一些学生可能在思考时就错过教师讲的一个考点,学生的思维长时间处于被动输入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创设一个活泛、轻松的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更加放松,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百家争鸣这一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在了解各家学说后,会对各家思想产生自己的理解,这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针对百家思想的读书分享会,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思想查找大量资料进行阅读。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采用轻松自在的发言方式向同学分享,其他学生可以就不懂之处提问,教师从旁补充。在这样活跃的气氛中,教师既能让学生了解更多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也能保证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

(三)创造问题情境

教师可针对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回顾,创造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需求。在情境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每个历史事件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教师将事件串联起来,以多媒体方式表现出来,可使学生自然沉浸在历史事件中,学生的情绪能够更好地被带动起来,他们会通过真情实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如采用“史料创设法”,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工具,用图片、物体、音频等,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同身受,享受研究历史问题的乐趣。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对授课资料进行适当整合,创设情境。

以北宋《清明上河图》教学为例,提出问题:“通过仔细观察这幅图画,探讨北宋时期的经济环境是怎样的?”接着引导学生梳理、构建图画中各种事物的联系。学生通过思考可以联想到北宋时期我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想到北宋时期政治上也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进而主动分析宋朝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是通过立体的表现来了解历史事件,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出现,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

培养。

(四)教会学生提问技巧

提高学生的提问技巧主要考虑两方面:其一,在对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等相关历史信息有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有质量和深度,这就要求教师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准确把握,让学生用历史思维站在历史维度上看待历史问题,减少生硬感,这样学生也会体会到提出问题和不断思考对其历史学习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其二,提问的语言、方式、技巧也是教师需要重视的。许多学生会存在“茶壶煮饺子——倒不出”的现象,在历史学习中,一些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难用语言直接表达,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发问,最后真正理解、学会。总之,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使学生养成能提问、会提问的良好习惯[2]。

(五)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根据自己的思考对历史进行理解、判断和解释历史问题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让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再适时开展训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历史,在历史学科中真正学到前人的智慧和格局。

(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应当充分担负起转变教学观念的责任,及时创新教学方法,逐渐改变课堂主体一边倒的情况,并将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贯彻到整个教学环节,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历史产生兴趣,受到历史学科魅力的吸引,才能真正地走入历史世界,在历史世界中游刃有余。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增加师生的交流次数,灵活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落到实处。初中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是一门极具人文情怀的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顺应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以及发展的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浒.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当

代教研论丛,2019(5).

[2]徐梅.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9(8).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历史教学初中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