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小丽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花样跳绳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体育运动,不但可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花样跳繩的积极作用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跳绳这一体育运动较为传统,而花样跳绳是以跳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型运动方式。这种运动方式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跳绳运动的兴趣。不仅如此,花样跳绳还有利于锻炼学生身体的各个机能,促使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增强体育意识。
(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花样跳绳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取得成就感,从而树立学习自信。这可以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另外,通过花样跳绳训练,学生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完善体育课程的结构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并不重视对学生体能的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将花样跳绳训练纳入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效弥补目前体育教学中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可以丰富和完善体育课程的结构。
二、花样跳绳训练的特点
花样跳绳训练有效结合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体能水平,有利于学生掌握跳绳技巧,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花样跳绳不受限于空间,因此训练场地十分灵活。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花样跳绳练习,避免由于课间时间短而无法进行练习的弊端。不仅如此,天气等因素也不会对花样跳绳的训练造成影响,即便室外的天气很恶劣,学生依然可以在教室或其他室内环境中展开花样跳绳训练,如此一来,花样跳绳训练的有效性便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三、花样跳绳训练方法
(一)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是指教师向学生演示花样跳绳的技巧,帮助学生直观了解花样跳绳这一运动方式。示范教学法是一种较为基础的花样跳绳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好教学内容,并将它们应用到花样跳绳的基础训练中。在教学中,因为女生对跳绳的兴趣更强烈,所以女生的学习效果通常会优于男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在示范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关注男生的学习情况,多多帮助男生解决训练中的问题。如此,才有利于学生训练效果的共同提升。
(二)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是在教学中展开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将互动教学法应用到花样跳绳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体育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在结束基本的技巧教学后,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开展花样跳绳训练。这有利于让学生充分认识花样跳绳的特点,同时促使学生增强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选择几名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双人互动式跳绳。如此一来,其他学生便会在观看中产生钦佩之情,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三)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花样跳绳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精心设计并应用游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花样跳绳的能力。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花样跳绳的技巧时,可以采用三个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第一个游戏是“点点比赛”,在比赛中,“点”得最多的学生为获胜者。这一游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节奏感。第二个游戏是“骑车赛跑”,这一游戏要求学生用“骑自行车”的方式展开40米的赛跑。在该游戏中,学生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第三个游戏是“编花”游戏,该游戏要求学生进行比拼,计算在一次摇绳中,每个学生最多能编出多少个“花”。这个游戏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弹跳能力。
(四)归类教学法
归类教学法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的跳绳基础之后,对花样跳绳的动作进行归类。根据归类,教师需要坚持“由简入难”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逐步掌握花样跳绳的技巧,促使学生花样跳绳水平不断提升。当学生掌握跳绳技巧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花样跳绳的创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花样跳绳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和协调能力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学习花样跳绳,学生可以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进而树立学习自信,并在体育创新方面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明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