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班主任

2021-04-12 14:53
新班主任 2021年3期
关键词:咨询师单亲家庭礼貌

李迪河南省首届最美教师,主要著作有《做学生欢迎的班主任》《做一个优秀的中职班主任》《智慧应对班级棘手问题》等,被教育界和多家媒体誉为“新时期优秀班主任的代表人物”。

元旦假期第二天,我一大早接到学生小然的微信留言,孤零零一个字:在?

没有称呼,没有祝福,没有问安,也没有表情,就这么一个字,硬邦邦地扔过来……我内心有些不快,转瞬自嘲地一笑,打电话回去,问候她,祝福她,再耐心解答她的问题。对于我回答不了的疑惑,我建议她找另一个老师咨询,同时温和提醒:“以后无论是向老师咨询求助,还是跟领导、同事、朋友联系,都要在打电话或留言的时候,先来一个称呼,给一句问候。否则,会显得你的留言很突兀,会让人觉得你没有礼貌……”

小然在另一边“嗯”了几下,似乎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耐心启发:“现在,我们把事情谈完了,你应该怎么说?”

对面还是:“嗯……”

她是真的不清楚如何得体地与人交往。我直接提醒:“你要说‘谢谢老师……”

小然小时候父母离异,小学时父亲去世,她和年迈不识字的奶奶一起生活。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她,常常把自己弄成一个小刺猬,一言不合就破口大骂……对于这样的学生,千万不要认为我们给她足够的温暖就可以让她脱胎换骨、日渐优秀。她缺爱,但是你给她爱,她会要吗?她不要。她没有礼貌,但你劝她礼貌待人,她能记住吗?

作为小然的班主任,她多少是有一点信任我的。她有了烦恼——比如她刚刚拖完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姑姑就踩了一串脚印,她朝姑姑发了火,导致姑姑病情加重,所有人都谴责她……去年夏天,她说她也想静心学习,却总是静不下心,总是控制不住要发脾气。

小然在网上找了一个咨询师,聊了一个多小时。咨询师告诉她:你问题的根源在家庭。于是,遇事不多思考、习惯外归因的小然,和奶奶吵了一架……

小然的奶奶给我打电话,一把鼻涕一把泪:“小然的不幸遭遇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也不希望她的父母离婚啊!我也不希望她的父亲去世啊!我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能将她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还能怎么办?为什么那个咨询师要这样和她说……”

如今,在教育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看见学生的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寻求问题根源。一旦看到孩子来自单亲家庭,或者是留守儿童,就好像印证了自己学到的教育理论是真理,一边谴责家长不懂教育甚至不负责任,一边告诉孩子,他们的问题根源是缺少陪伴(留守儿童)或家长离异……这样做的结果是:这些孩子并不会设身处地思考父母的不容易,反而给自己的堕落、叛逆、戾气找到了借口。于是,他们一面怨恨父母,觉得整个世界对不起他,一面逃避真正的困难。

听了小然奶奶的哭诉,我才知道,曾经的自己,和小然的咨询师一样,做事是多么片面和不负责任:孩子是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我们的判断可以告诉家长,让家长反思,却不必告诉孩子。难道那些父母恩爱的孩子就没有出现问题?难道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一定会有问题?

历史上,来自单亲家庭却做出丰功伟业的人很多。远古时代有舜,亲生母亲早亡,父亲不辨是非,继母两面三刀,弟弟象顽劣不堪,甚至厚颜无耻地说:“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这样的家庭和亲人,却不妨碍舜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再如孔子、孟子,都是单亲家庭,最终却成为有浩然之气的男子汉。近代来自单亲家庭的名人更是数不胜数:胡适,3岁丧父;龙云,4岁丧父;蔡元培,11岁丧父……

也许,我们教育者最应该研究的是:同为单亲家庭的孩子,为什么有人成才,有人堕落?

每个人都不一样,针对不同的人,方法也应该不同。如前文所说,我无数次提醒小然注意礼貌待人,她记不住;我无数次给予小然温暖,她熟视无睹;她在听到自己的问题根源来自家庭后,马上将一切怨恨投向奶奶……

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对友善、关爱的感受能力很差;对贪婪、嗔恨,却格外敏感,如久旱的土地遇甘霖。他们问题的根源,的确是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爱,长大稍微受点冷落或不公,便会说:“看!我是对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无论我们是否承认,这种孩子都存在,我们必须面对、接纳并引导。

那么,谁不适合当他们的老师?

伯夷不适合。

“伯夷,目不視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孟子·万章下》)伯夷眼睛不看邪恶的事物,耳朵不听邪恶的话语,不是理想的君主,不去服侍;不是理想的百姓,不去使唤……与没有教养的乡下人相处,就像穿礼服戴礼帽坐在泥土炭灰上一样……

那么,谁适合当小然这样的学生的老师?

伊尹适合。

伊尹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意思是,天生育了这些百姓,就是要让先知道的人去开导后知道的人,让先觉悟的人启发后觉悟的人。我是天生育的百姓中,先觉悟的人,我将用自己的感悟使百姓感悟。

伊尹认为,能够掌握得体的待人接物的方法,能够领悟儒家“仁”的含义,是上苍给我们这些悟性好的人最好的奖励,我们理应承担“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的责任。

换句话说,上苍给予我们幸福的童年、健康的人格、善解人意的素质,本身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赏,我们理应耐心引导这些学生。哪怕是多次提醒小然礼貌待人,她依然在咨询问题的时候硬邦邦地扔过来一个“在?”我们也只能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提醒她,告诉她具体的方法:“我们交流结束,你应该说什么……对!你要说‘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柳下惠也适合当小然的老师。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即:柳下惠不以坏君主为羞耻,也不以官职低下为卑微……与没有教养的乡下人相处,他的态度随和不忍心离开。

毋宁说,柳下惠堪称中职班主任的楷模,就算面对的都是脾气暴躁易冲动的叛逆学生,也可以态度随和,“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就算知道千百倍的努力也未必有伯夷老师十分之一的成绩,我们也要努力。

伊尹、柳下惠两位老师,是我们这些普通教师学习的榜样。(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猜你喜欢
咨询师单亲家庭礼貌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浅谈高中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单亲家庭初中生心理行为分析及教育策略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心理求助指南你了解多少?
也来谈谈班级管理
同感的技术
关于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