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晓萍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血液内分泌科,辽宁 阜新 123000)
近些年来,伴随着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患上糖尿病的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每年发生老年2型糖尿病的概率只增不减[1-2]。临床上,为了提升临床疗效,并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越来越多的医师开始重视护理干预[3]。本次研究就着重分析并比较了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挑选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76例,按单双数法分组,将所有双数分为对照组,所有单数分为试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女15例,男23例;年龄55~77岁,平均(65.12±4.06)岁。试验组女14例,男24例;年龄54~76岁,平均(65.03±4.0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循证护理,内容如下。
1.2.1 循证问题 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这二者结合起来,据此整理出所有需处理的问题,再将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进行分析,最后整理所有可能性,将其作为应对方法[4]。
1.2.2 循证支持 总结上述问题,并结合国外最新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引起患者焦虑抑郁的原因,制定好应对措施;此外,分析患者出现急慢性并发症的种类,并制定好应对方法[5]。
1.2.3 循证观察 了解清楚患者的病理特点,制订一个优质的循证观察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后SDS与SAS的评分进行分析比较[6]。
1.2.4 循证应用 此部分可以分为以下3点内容。
1.2.4.1 心理护理 患者患上疾病之后,受心理及生理的双重折磨,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要利用自身经验和患者情况,及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如疾病的临床症状,引起疾病的原因,治疗疾病等;同时,多和患者交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耐心为患者解疑答惑,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抚,使患者有信心战胜疾病;并且,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给予老年患者关心与关爱[7]。
1.2.4.2 运动护理 为降低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概率,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合理运动,尤其是肥胖患者,更要多加运动,此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及喜好,为其制订一个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8]。
1.2.4.3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可以把饮食的方法、数量和时间告知患者,并将可行的食谱告知患者;同时,要嘱咐患者均衡、健康饮食,多食低热量、低脂肪、低糖、清淡易消化食物[9]。
1.3 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评分越高,代表焦虑、抑郁的程度越重。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①不满意:分数≤60分。②满意:60分<分数≤80分。③非常满意:分数>80分[1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的所有数据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百分数(%)与()分别用来表示计数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χ2与t检验。若P<0.05,则有意义。
2.1 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 护理后,试验组的SDS及SAS评分均要比对照组的低(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1.58%,要比试验组的97.37%低得多(P<0.05)。见表2。
表1 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分,)
表1 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分,)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临床中,根据发病时间的不同,可将老年糖尿病分成两种,即青壮年时就起病一直到老年的和老年时才起病的[11]。第一种大部分是2型糖尿病,少部分是1型;第二种基本上都是2型糖尿病,因此,在防治老年糖尿病时,要弄清楚此病的特征。尽管多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产生胰岛素,但其作用效果不好,因此,在实际治疗时,经常会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许多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其中,张洁[12]对比分析了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DS、SAS评分低于参照组,而观察组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高于参照组,且比较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明显(P<0.05),和本文一致。本次研究发现:实施循证护理后,试验组的SDS及SAS评分均要比对照组的低;而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1.58%,要比试验组的97.37%低得多(P<0.05)。结果表明,循证护理能从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及循证应用四方面展开护理干预,不仅能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况,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和常规护理相比,实行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护理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