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嘉 明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在现代桥梁的多种结构形式中,混凝土箱型截面梁由于其抗弯及抗扭刚度大,常被选为大中跨径桥梁的结构形式[1]。但箱梁腹板通常要布置纵向预应力筋而比较厚,从而增加结构自身的重量。对于跨径比较大的桥梁,结构自重的减少就成为设计的主要问题。
波形腹板钢底板钢混组合箱属于一种轻型的桥梁结构。其在结构形式上与混凝土箱梁主要有两个区别:底板和腹板用钢板代替较厚的混凝土板,大大减轻了结构自重;另外预应力钢束通常为体外预应力。这种结构相比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有以下优点:
1)自重轻,经济效益高。由于用波形钢腹板替代了混凝土腹板,用钢底板替代了混凝土底板,结构自重大幅减轻,对下部结构要求也有所降低,降低了造价。自重的减轻同时也对桥梁的抗震性能有所提高。
2)结构受力更加合理。波形腹板钢底板钢混组合箱梁在荷载作用下,波形钢腹板有着褶皱效应,腹板轴力基本为零[2,3]。混凝土顶板受压,钢底板受拉,充分发挥了材料自身的优势。由于波形腹板基本不承担轴力,预应力的效率有所提高。
3)施工方便,耐久性好。由于波形腹板钢底板钢混组合箱梁自重轻,采用现浇施工优势明显。波形钢腹板和钢底板无需施工模板,可提前在工厂焊接拼装,现场吊装即可。省去了大量混凝土支模和浇筑的时间,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相应节约了造价。
4)避免了腹板的开裂。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由于在荷载作用下会在腹板的位置出现斜裂缝,而波形腹板钢底板组合箱梁桥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采用体外预应力筋,便于更换,有利于桥梁的维修加固。
5)桥梁造型美观,更加环保。波形的腹板可以涂成各种颜色且波形富有动感。混凝土用量的节省使这种桥型更加环保。
本文以甘肃省某30 m简支波形钢腹板钢底板组合箱梁桥按照1∶5的比例进行缩尺。设K撑5道,分别位于跨中、L/4和支点处;横隔板共7道,间距为1 m。具体尺寸见图1~图3。
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结构的材料、截面特性、横隔板的位置和厚度以及主梁之间的连接方式,本文主要研究横隔板和K字撑的尺寸和位置对波形腹板钢底板箱梁荷载横向分布的影响。
本文分别选取采用C50混凝土横隔板厚度6 cm和10 cm,Q345钢板K撑采用宽5 cm和10 cm的情况,选用Midas FEA软件建立该单跨模型的线弹性空间有限元,研究跨中荷载横线分布随K撑与横隔板数量和刚度的变化。
混凝土顶板以及横隔板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波形钢腹板、钢底板以及K字撑采用板单元进行模拟,混凝土材料均为C50,钢材均为Q345。为保证板单元耦合,对波形腹板和钢底板采用波尔运算并集的方式进行连接,然后划分网格,K撑采用扩展单元边线的方式进行划分。对于波形腹板与顶板的连接以及横隔板与腹板和底板的连接,顶板采用扩展单元面的方式进行耦合。
本文主要研究横隔板和K撑对波形腹板钢底板箱梁荷载横向分布的影响。选用Midas FEA软件建立该单跨模型的线弹性空间有限元,研究跨中荷载横向分布随K撑与横隔板尺寸的变化。在除跨中横向联系外其余横向联系均不变的情况下,跨中分别选取无K撑、5 cm宽K撑和10 cm宽K撑三种情况,横隔板选取为10 cm厚横隔板、6 cm厚横隔板和无横隔板。将其进行不同组合,共建立6种不同结构体系。
沿跨中顶面依次加载在图4所示的9个位置,以每片主梁梁底挠度进行计算每片梁分配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做出每片梁的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4-6]。每片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可以表示为:
(1)
其中,ωij为荷载作用在位置j时i号梁的跨中挠度;n为主梁数量。
在除跨中横向联系外其余横向联系均不变的情况下,跨中分别选取无K字撑、5 cm宽K撑和10 cm宽K撑三种情况,横隔板选取为无横隔板、6 cm厚横隔板和10 cm厚横隔板。将其进行不同组合,共建立6种不同结构体系如下:
体系1:10 cm横隔板,10 cm K字撑;
体系2:10 cm横隔板,5 cm K字撑;
体系3:10 cm横隔板,无K字撑;
体系4:5 cm横隔板,10 cm K字撑;
体系5:无横隔板,10 cm K字撑;
体系6:无横隔板,无K字撑。
由桥梁的对称性,本文仅给出1号梁和2号梁跨中截面的横向分布影响线(见图5,图6)。跨中横向联系对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的影响:
横隔板厚度为10 cm,K字撑宽度为10 cm宽时,各主梁影响线的斜率最小,即荷载作用下各主梁所承担荷载的比例相差最小。此时,1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562,2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349。
当跨中横隔板厚度不变,K字撑宽度为5 cm时,各主梁所承担荷载比例均有所增大,1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573,2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365。与体系1相比,1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1.96%,2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4.58%。当跨中仅有10 cm厚横隔板时,各主梁所承担荷载比例进一步增大,1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594,2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400。与体系1相比,1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5.69%,2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14.6%。在跨中10 cm厚横隔板的情况下,跨中K撑宽度对1号梁荷载承担比例影响较小,对2号梁荷载承担比例影响较大,增加K字撑的宽度,影响线曲率逐渐的减小。随着K字撑宽度增加,各片梁所承担荷载比例逐渐趋于稳定。
当跨中K字撑宽10 cm时,横隔板厚为5 cm时,1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563,2号梁分担比例最大增加为0.354。与体系1相比,1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0.18%,2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1.43%。当跨中仅有宽10 cm的K字撑时,1号梁分担比例最大明显增加为0.599,2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384。与体系1相比,1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6.58%,2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10.03%。
在跨中K字撑10 cm时,对比三种厚度横隔板发现,横隔板厚度对1号梁荷载承担比例影响较小,对2号梁荷载承担比例影响较大,增加横隔板厚度,影响线曲率逐渐的减小。随着横隔板厚度增加,各片梁所承担荷载比例逐渐趋于稳定。
当没有跨中横向联系时,1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618,2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454,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曲率明显增加。与体系1相比,1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9.96%,2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30.09%。
在5道横隔板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设置3道、5道和7道K字撑,分析K字撑的数量对跨中横向分布的影响,三种情况下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可知:
当梁间K字撑相为5道时,各梁荷载横向分布最大值均有所减小。其中,1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565,2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352。与体系1相比(7道K字撑),1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0.53%,2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0.86%。
梁间仅有跨中和梁端3道K字撑时,1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569,2号梁分担比例最大为0.354。与体系1相比,1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1.24%,2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1.43%。
在7道K字撑不变的情况下,设置3道和5道横隔板,分析横隔板数量对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的影响。可知:3道横隔板时1号梁最大分担比为0.569,2号梁最大分担比为0.354。相比体系1(5道横隔板),1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1.25%,2号梁最大分担比例增加1.43%。说明横隔板和K字撑数量对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影响很小。
当无跨中横向联系时,各梁分担比例最大,随着K撑宽度和横隔板厚度的增加,各主梁荷载分担比例最大值逐渐减小,且2号梁荷载分担比例减小比1号梁更加明显。增加K撑宽度和横隔板厚度达到某个值时,继续增加K撑宽度和箱内横隔板厚度,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将不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