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向斌 马君 胡期伟
胰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迅速,早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及体征,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便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化疗是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主要选择,但多数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不能耐受化疗不良反应,因而丧失治疗机会。有研究发现中医治疗晚期胰腺癌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本文观察替吉奥联合扶正消积汤加减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9 月至2020 年9 月在诸暨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48例,其中男21 例,女27 例,年龄45~75(62.4±7.8)岁。纳入标准:(1)参照《现代肿瘤学》[2]和《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 年版)》[3],经临床诊断或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晚期胰腺癌,且影像学有1个及以上可以测量的病灶;(2)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60 分预计能完成化疗疗程或生存期>3 个月者;(3)年龄在18~75 周岁,性别不限。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治疗过程中存在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不能继续治疗的患者;(2)医从性差,治疗不配合,无法评定疗效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 例。两组患者在各临床数据及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替吉奥胶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 mg/粒,国药准字:H20113281)单药口服化疗方案,根据患者体表面积给药,面积<1.25 m2者40 mg/次,面积1.25~1.50 m2者50 mg/次,面积>1.50 m2者60 mg/次,每天早晚各1 次,连续服药14 d后停药7 d,21 d 为1 个周期。观察组:化疗方案同前,在化疗同时及化疗间歇期加服自拟扶正消积汤,1 剂/d,水煎服,治疗中可根据证型变化加以相应调整,扶正消积汤组成:党参20 g,生黄芪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6 g,麦冬12 g,生米仁30 g,浙贝15 g,女贞子10 g,白花蛇舌草30 g,山慈菇10 g,藤梨根20 g,陈皮8 g,半夏8 g;气阴两虚者加南北沙参、玉竹、百合、天冬等;阴虚内热者去黄芪,加南北沙参、玉竹、百合、生地、丹皮等。以上两组患者治疗3 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3.1 实体瘤疗效 参照WHO 抗癌药物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肿瘤消失>4 周;部分缓解:可测量的瘤体缩小50%以上,时间超过4 周;无变化:瘤体缩小但未到达50%或肿瘤增大尚未超过25%;肿瘤进展:肿瘤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发病灶。疗效评价:稳定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无变化例数)/总例数×100%。
1.3.2 临床症状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和《胰腺癌疗效评价标准》[5],根据无、轻、中、重程度对腹胀、腹痛、纳呆、乏力等主要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值比治疗前积分值下降≥70%为显著改善,积分值下降≥30%为部分改善,积分无变化者为无改善,治疗后症状积分值上升者为恶化。
1.3.3 生存生活质量评定 采用KPS 评分法和生活质量评分表(QOL)评分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评定1 次。KPS 评分越高表明健康状况越好,QOL 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3.4 不良反应情况观察 参照WHO 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判断分级记录,不良反应分为Ⅰ~Ⅳ级,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Ⅰ~Ⅳ级不良反应的反生例数,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体瘤疗效比较 化疗后观察组稳定率为75.0%,对照组稳定率为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体瘤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化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明显改善6 例,部分改善11 例,占70.8%(17/24);对照组主要症状明显改善3 例,部分改善8例,占45.8%(1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KPS、QOL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KPS、QOL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QOL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KPS、QOL 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胰腺癌发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时多已处于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目前化疗仍是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替吉奥为新型氟尿嘧啶类口服抗癌药物,其用药后可增强氟尿嘧啶的血药浓度和持续作用时间,控制病情进展,避免病灶持续增大,同时降低了氟尿嘧啶对人体的毒副反应。但晚期胰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多数患者用药期间仍会出现显著的胃肠道刺激及骨髓抑制[6]。因此,积极探求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独特的优势,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在许多临床与实验中得到证实[7]。
胰腺癌属于中医学“伏梁”、“癥瘕”、“积聚”、“虚劳”等范畴,其病机为外邪侵袭,加之机体正气亏虚或情志内伤使邪气蕴结脏腑,脾失健运,痰湿毒结积于腹中发为胰腺癌。晚期胰腺癌多为虚实夹杂,治疗应抓牢“本虚标实”的病机,以攻补兼施为宜。本研究应用替吉奥联合扶正消积汤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米仁等药健脾益气,袪湿化痰,麦冬生津除烦,女贞子滋养肝肾、填补真阴,浙贝母化痰散结,白花蛇舌草、山慈菇、藤梨根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陈皮、半夏健脾和胃,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攻补兼施,共奏益气健脾,补肾养阴,化痰散结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扶正消积汤中多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机体抗癌能力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等作用。如党参、黄芪、白术、麦冬等能通过对机体的免疫调节诱导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参与细胞因子网络和免疫系统的调控,从而杀灭癌细胞或诱导某些肿瘤细胞凋亡[8-9]。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等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并促使其凋亡,从而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细胞毒反应[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替吉奥联合扶正消积汤化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显示出较好的肿瘤稳定率(75%),且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症状改善率为70.8%),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提高化疗的耐受度,有助于病情的控制。由此可以看出,替吉奥联合扶正消积汤在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均存在一定优势,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