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青年华人中文姓名使用的同与异

2021-04-09 09:49张锦玉
八桂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单字生僻字用字

张锦玉

(北京华文学院,北京 102206)

东南亚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其中广大海外华人正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促进双边交流的纽带。长久以来,东南亚华人在华人身份、国家民族和中华文化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认同度①石汉荣:《论海外侨胞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八桂侨刊》2005 年第5 期;杨宏云:《跨国主义视角的当代印尼华人认同新发展——基于华人社团与社团领袖的考察》,《八桂侨刊》2015 年第4 期。。进入新世纪后,东南亚华社和华人群体进入了新老更迭的快速发展时期,因此,掌握东南亚青年华人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动态和趋势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有重要的作用。

身份与文化认同包含诸多方面,其中姓名的传承和使用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视角。名字既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也能反映群体的文化心理和偏好②苏红、任孝鹏:《名字的心理效应:来自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证据》,《心理科学进展》2015 年第5 期。。因此,从姓名保持的角度对移民及其后裔的研究就可以反映出特定群体的文化和身份认同状况③Sue&Telles,Assimilation and gender in naming.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7,112(5),pp 1383—1415.。目前国内对国外华人的姓名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特别是针对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华人的姓名研究比较集中④钱奠香、李殿臣:《内地、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姓名用字的比较分析》,《语文研究》1999 年第2 期;金勇:《20 世纪泰国社会华人姓名的泰化嬗变》,《当代亚太》2006 年第5 期;吴美意:《印尼华人姓名调查与研究》,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连涵芬:《东南亚华裔学生中文姓名用字研究》,《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4 期;张锦玉:《基于印尼青年华人中文姓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八桂侨刊》2016 年第3 期。。但这些研究有些是针对某国的国别化研究,有些考察的方面不够详尽,有些则在统计和对比方面不够充分。因此,本文将重点对东南亚八国青年华人的中文姓名使用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试图全面比较、分析各国华人中文姓名使用的同与异,以揭示该地区新生代华人中文姓名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及其身份、文化认同情况。

一、调查步骤

(一)调查对象说明

本次调查的东南亚青年华人共2 451 人,其中男性1 068 人,女性1 383 人。调查对象均是来自京、沪、穗、闽等地区高校的华人留学生,涉及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老挝、柬埔寨八国,越南、文莱和东帝汶由于人数不足,未列入本次调查范围内。图1 中,上方的百分比数值是该国调查对象占总数的比例,下方的数字是该国调查对象的人数。由图可见,调查对象中各国男性和女性的数量基本平衡,女性略多;从年龄上看,调查对象年龄大概介于15—35 岁之间。此外我们还调查了4 429 名(男2 276 人,女2 153 人)同时代的中国人作为对照组。

图1 被试性别和国籍分布数据图

(二)数据采集及统计

我们首先从各高校收集东南亚青年华裔学生基本信息,并根据调查条件进行筛选,剔除不合格数据。然后将样本资料逐条输入excel 表格,并为每个调查对象设定若干检索标签,包括姓氏、名字、年龄、国籍、性别、院校等。制成姓名数据库后,采用Matlab 软件编写姓名分析软件。获得数据后,我们使用SPSS 统计软件对以上各类数据进行统计,最后进行图表绘制。

二、东南亚青年华人的中文姓氏

在中国,姓氏被看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家族标志,因此姓氏的传承十分严格,而东南亚国家很多民族是没有姓氏的。但是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凡是保留了中文姓名的,大部分都传承着家族的姓氏,这是他们不同于当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他们华人身份的一个标志。本次调查共得到206 个姓氏,其中复姓7 个,分别是欧阳3 人,司徒2 人,宇文、第五各1 人,单姓占绝对优势。表1 显示了东南亚青年华人前十位姓氏,总和占比52.08%。而前五大姓(出现100 次以上的)即占姓氏总数的34.85%,说明东南亚华人的姓氏存在比较集中的趋势。

表1 东南亚青年华人前十位高频姓氏

图2 东南亚前十位高频姓氏分布图

从各国内部情况看,调查结果同中有异(见表2)。首先,各国高频姓氏与上述综合分析结果相似,各国前五位姓氏(除菲律宾“蔡”姓以外)均在东南亚十大高频姓氏之中,但各国之间存在差异。在各国前五位姓氏中,“陈”姓都出现过,且使用率也最高,一般排在第一、二名,因此是东南亚第一大姓。“林”虽然只出现在五国中,但使用率很高,特别是在老挝有很高的使用率。“李”虽然出现次数少,但在新加坡和缅甸的使用率较高。“黄”出现的国家也比较广泛,其中马来西亚的使用率较高。“张”在七国前五大姓氏中都出现过,但使用率相对较低。比较特殊的是,与其他东南亚国家不同,缅甸“杨”姓使用率最高,而“陈”则位居第五;此外,“赵、蔡、郑、刘、许、吴”等姓氏只在个别国家的前五位高频姓氏中出现过。

其次,受调查人数多寡的不同,各国调查得到的姓氏总数也有差异。其中以印尼为最多,有104 个姓;柬埔寨最少,不足50 个。尽管姓氏总数不同,但它们分布的趋势却有相似之处:除老挝外,东南亚各国前五大姓占比均达到本国姓氏的1/3 以上,前十大姓占比在50%以上,而中国这两个指标的数值分别为32.66%和43.61%,低于东南亚;此外,东南亚各国第一大姓的使用频率都很高,特别是泰国和马来西亚的“陈”姓高达12%以上,而中国第一大姓“李”的使用频率还不足8%,可见东南亚中文姓氏的集中程度很高。相对来说,泰国、马来西亚和缅甸更为集中,新加坡、老挝则比较分散。

三、东南亚青年华人的中文姓名结构

由于文化的差异,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姓名结构是有很大区别的。楼光庆总结了姓名的三种格式,即NF1---S+(X)+G,NF2---G+(X)+S,NF3---G+(X)+(Y)①楼光庆:《从姓名看社会和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 年第3 期。。其中NF 为姓名形式,S 为姓,G 为名,X 和Y 均为可变成分,()表示非强制部分。泰国人姓名属于NF2 型(名前姓后),中国人姓名属于NF1 型(姓前名后),印尼人姓名则属于NF3 型(有名无姓)。可见,姓氏与名字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不过,从调查的数据来看,东南亚青年华人很多还保留着中文姓氏,其中文姓名也属于NF1 型。下面将从名字音节数量、叠音名的角度分析东南亚各国青年华人的中文姓名特征。

(一)单字名、双字名与多字名

在本次对中国人的抽样中,双字名比例(56.627%)多于单字名(43.215%),另有0.158%的中国人使用了三字名。而在东南亚青年华人中,单字名仅77 个,占总数的3.14%,双字名则占96.86%,无三字名。从统计结果上看,东南亚青年华人双字名占绝大多数,单字名数量很少,差异非常显著(p<.001)。东南亚青年华人绝大部分保留了“姓+双字名”的结构,这是最大的共同点。不过,从各国内部情况看,情况略有不同:新加坡单字名比例最高,为9.09%,其次为老挝;柬埔寨、印尼单字名比例较低,都不足2%;其他国家基本在2%—3%之间。

此外,我们还发现,性别因素对单双字名的数量和比例也有影响,总的情况是:男性使用单字名的比例更高。经统计,东南亚青年男性使用单字名的比例为3.75%,女性则为2.53%,男性使用单字名的比例高于女性,二者差异显著(p<.01)。由图2 可见,大部分国家男性单字名的使用率高于女性,特别是马来西亚和老挝尤其显著;但也有女性高于男性的情况,如印尼。此外,调查中还出现了某种性别没有使用单字名的情况,如:柬埔寨没有使用单字名的男性,而老挝没有使用单字名的女性。我们认为,这一方面可能说明该国该性别的华人使用单字名的比例非常低,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受到采样数量偏少的影响。不过,从总的情况看,单字名使用率低,男性单字名使用率高于女性是一个共同的趋势。

图2 东南亚不同性别青年华人单字名比例图

中国历史上单双字名曾出现过多次此消彼长的态势。唐宋前中国人名以单字名居多,其后由于修家谱、排辈分的盛行而使双字名的使用逐渐增多。到了近代,随着民主革命的兴起,被认为是进步、革新代表的单字名又逐渐多了起来①曹志耘:《人命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社会语言学研究室:《语言·社会·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 年版。。近二、三十年,人们追求新颖、个性的潮流使得双字名再次受到追捧,但单字名也依然在大量使用,故而使得中国单双字名的比例相差不大。而在东南亚,华人双字名的使用占绝对多数,这可能与当地的社会背景和华人的心理认同有密切关系。首先,华人长期生活在海外,当地所发生的同化和排华政策使得他们的中文姓名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同时,他们与中国的接触有限,中国的社会思潮对他们的影响较小,因此单字名并未在他们中间被广泛使用。其次,东南亚华人具有强烈的家国感情和宗族观念,他们虽身在海外,但对祖籍地文化传统的继承却十分完好,特别是中文姓名方面,他们不仅保留了中国的姓氏和姓名结构,甚至还保留了家族谱牒中的“辈分字”,所以给后代起名时也保持双字名结构,希望能够延续血脉,认祖归宗。正是如此,双字名才在东南亚华人中有如此高的使用频率。

(二)叠字名

叠字名是一种特殊的双字名,不过这种名的两个字是完全相同的,比如:玲玲、佳佳等。在中国历史上,叠字名的使用较为罕见;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叠字名逐渐出现,到八九十年代达到高峰,继而使用率又逐渐降低。在本次调查中,中国人叠音名的使用频率为4.290%,说明当前中国青年的叠音名使用并不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叠音名具有“小、可爱、亲切”的含义②周有斌:《叠音人名的考察与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12 年第4 期。,比较适合女性,男性是使用率非常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叠音名两个字完全相同,非常容易重名,不够个性化,因此叠音名在当今追求个性化的时代逐渐被冷落。总体而言,东南亚国家叠音名的使用虽不多,但使用率(4.61%)略高于中国。但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各国的使用率存在很大差异:菲律宾、泰国、印尼、缅甸的使用率都在5%以上,而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的使用率都基本在1.5%以下。

表4 各国叠字名数量及其百分比

图3 东南亚青年华人叠字名比例图

此外,叠音名的使用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男性使用率(0.65%)非常低,而女性的使用率(7.03%)很高。由图3 可见,缅甸、菲律宾、泰国三国女性叠字名的使用率占到女性名字总数的10%以上,而柬埔寨、老挝、新加坡、缅甸四国在本次调查中未出现男性使用叠字名的情况,其他几国出现了男性使用叠字名的情况,但与女性相比差距也非常大。这说明叠音名的使用具有明显的性别倾向,即女性使用率远远高于男性,其原因主要在于叠字名所包含的特殊意义。

四、东南亚青年华人中文名用字的异同

由于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不同性别华人在用字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将分别对男性和女性华人姓名用字分别进行考察。表5 展示了本次调查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性别姓名用字的数量和用字率,由此可知,男性用字率普遍高于女性,差距多在0.3 左右,说明男性虽然调查人数少于女性,但平均用字率却高于女性,用字范围也较女性大。对比不同国家我们发现,新加坡、柬埔寨和菲律宾三国的用字率较高,这可能与调查人数偏少有关;而样本中较多的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则用字率多在1%左右,但是泰国和印尼女性是用字率则较低,说明两国女性用字范围比较窄。

表5 东南亚青年华人用字数量和用字率

(一)男性用字特征

就全部男性样本来说,前十位高频字分别为:龙、明、文、伟、家、俊、志、国、杰、安(见表6)。其中,“龙”的使用率最高,为2.05%,其次为“明、文”(2%)。前十位高频字的覆盖率达到17.16%,其中前三位高频字的使用率为2%以上。与中国男性相比,东南亚男性用字的集中性更高一些:中国男性前十位高频字的使用频率没有超过2%,排在第一位的“宇”的使用频率仅为1.766%,前十位高频字的覆盖率为14.35%,也低于东南亚男性。从用字意义上看,东南亚男性姓名用字的共有语义包括志趣、家国、平安、荣耀、功业等美好的意义,这些汉字具有明显的中华文化特质(如“龙”的使用),是对中华文化认同与继承的一种表现。

表6 东南亚男性华人姓名高频用字(前十位)

具体到各国来看,不同国家的前十位高频字不尽相同,但大部分都包含了表6 中出现的高频字。相比较来说,泰、印、马、缅与表6 高频字的重合度较高,新、菲、老、柬的重合度较低。我们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取样数量的不同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可能说明了前后两组国家的男性在用字方面确实存在一定差异。从各国前十位高频字覆盖率数值上看,印、马、新的覆盖率相对较低,用字集中度也比较低;其他几国的覆盖率都超过20%,特别是老、柬两国达到30%以上①老、柬两国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样本偏少造成的。,集中度高。

表7 东南亚各国男性高频字表

(二)女性用字特征

东南亚女性前十位高频字分别为:丽、美、慧、玲、玉、妮、秀、珍、佩、佳(见表8)。其中,“丽”的使用率最高,为4.17%,其次为“美、慧”,均超过3%。前十位高频字的覆盖率达到23.4%。与中国女性相比,东南亚女性用字的集中度高得多:前者前十位高频字的覆盖率为14.3%,后者则达到23.4%。从单字频率上看,东南亚女性前五位高频字的使用率均在2%以上,而中国女性使用率最高的“晓”仅为2.32%。所以,无论是与东南亚男性相比,还是与中国女性相比,东南亚女性的用字更为集中,这也将造成重名现象的大量出现。从用字意义上看,东南亚女性姓名用字都是较具女性特征的字。如“美、丽、慧、佳”等表示女性美丽聪慧的字,“玲、玉、珍、佩”等与玉有关、表示珍贵吉祥的字,还有以花草喻美丽的“秀”以及含有女字旁的“妮”等字,这些字相对来说都比较传统。

表8 东南亚女性华人姓名高频用字(前十位)

从各国内部看,各国女性使用的高频字有所差异,但“美、丽、慧”三字则几乎都出现在各国十大高频字之内,正因如此才使得这三个字的使用率很高。相较而言,新、马、缅三国女性的高频字更具特点。首先这三国的高频字中分别只有三个出现于表8 中,其他字如“盈、青、仙”等在女性总体用字的出现频率中都比较低。其次,这三国女性高频字的覆盖率也相对较低,都在20%左右,远低于其他五国。以第一高频字为例,马、新的“慧”和缅甸的“玉”出现频率分别为4.09%、3.36%和2.58%,而其他国家的第一高频字的出现率都在5%以上。这说明,这三国女性在姓名用字的使用上较为广泛且集中度较低,与其他国家显著不同。从高频字覆盖范围上看,各国大约在20%—35%之间,其中新、马、缅三国覆盖率较低,印、老、柬最高。老、柬两国可能是受到采样数量的影响,印尼则主要是由高频字使用高度集中引起的。从用字意义的角度看,新、马两国的用字更接近中国女性的用字特点,其用字除传统上用来修饰外貌和性情的字以外,还包括一些具有文雅意蕴的字,如“敏、文、颖、婷、欣”等,这也是中国女性的高频用字。

表9 东南亚各国女性高频字表

(三)非常用字及生僻字

由于人们追求个性的需要,非常用字和生僻字也在姓名中时有出现。我们以2013 年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字库,分析了东南亚青年华人姓名中非常用字和生僻字的比例情况。我们将一级字表外的字称为“非常用字”,将一、二级字表外的字称为“生僻字”。本次调查中,东南亚华人姓名中都存在一定量的非常用字和生僻字,这些字多属书面语用字,意义深奥文雅。总体来看,男性姓名中的非常用字有75 个,占比13.37%;生僻字13 个,占比2.32%;女性姓名中的非常用字有122 个,占比23.51%;生僻字13 个,占比3.08%;总体趋势为女性姓名中的非常用字和生僻字比例均高于男性。在这些非常用字和生僻字中,有些字是有明显性别倾向的,如“姵、琄、芷、钿”等,多是书面语中表示女性、花草、玉石等意义的字;而“炳、燊、铖、洸”等则显得宏伟大气,具有一定的男性特征;还有一些字是比较中性的,如“淼、奕、玮、鑫”等在不同性别中均有出现。

由表10 可见,不同国家非常用字和生僻字的使用情况是不同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三国的使用率都比较高,非常用字和生僻字的使用率分别达到15%和2%以上,说明这三国华人在命名时更追求名字的新颖和文化底蕴,倾向于更多地使用非常用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的使用率很低:一方面,这三国取样数量偏少,可能对结果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这三国华人在本国人口中所占比例均不超过5%①庄国土:《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新估算》,《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3 期。,汉语在当地不被重视,华人的汉语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姓名中非常用字和生僻字的使用必然偏少。从各国内部看,大部分国家非常用字和生僻字的使用率都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且差异比较明显,说明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使用非常用字和生僻字,这与总体趋势是相似的(见图4、5)。

图4 东南亚青年华人姓名非常用字使用频率

图5 东南亚青年华人姓名生僻字使用频率

总之,东南亚华人中文姓名用字具有很明显的性别倾向性,能够反映出中国传统理念和价值观对华人心理的影响。东南亚各国姓名用字同中有异,主要表现在各国高频字的用字范围、用字频率、覆盖率、非常用字和生僻字的使用率等方面的不同。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与其他各国的差异较为明显,两国在上述指标上的表现更接近于中国。我们认为,这与华语在不同国家的地位有一定的关系。新、马两国是世界上华人分布比例最高的两个国家①庄国土:《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新估算》,《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3 期。,华语在两国的地位较高,华语教学比较普遍,青年华人使用华语的比例也很大,因此当地华人的华语水平也很高。这些因素客观上都起到了推动中文姓名发展的作用,从而使得两国华人在命名时具有更高的用字水平。

五、东南亚华人姓名的重名现象

重名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由于同一民族和文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追求和命名理念也较为相似,加之高频字的存在,使得重名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对不同性别的重名②本文所指的重名,只就名字的部分进行考察,不涉及姓氏。如:“李美玲”和“王美玲”由于名字部分相同,记为重名。进行了总体和分国别的研究,结果发现,在调查的1 068 位男性中,发生重名的共49 组,113 人次,占总人数的10.58%;其中“小龙”最多,有7 人发生重名,“俊贤、志雄”分别有4 人重名。女性的重名率更高,共有135 组重名,涉及240 人次,占总人数的17.38%;其中“美玲”重名最多,达9 次,“慧玲”和“美丽”重名也达到7 次和6 次。与男性不同,女性叠字名使用率很高,其重名情况也很常见,本次调查有17 组、43 人次发生叠字名重名,占女性总人数的3.114%,这种情况在男性中没有发生。由上述数据可知,东南亚女性的重名率远高于男性,这在各国均有一致的表现,但各国也有自己的特点(见表11)。

在男性组中,两人重名的情况最多,三人重名的只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组中出现;重名率方面,老挝最高,其他国家大概在4%—6%之间,只有菲律宾为零。在女性组中,同样是两人重名的情况最多,但三人甚至四人的重名情况也有出现,且以印尼组为最;重名率方面,印尼最高,有四个国家在10%以上,柬埔寨组在本调查中未出现重名。所以总体来看,女性重名多于男性,但各国又可分为三种类型:(1)印、新两国女性重名率大幅高于男性,差距高达10%以上;(2)泰、老、马、菲四国女性高于男性,差距大致在5%以下③菲律宾男性未调查到重名现象,故与女性的重名率差值为6.38%,但我们推断,男性实际上也会存在重名的现象,只是由于调查样本数量所限而未发现。所以我们认为,菲律宾不同性别间的重名率实际应该小于上述差值。;(3)缅、柬两国的重名率表现为女性小于男性,但差值不大。

表11 东南亚各国重名情况表

从重名的用字上来看,男性组含有“家、龙、志、安、伟、明”等和女性组含有“美、丽、慧、玲、玉”等字的名字更容易重名。对照表6 和表8 我们发现,重名用字与高频用字的吻合度较高。这说明,重名与高频是彼此影响的:高频字的使用使重名现象增多,重名又使某些字的使用趋于集中。所以我们建议,东南亚华人在取名时应尽量避开高频字,特别是应避免两字同为高频字的情况;同时,也可适当考虑取一些非高频字的单字名,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重名情况的发生。

结语

姓名是反映一个人社会身份的标志。东南亚华人除使用住在国姓名之外,还保留了传统的中文姓名,这是其对中华文化以及个人华人身份认同的表现。本文调查发现,东南亚八国新生代华人中文姓名的使用情况同中有异,总的表现为保留了中文姓氏和名字结构,“陈”姓高度集中,基本为双字名,男女用字有明显差异,高频字集中度较高,存在一定量的非常用字和生僻字,重名问题表现突出。东南亚各国由于历史、政治、文化等差异,使得当地华人在中文姓名使用上也呈现出不同特色,如姓氏的排名和使用率,姓名用字的范围和覆盖率,非常用字和生僻字的多少等等。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较为特殊,两国华人的中文姓名使用情况更接近中国,这可能与华语在当地占有较高地位有关。

猜你喜欢
单字生僻字用字
秦汉简帛文献用字计量研究及 相关工具书设计*
生僻字里识青铜
容易混淆的词语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让语文老师也会怀疑人生的生僻字
学习生僻字
《汉字的特点与对外汉字教学》读后记
挑战动物生僻字
论计算机字库单字的著作权保护
字体侵权的认定及民事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