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介入乡村红色景观设计研究

2021-04-09 19:50董畅
艺术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乡村

董畅

摘要:在乡村振兴和传承红色文化背景下,艺术介入已成为解决乡村红色景观问题的有效方式,但我国当下的乡村红色景观设计仍然存在红色文脉断裂、人文关怀缺失、地域特色不足等问题。艺术介入乡村是传承乡村红色文化、激活乡村景观环境的创新手法。文章从艺术介入的视角提出设计策略,为乡村红色景观设计实践提供指导,同时对推动乡村振兴和传承红色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艺术介入;乡村;红色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0-0202-03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乡村红色景观的建设也逐渐受到了关注。乡村景观是集乡村经济、人文、社会等多种元素于一身的景观,是乡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的红色文化又见证了乡村的光辉历史和发展历程。当前,乡村红色景观设计却面临诸多问题,因此需要针对乡村红色景观提出有效的设计策略。艺术介入作为一种新兴的乡村景观设计手法,以其独特性和创新性为乡村红色景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也对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红色文化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相关概念

1.1    艺术介入

目前,艺术介入缺少详细的概念解释。欧洲的先锋主义运动者们否定艺术与社会实践脱离,呼吁艺术家与生活合为一体,认为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并且认为艺术介入社会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1]。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艺术介入是艺术家将独特的思考融入社会问题中;或认为艺术介入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等方式试图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2]。

基于以上国内外学者对艺术介入的理解,笔者认为,艺术介入是运用艺术的手段干预社会,艺术家或设计师基于对社会文化、环境的了解,通过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公共艺术、绘画、雕塑等艺术行动干预社会,并对其产生影响。

1.2    红色景观

我国给予了“红色”特殊的定义。在革命时期,军队被称为红军,旗帜被称为红旗,政权被称为红色政权,因此与革命文化相关的事物大多以红色命名[3]。红色景观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景观,它是蕴含红色文化的景观。红色景观中蕴含的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在奋斗历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总和。因此红色景观具有纪念、教育、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对传承红色文化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    乡村红色景观现状与存在问题

笔者通过研究乡村红色景观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走访调查我国部分乡村,综合分析了我国乡村红色景观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地域特色不足

乡村受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在乡村景观还是在文化环境方面,每个乡村都各有特色。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红色景观建设出现了跟风现象。建设者不顾乡村实际情况,懒于挖掘乡村红色文化,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致使乡村红色景观风貌千篇一律。乡村独特的景观格局也正被现代城市风格侵蚀,地域特色逐渐消失,陷入乡村景观同质化的尴尬境地。

2.2    红色文脉断裂

乡村景观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红色文化,但红色文脉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断裂。乡村相对城市来说,管理机制落后,红色文化资源无法得到深入的挖掘和有效的保护,甚至出现不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现象。乡村缺少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村民对红色文化知之甚少,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淡薄,最终导致乡村景观中的红色文脉断裂。

2.3    人文关怀缺失

有些乡村红色景观设计照搬城市景观设计方法,设计者对乡村风俗习惯和红色文化历史并不了解,设计往往以景观优化为主,虽然景观面貌得到改善,但是无法唤起村民对乡村红色景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乡村红色景观功能单一,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既无法满足村民的身心需求,又割断了村民与景观之间的交流路径。

2.4    設计手法同质化

红色文化具有相对局限性,导致我国乡村红色景观设计趋于同质化、庸俗化,设计内容常生搬硬套,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乡村的红色景观大多是一些相似的红色造型和具象的纪念雕塑等,毫无设计可言。这种单一的红色景观既缺乏与村民的互动性,还与周围的景观环境格格不入,因此也影响了红色景观本身具有的教育意义。目前,对于乡村红色景观的设计大部分局限于表象,并未挖掘出红色景观的深层文化内涵,设计跟风现象也相对严重,缺少原创性的红色景观设计。

2.5    景观布局不合理

我国对于乡村景观缺少完善的规划体系,在长期的乡村建设中常以经济利益为重,景观资源配置考虑不全面,形成了不合理的景观布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村民开始向城市迁移,停止了农业生产活动,乡村种植范围逐渐减少,出现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乡村景观中的绿化面积大幅减少。

2.6    生态破坏严重

因缺乏完善的景观规划设计体系,设计师为满足景观设计要求,随意开发土地、挖掘植被,既影响了生态平衡,又使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村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因过度使用化肥,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有大规模的养殖业导致大量废水排放,对河流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加之许多村民依然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垃圾随处丢弃,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致使景观和生态资源遭到严重冲击。

3    艺术介入乡村红色景观设计策略

虽然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乡村振兴措施,但是乡村红色景观的问题仍旧突出,红色文化仍被忽视,红色景观设计依旧缺乏创新性。因此笔者以艺术介入为切入点,结合当下乡村红色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以提升乡村红色景观质量,传承乡村红色文化。

3.1    挖掘本土特色,传承红色文化

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个乡村都有不同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风俗习惯、人文历史等,正是因为乡村与乡村间的地域文化差异,才成就了每个乡村的独特性。但是乡村的不合理开发建设正逐渐减少差异,导致乡村本土特色无法凸显。立足于大局审视乡村,笔者发现,只有注重乡村本土文化,保持乡村文化的独特性,才能创造共同财富。

从艺术介入的角度讲,脱离本土特色的艺术并不能称为好的艺术,没有乡村本土文化特色的支持,便不能融入本土,艺术介入也变得毫无意义,甚至会出现占用公共空间、文化误解、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为了让艺术能在乡村中以更融洽的方式出现,应深挖乡村本土特色和红色文化资源。

在挖掘本土特色时,要注意整合乡村现有资源,考虑乡村地域和风貌特点,找准乡村自身定位,因地制宜地推动乡村精细化发展。红色文化是乡村本土特色中的重要部分,也能对村民起到教育作用,引领更多村民学习红色文化,明白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体会革命斗争的艰辛,从而将红色文化发扬光大。要想做好乡村红色景观设计,就要对本土红色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设计实践中对乡村红色文化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以艺术的手法呈现在景观中。文化相当于一个乡村的灵魂,也是艺术创作的核心,无论是乡村还是乡村景观,一旦缺少文化内涵都是无法持续发展的。在展现乡村景观美好面貌的同时,又能传承红色文化,这是艺术介入乡村红色景观的意义。

3.2    凝练红色文化,提取红色文化符号

艺术介入乡村红色景观设计时,需要提取出具有乡村本土特色的红色文化符号。因此,凝练红色文化,并将其转化为红色文化符号应用于乡村红色景观设计中具有深刻意义,也是对乡村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提取红色文化符号时,可先收集乡村红色文化资料,如将红色人物、红色影像、红色物件、红色文字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从中提取出设计所需的红色文化符号。

以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的“设计筑梦红土地”项目为例,设计师选取革命时期村民都会用到的板凳作为设计符号,通过解构重组的艺术手法将板凳异化为红色文化的河流,并在板凳之间串联莲花县革命战士甘祖昌将军的生平事迹。板凳虽是一种日常用品,但却蕴含着做人要脚踏实地、顶天立地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也正是靠着这种“板凳”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另一位设计师以“红色”文字作为设计符号,其将文字书写在沿背村的一千块石头上,摆成一道矩阵,象征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借用语言的力量塑造空间,传承红色文化。

3.3    注重村民需求,提升景观参与性

在设计时要注意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常常以自身情感需求和审美为标准展开构思,因追求景观的艺术化表达,所以忽视了村民的主体地位。艺术服务于人,无视村民需求的景观设计只会失去村民的认同感,那么艺术介入乡村红色景观设计也就失去了价值。就算在设计外观上符合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审美,但是脱离村民需求的设计注定无法融入乡村。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及时与村民沟通,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村民需求,积极采纳村民意见。

要使红色景观满足村民需求,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景观的参与性,可采用政府引领、艺术家和设计师带头、村民共建的模式提高村民对景观的设计参与性,积极鼓励村民加入乡村红色景观的设计队伍中,使他们拥有使用者、创作者、组织者等多重身份。村民在获得参与感的同时,也会增强对景观的认同感[4]。艺术家和设计师在提升景观参与性的过程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村民参与到景观设计中时,艺术家和设计师需要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和审美能力指导村民共同创作,共同建设乡村红色景观。艺术家、设计师和村民共同定义了艺术介入对于建设乡村红色景观的意义,艺术不再是一种美化乡村环境的手段,更成为乡村景观以及乡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3.4    激活闲置空间,注入艺术活力

乡村中现存颇多闲置公共用地,这些用地基本都处于荒废状态,极其影响乡村环境。可运用“以点带面”的模式逐点激活乡村闲置空间,将碎片化的乡村闲置空间打造成具有艺术氛围的红色景观节点,赋予空间新功能,并将其拼接成连续且完善的乡村空间肌理,以改善乡村景观环境[5]。

在激活闲置空间时,注入艺术活力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乡村极其缺乏艺术活力,因此亟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打造艺术空间。作为艺术介入乡村成功案例的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在实践中也对乡村闲置空间进行了激活设计,如将废弃的垃圾堆放场改造成美丽的休憩园地,在闲置空地建造鱼板屋造型展馆。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对乡村闲置空间的激活,不仅使乡村充满了艺术活力,还为乡村带来了新的商机。

3.5    活化艺术事件,营造艺术氛围

艺术事件是由公众组织与开展的艺术活动,如艺术展演、艺术沙龙、艺术集市等[6]。艺术事件介入作为艺术介入的一种方式,由政府、艺术家或高校组织艺术活动,并调动村民共同参与,能够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乡村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艺术事件的介入,还可以营造乡村艺术氛围,引发村民对艺术的关注,增强村民文化自信。

近些年,由于艺术介入乡村的蓬勃发展,更多元的艺术事件正逐渐介入乡村,如“乡村密码·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石节子村公共艺术创作营”活动从艺术出发,结合石节子村的本土特色,并运用当地材料与村民一起进行艺术创作,将艺术融入乡村,提升乡村文化内涵。“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项目引领高校艺术类专业师生走入乡村、了解乡村,与村民共同进行藝术创作,也是以艺术促进乡村发展的成功案例。

3.6    改善乡村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改善乡村环境,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特色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结合发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拓宽收入来源,提升乡村经济水平。政府要完善相关乡村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环保监管和宣传力度,增强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要加大资金投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规范乡村污水排放,增设垃圾投放站点,并将垃圾进行集中处理。还可根据乡村特色,合理规划植被种植面积,优化乡村景观效果,加大植物保护力度,禁止乱砍滥伐。

4    结语

红色文化是我国的重要资源,它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历程,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乡村红色景观对发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但乡村红色景观设计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要珍惜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创新设计,希望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能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充分发挥艺术能力,使艺术深入乡村,改善乡村环境,为乡村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同时希望文章能够为乡村红色景观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杨.艺术介入乡村公共空间之公共性问题研究[D]. 深圳:深圳大学,2017.

[2]余顺利.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21.

[3]冯睿.通城党校红色文化主题景观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20.

[4]李泽琪,马建武.基于公众参与的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宜兴市和桥镇闸口村为例[J].现代园艺,2021,44(2):55-57.

[5]李丽钦.乡村闲置空间景观再生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9.

[6]吴文婷.艺术事件触发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20.

猜你喜欢
乡村
从旅游旺季接待入手探讨蓬莱市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乡村道路运输改革
笔蘸天籁 童心为画
从小说《丈夫》中看乡村与城市的冲突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