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器具的现代化转译研究

2021-04-09 13:38吴菁航
艺术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层次分析文化传播

吴菁航

摘要:将文化层次分析法基本理论融入可视化传播设计中,能够帮助设计师加深对传统造物文化的理解,重构生活形态,了解文化变迁,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播与再创作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可视化呈现方式。

关键词:经典器具;层次分析;现代转译;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TS97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0-0008-04

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时间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泉,而中国古代器具所体现出的造物文化在当今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文脉回溯揭示中国古代器具发展和流变的细节,向人们传递古代造物的智慧与内涵;以现代化交互平台为桥梁,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播与再创作带来新的灵感。

1    可视化传播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元的信息传达方式逐渐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应寻求新的出路。在这个信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可视化方式展现历史文物蕴含的深厚底蕴及古人的造物智慧,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在可视化技术的加持下,公共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在这种新型教育环境的影响下,人们获取信息具备几个基本优势:打破时空界限、信息传播高效、多感官结合、强调参与感受等。由此可见,通过新技术记录并保存文化遗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至关重要。

1.1    改变文化传播范式

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中,博物馆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传统博物馆教育途径单一,多以讲解展开。可视化技术则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丰富的传播途径,媒体平台、网络服务等可以使用户突破时空界限,进行实时交互。此外,交互式平台使文化传播更具深度:一方面以可视化方式展示器具可以让公众获得与经典器物相关的丰富的信息,如器物全貌、历史背景、使用场景等信息,有助于使受众对器物有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交互式平台,受众可以与器物沟通,不仅能够增强对历史器物的感知,也可以推动用户精神与价值层面的提升,对其思维与认知产生积极影响。

1.2    促进用户文化共享

从文化实体的角度来说,构建可视化平台的意义在于促进共享和传播。建立共享平台,对传统饮食器具文化进行二次重构,使文化资源实现多层次传播,更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长期保存。从人们对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需求角度,或是从社会对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角度而言,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是必然趋势。共享平台为整合难以传播和保存的文化信息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出对现代技术资源的整合作用,并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1.3    实现文化共建发展

可视化传播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播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公共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方面。文化传承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可视化展示等渠道传播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也可以促进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使优秀文化蕴含的信息内容惠及大众,对公共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传统文化应参与到当代设计发展之中,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其生命周期就会缩短。建设可视化传播平台除了要达到保护物质文化这一目的外,更重要的是为了传统文化实现长久发展。将文化内容以可视化的形式重构储存,可以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再升级,逐步走向以文化创意为基础的产业融合,形成传统文化的新突破点[1]。

2    可视化传播策略

2.1    历史特征与风貌传播

从当今社会回溯旧石器时代,古代饮食器具一直作为物质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而存在,从树枝、石器到陶土器具,再到后来发展完备的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等器具,各类饮食器具在祖辈的反复实践和创新中发展,不断完善。从今人的视角看,古代器具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形状或材质的特点,更多体现出当时社会的人文思想、社会风貌。不同的器物承载着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历史变迁与审美风尚,而我们对古代器具的研究,实际上是在探索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于饮食器具上的体现,通过探寻器具演变的路径与原因,领会古代社会生活的进步和变化。饮食器具可视化保护与传播,旨在从古代器具的造型构成、操持方式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具体研究,探索古人创造出的底蕴深厚的价值文化,从器具形态、历史文脉、使用方式这三方面向用户展示传统饮食器具的造物智慧与文化内涵。透过不同时期的典型案例,探讨其背后呈现的造型艺术价值。

依据考古学关于物质文化的研究,可以将饮食器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内到外区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物质层、行为层和思想层[2]。饮食器具的设计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除了器型发展、纹样流变外,饮食器具的设计制作与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工艺进步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其也是当时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投射在物质文化上的真实写照。从器具窥探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和风俗的概况,有助于我們了解古人生活的真实样貌,丰富对古代社会生活的认知。

2.2    形态量化与要素转译

传统文化的特征元素提取须从框架入手,细分层级,逐步细化。复合文化设计因子的存在形式往往是抽象的,在视觉上也多模糊不清,实际操作中设计师较难下手。利用层次分析法,将错综复杂的宏观研究对象分解成对应不同层级的具体设计特征因子,通过特征因子之间的相互比对,得到各部分相对于整体研究对象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具备一定知识承载能力和知识传递能力的文化符号[3]。简而言之,设计因子的核心功能是辅助实现设计对象的可识别性,保证符号信息的顺利传递。因此,设计师在这一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就是筛选、优化和应用文化符号,同时将用户感知与设计师主导的设计因子提取过程进行融合,提升用户对感知分析的参与度,可以增强设计因子的识别性。

2.3    语义感知与文化共鸣

古代造物文化的表达和传播首先要按照可视化传播的话语体系进行转译设计,“文化在我们探索如何去理解、途释它时随之消失,接着又将会以我们未曾想象过的方式再现出来”,传统文化的转译过程就是符号信息的生产过程。有形的器物和无形的背景内涵都可以通过提取符号信息来表达内在文化,这些符号信息构成了物质文化的不同维度,它们是设计师理性选择文化符号和用户感性理解文化构成的依据和基础。古代造物文化在可视化表达中需要满足用户在不同维度上的诉求,包括视觉表现、操作行为和心理感知。

物质文化的视觉表现主要体现在器物形制、装饰纹样、材质肌理这些方面,用户可直接感知到器物特征,认知效果明显,这一层面的文化符号属性包括外形、色彩、纹理、装饰、线条等要素,是器物外在最直接的呈现状态,设计中基于基础形态进行信息重构可以满足视觉层面的文化感知诉求;行为层面包括器物使用方式、制作工艺、民族风俗等,这一层面的感知需要设计师重建发生场景,通过相似动作理解行为背后的逻辑,以满足操作行为层面的感知诉求;心理感知多数通过精神共鸣感知,实际上,设计的外层要素也会辅助文化内层的感知,涉及文化符号精神方面的属性包括思想理念、宗教信仰等,设计中主要通过认知共鸣和内涵一致原则进行要素匹配[4]。

3    可视化传播方法

3.1    信息整合与重构

首先,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将久远的文化元素打散重构,以现代人可以轻松理解的方式传递,那么平台信息构架在设计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将功能与信息内容有效组织起来,以高效便捷的方式传递给用户。从需求的角度出發,结合视觉感受、交互体验等方面对用户进行操作流程引导,最终做到信息的高效传播,实现优化目标与产品价值相统一。合理的组合方式有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与准确性,在传统文化类的资源平台中,内容信息的组合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

第一,以功能区分为依据。这种组合方式在应用平台中最为常见,将繁杂的信息分析梳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再将这些功能分解成简单的操作流程,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服务。

第二,以时间发展为依据。以信息主题的时间线为内容信息的组织结构,这种组合方式要求信息的时间线明确并且对主题有重要意义,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排布可以使内容更为清晰明朗。

第三,以对比研究为依据。这一框架结构方式要求我们对内容信息的理解更为深入,可以把握具体特征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利用这一方式构建出的信息框架复杂且细致,优点是可以帮助我们系统性了解信息、加深理解。

再次,信息层级的合理分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获取目标信息,通常信息层级的分布以信息构架为主要依据,或依据用户需求制定相应层级结构。一般来说,层级设计较为单一时,用户通过少量点击就能找到目标信息,但是具体到文本中的信息量,则需要对物品进行细致介绍,因此如果层级设计过于单一,就会迫使用户在大量信息中寻找目标,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错误,体验感不佳。合理的用户界面并非通过最少的点击获取信息,而是即使层级较深,只要用户在操作中可以感受到每一次操作都在接近目标信息,这样的层级设计就是合理的。从文博类APP的使用场景和信息体量来看,层级结构在二到三级为宜,每一层级都有不同的功能。简单来说,最直观的层级须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只有对用户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后面的相关信息才能传递出去。

3.2    行为调试与交互

可视化平台是用户与移动设备交互的主要媒介,对满足用户需求、创造和谐的人机对话并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合理的交互图标或情景设计能够影响用户的行为和态度,引导其自发地完成劝导者设定的预期目标。立足于交互平台的设计,利用劝导理论和方法对用户行为进行改变,帮助用户构建简单自然的交互行为、层次分明的信息构架和合理高效的功能布局。

就交互平台的界面设计而言,良好的交互设计优势体现在易于操作的功能区域、合理高效的交互方式上。例如,功能按键的布局位置、尺寸设计,以及点击时的反馈能够使用户产生较好的交互体验。目前,界面设计中手势交互仍然占据重要地位,那么交互设计应该从用户的操作习惯入手,结合界面操作需求,带来自然流畅的交互体验。将繁杂的信息与选项尽量精简处理,以用户可以快速理解的方式呈现功能按键、导航视窗等,降低用户操作难度,以达到简化行为的目的。在交互界面的设计中,采用一致性原则可以降低用户操作的失误率,方便用户快速识别信息,常用功能按键应在色彩、布局上遵从用户使用习惯。

界面设计中的配色、功能布局、版式设计是影响界面表达的关键,影响着用户对交互平台的整体印象。例如,从界面的设计形式上分析,目前交互界面主要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存在写实化风格设计、拟物化设计和扁平化设计,不同的界面设计风格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效果,也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具体来说,写实化风格注重几何美感,打造出具有高识别度的图标,同一页面中,过多的符号元素杂糅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视觉负担,当风格迥异的图标同时出现在界面上会引起用户的视觉疲劳。拟物化是对事物进行仿真模拟表达,在视觉效果上与真实事物近似或一致。而扁平化则是对真实事物进行抽象表达,提取典型特征。扁平化的符号设计在保证符号可识别的条件下,将图像中的装饰性元素全部去除,直接表达主题,避免了用户在认知上的歧义。本研究中的信息资源交互平台整体使用了扁平化风格进行设计,通过简单的几何线条,对其进行高度概括,勾勒出能表达特点的图像符号,直接传达事物的主题。这样的设计相较于写实化风格,能够避免用户对图标产生认知歧义,增强图像符号的易用性,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同时也能使界面美观、简洁。

3.3    情境叙事与表达

情境叙事即让用户在接触到传播平台时可以快速感知到平台传递的信息,也可以称为“语境化”或“主题化”。要使一种离我们当代生活距离较远的传统文化在第一时间感染大众,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让用户在进入平台的第一时间感知到文化语境,并产生立体、深刻的印象[6]。

所谓叙事表达,是指根据展示的主题,在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对重点信息进行加工、提炼、抽象和简化,借助“语境”辅助解读信息内容,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叙事意思是以讲故事的方法来阐释设计主题,叙事性表达既是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种设计思维,即通过故事引导观众进行一段情节性的旅程。”[7]在这个过程中,情景叙事的旅程可以循序渐进地加深用户的体验层级,本能的感官反应、情感意识的生成,以及文化的自觉与认同,不同的体验层级可以同时存在于生理、行为和心理层面,也可以分别独立存在。

4    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交互平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应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结合文化层级研究,得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资源交互平台实践方法,促进文化遗产传承,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参考文献:

[1]田秋霞.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大众媒介呈现[J].传媒,2018(5):94.

[2]刘月林,宋立巍.基于情境叙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互展陈体验设计[J].设计,2018(15):133.

[3]王伟伟,胡宇坤,金心,等.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模型研究与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6):74.

[4]郑林欣.文化构成设计方法学研究及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2016.

[5]娄舒婷,邓嵘,曹恩国.劝导式设计在APP中的可视化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14):85.

[6]魏佳,吴诗中.唤醒博物馆展陈艺术的新形式:叙事性设计[J].工业设计,2017(1):76.

[7]孙丹丽:从叙事到述行谈信息的传播设计[J].包装工程,2017,38(24):67.

猜你喜欢
层次分析文化传播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研究
智能电网风险评价研究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浅析聚类分析在郫县烟草卷烟营销方面的应用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城市群交通网络层次分析研究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