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艺
(桂林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广西桂林541002)
肺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多见,近几年,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空气环境等改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患病率及致死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1]。本文以收治29 例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例,阐述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选择我院收治已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29 例,男性16 例,女性13 例,年龄35~82 岁,平均年龄(53.5±1.7)岁,其中14 例患者确诊为肺鳞癌,12 例患者确诊为肺腺癌,3 例患者确诊为大细胞肺癌,其中18 例患者未出现突变情况,11 例患者发生突变。23 例患者曾有吸烟史。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相关内容知情同意。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4],药物用量用法具体为:每次12mg,每日1 次,连续服用14d 后续停止服用7d,每间隔42d 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分析治疗效果及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如果患者病情得以控制,不良反应能够有效控制可继续服药,如果患者病情发展或者不良反应严重,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则需暂停用药。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用药后效果予以评估。共分为四种情况,缓解:患者病灶基本消失,无新病灶出现,持续时间超过28d;部分缓解:患者病灶有所减少,持续时间超过28d;稳定:患者病灶未见减少同时也无新病灶出现,持续时间超过28d;发展:患者病灶有所增多。客观缓解率=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控制率为缓解率、部分缓解率与稳定率三者总和。记录并计算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计算发生率。利用GQOLI 量表[5]对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予以评估,涉及项目有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各分项总分均为25 分,生存质量与得分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分析:客观缓解率为31.03%,控制率为82.76%,详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分析 [n(%)]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总计7 例患者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4%,详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n(%)]
2.3 用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所有患者用药治疗后,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详见表3。
表3 用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s)
表3 用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s)
时间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治疗前11.75±2.01 12.02±1.44治疗后20.23±1.07 21.17±1.42 t 值 17.46 18.15 P 值 <0.05 <0.05社会功能10.84±1.74 18.43±1.32 15.59<0.05物质生活 总分10.68±3.05 45.29±5.86 17.94±3.22 78.59±4.96 14.34 23.36<0.05 <0.05
非小细胞型肺癌,病灶相比小细胞型增殖速度较慢,一般发生转移和浸润的时间也相对较晚,这就使得该类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更加不明显,超过2/3 的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通常5 年内生存率极低。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靶向药物的应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临床效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使得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大幅度提升[6]。目前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的靶向药物主要针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等突变因子,但仅能针对于突变阳性患者群体,且长期服药后还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而突变阴性的患者群体主要是通过化疗的方式延长生存时间,而化疗整体治疗效率和收益明显低于靶向药物[1-2]。
20 世纪70 年代初期有医学研究者提出利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方式限制肿瘤生存的理论,该理论的基础在于生物体生长基于血管提供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而肿瘤组织的增殖和浸润活动均是由新生血管或内皮细胞所提供的血液和营养物质。经过深入的研究后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促进新生血管生长的三大因子,其中尤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最为明显,其可通过肿瘤细胞合成,且需在缺氧的条件下才能分泌,也就是说肺部功能越弱,这类因子的分泌量也就越高[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即VEGFR2)相互结合,从而激活血管生成功能,使肿瘤组织内血管数量增多,为瘤体本身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在随后的研究中就将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相关受体结合途径作为控制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主要方向,由此催生出两类药物,其一是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可针对受体特异性抢占性结合,阻断血管生成功能;其二是可以抑制受体本身结构域的抑制剂,本质属于络氨酸激酶抑制剂[4-5]。其中盐酸安罗替尼就属于第二种药物,其具有多结合靶点的优势,可有效抑制多种肺癌肿瘤细胞因子受体,有效控制肿瘤组织内新生的血管数量。同时,安罗替尼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药物之一,其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进一步分化和增殖,还能够阻断新生血管的生成,可起到双向抑制肿瘤组织生长的目的[6]。
目前我国将盐酸安罗替尼主要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肝癌、直肠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中,虽然整体治疗仍处于摸索阶段,但在抑制肿瘤生长机制方面仍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盐酸安罗替尼仅采用口服方式即可,用药更加方便,且患者服用后相关不良反应率较低,可有效保障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患者普遍治疗耐受度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且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症状较轻,生存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