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达
摘 要:在如今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是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中信息化、现代化、个性化、综合化和素质化的。我国生物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结合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掌握最新的咨询,了解到最新的生物科研成果和我国最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具备实时性的最新和最热消息,有利于学生拓宽眼界、跟上时代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学会并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并增进学生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信息技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0-00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07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整合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能够减小生物实验的局限性
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场地、时间和实验器材等限制,导致生物实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信息技术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小生物实验的局限性,而且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有效整合能够促进实验的顺利进行。生物是一门应用性强并贴近生活的学科,通过实验进行知识的讲解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学科的乐趣和意义。生物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学生亲手做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果才能真正理解这些知识。
(二)生物实验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生物实验离不开实验器械,而越来越精确的生物实验器材也是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的应用之一。比如在生物实验中显微镜使用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普及低倍镜、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包括由哪些部分组成、各结构的作用以及如何对焦等。教师也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牢牢掌握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新课程理念也鼓励教师多使用多媒体设备增加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的使用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多媒体能够以各种形式为学生讲解生物知识,使用起来方便、快捷、高效,所以说生物实验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应用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学会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增加实验可靠性
数据是最直观的表达,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学生得到更精确的实验结果提供了条件,数字化检测技术能够让学生实时检测到实验的进行程度,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能够让学生之间进行更加直观的交流,所以说高新技术在生物实验上的应用是一步很大的飞跃,对于学生的实验具有指导性的意义。生物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生物这门学科,更加牢固地记忆生物知识。高新技术的发展是世界的潮流趋势,应尽快将其应用于教学中,让其服务于教学,让学生尽早享受到信息技术为学习带来的便利。生物实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化课本知识为自己的知识,并从实验过程中锻炼出严谨、认真的宝贵品质。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整合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讲解生物实验
生物实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生物实验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制的客观因素,有些实验对象有季节限制不适宜现场做实验,有些实验过程速度太快或者速度太慢,都不适合学生观察,有些实验危险性高,有些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有些实验器材不够完善,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设备解决这些局限性,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并达到实验效果。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使生物实验更加快速、方便、便捷地进行。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关节,而且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工具和重要途径。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来改善现如今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将生物实验改善得更加精确、便捷,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运用投影仪等设备进行图片、视频的展示,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能够促进课堂效率,加快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举个例子来说,在生物的无性生殖这一章节中,以酵母菌为例,由于课堂环境的影响不好操作,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在显微镜下酵母菌无性生殖的视频资料,并实时为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理。虽然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实验,但是以投影的方式将实验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再加上教师详细的讲解,能够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酵母菌无性繁殖的过程,加深对生物无性繁殖的印象和理解,发现生物世界的奇妙。
(二)信息技术能够规范生物实验的流程
在生物实验过程中,有些实验视频或者录像是非常成功的,包括实验现象清晰、实验步骤规范、实验结果正确等。教师可以为学生反复播放这些操作规范的视频录像,让学生自行将规范操作与自己操作进行对比,找出自己实验操作的不规范之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素质化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信息技术是素质化教学的基石,让学生从枯燥单一的课本知识中走出来,走进实验和生活中,将知识与生物实验、生活中的生物联系起来,将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自己可以理解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来为学生演示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拉近学生与生物学科之间的距离。生物实验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结构的复杂性、各种各样的生物现象很清晰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现代信息技术为生物实验创造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之前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信息技术创造了很多奇迹,例如克隆技术等的发明创造。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初中生物实验具有指导意义,在学生做实验前可以起到提醒、加深印象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起到将课本和视频知识转化为自己实验操作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能够起到见贤思齐的作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实验过程的不足之处、关键之处。例如,在生物实验中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观察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动物细胞可以选取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植物细胞可以选取洋葱表皮细胞,教师应告诉学生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可以提前让学生观看一遍操作规范的教学视频,然后为学生准备好实验器材。在學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有无不规范之处,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和体会,可以让学生绘制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有哪些”“动植物细胞的异同”“动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通过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情况相应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观看一遍实验视频,让学生针对自己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和疏漏进行记忆,让学生更加明白实验目的、规范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重要性。
(三)积极沟通,互享实验乐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让学生畅通无阻、随时随地互相分享实验乐趣、实验心得和实验结果。教师可以布置家庭实验作业,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学生可以将蚂蚁或者其他動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录成视频或者以图片的形式分享到班级群里,通过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及时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也能够酣畅淋漓地看到别的同学发现的有趣现象。教师可以在认真观看学生上传的视频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详细的解释,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的有效融合能够让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能够保留住这些美好、有趣的实验过程。例如,在初中生物实验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草履虫的运动途径,最后推断出草履虫的生活喜好等。在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或者PPT的形式展现实验过程和每一步实验后的结果,观察袋内植物的现象。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的有效整合,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时候我们的灵感会忽然出现,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及时与教师、学生沟通,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在生物课堂上联想生活。生物学科的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帮助很大,会让我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学会善待身边的每一个生命。信息技术像教师一样可以教给学生很多知识,但是需要学生主动去查阅才能获得知识,所以信息技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主动性的养成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是有重大意义的,仅仅靠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是不可行的,只有自己学会督促和管理自己才能获得成功。生物实验是很严谨的,无论是实验器材的选择还是实验步骤的实施,甚至实验器材的摆放都是有一定的规矩,都需要做到严谨、规范、正确。生物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细心和耐心的宝贵品质。
三、结语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营造一个多姿多彩的课堂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初中生物实验的原理、结果、作用和实际应用等,最大限度地将初中生物与生活结合起来,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整合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减小生物实验的局限性,使生物实验的步骤更加清晰、完整、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有助于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生物实验的原理、步骤和结果。只要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做到与学生及时有效的沟通,那么信息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辅助生物教材和教师,让学生从更多方面了解所学的生物知识的发展和应用,从而营造更和谐的课堂氛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有弊,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事物的双面性就否定它,我们应该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让他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实验和生活。
参考文献:
[1]顾红星.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1).
[2]赵夕珍.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整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2).
[3]崔洪斌,丁刚.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6).
[4]王新春.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