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梅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知识贯穿古往各个年代,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内容又繁杂琐碎,单靠记忆来进一步掌握这些知识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而语文笔记则具有这样的储藏和记忆功能,它不仅可以提高初中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对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发展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虽然现在的初中课堂中,笔记的做法已经十分普及,但是如何完善自己的笔记,使之更加科学高效,将笔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才是我们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课前准备;课后整理;巧妙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0-00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33
一、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记录语文笔记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即使教师讲课的内容再生动有趣、再栩栩如生,可是学生不记下来,只是当时有了印象,过段时间便会忘记。在课堂上记录语文笔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学生注意的最初级形态就是无意注意,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有两个基本的条件,其中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能够刺激物本身。在运动变化下的刺激物会比不活动、没有变化的刺激物更能让学生引起注意。所以从无意注意的规律来讲,在课堂上让学生记录语文笔记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更会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有意注意需要学生的意志努力来达到预定的目标,这也是学生在进行努力时的最高级的注意形式。如果学生决定了要做某件事情,肯定会有意识地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所以无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有趣的、强烈的、新奇的,都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而且也会排除其他刺激的无关干扰。
(二)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
根据学生记忆系统的变化,如果学生对某些知识产生了一种短时记忆,一般来讲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是不会超过1分钟的,如果想要把这些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成长时间记忆的信息,就需要学生选择更多有利于信息理解和长时间记忆的形式来不断努力。语文课堂环环相扣的模式也能够考验学生的有效地短时记忆的加工能力和处理能力,宝贵的课堂时间是稍纵即逝的,需要学生使用有效的方法来把信息记录下来并且在头脑中形成加工,这才是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关键。
(三)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
思维的发展主要是指在一种超出了现实情境的环境之下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认知过程。实际的语文教学当中很难会有教师在板书上一字不漏地呈现出自己介绍的内容,所以大部分学生做出的笔记的内容都会更加注重教师口头讲解的重点知识。所以只有坚持保持对课堂上讲授内容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在超出现实情境的情况下快速地对教师口头讲解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选择性地在笔记上呈现出来,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笔记整理也会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有更大的锻炼和提升作用。而且,笔记需要学生对教师的语句进行快速的组织和精细的加工,学会提炼教师话语中的关键点,能够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否则,如果学生长期在课堂上保持一种“闲散”的状态,更是容易出现精神的分散,也就是常说的“神游”,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也会让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怎样才能让初中语文笔记发挥最大化的作用
要知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写好语文笔记,将其最大化利用,其实不仅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是加强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对各种重难点的理解和領悟,有利于进一步的巩固、积累和拓展,甚至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具有重大影响,不仅当时受益,而且能终身受用。下面我便从课前准备工作、课后整理工作以及如何巧妙利用自己所做的笔记几方面展开策略研究,针对语文笔记作用最大化做进一步说明。
(一)课前预习笔记,做好准备工作
要知道,课前预习是每门课程都要掌握的学习方法,同时课前预习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直接看书式,或者观看相关的资料及影视片段等方法,但其实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课堂预习笔记的做法,我们可以通过做笔记的方法集中注意力,将教师下节课所要讲授内容的重点、要点以及知识结构罗列在笔记本上,可以通过注音、释义、提要等多种方式展开书写,让自己的脑子在上课前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知道这节课教师大体要讲什么,这样就可以加快课堂进度,大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比如,在下节课学习《小橘灯》这篇文章时,我们就要先整理出有关这节课的几个主要问题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前后关系,逻辑关系又是什么,理解小橘灯与小姑娘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同时也要注意预习时遇到的疑难点是什么,自己是如何思考和解决的。比如,如何理解“小橘灯”这个标题?它的含义是什么?对于文章中不能理解的字,可以查阅参考书和字典,作者简介可以在网络上查阅有价值的资料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在笔记本上。同时在摘抄和整理时,也可以有自己的书写格式,可以将简单易懂的部分写在笔记本的左侧,将易懂难懂的部分整理在笔记本的右侧,这样当课堂中教师讲授这篇文章时,自己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框架,更方便自己理解,这种课堂预习笔记的做法可以更好地养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终身受用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二)课后整理笔记,做好后续工作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由于讲授的知识内容较多,落下的知识部分要在课后及时补上,对于课上有疑惑的问题,课下也要追记笔记,心得体会最好是概括上地记,而不是详细地记,因为课堂上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对于每篇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也要凭兴趣摘抄。通过课后的整理修改,学生会对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得到了提升。对于课后的整理也要进行知识归类,便于复习查找,同时整理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和求异思维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理解的学习的重点、要点、难点也会有一些差异,所以通过笔记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比如,当我们学习古文《论语十则》时,由于古文比较拗口难懂,学生上课时可能会跟不上教师的步伐,对于一些字词的理解不够深刻,这就需要我们课后去及时地整理,对于课上没有及时跟上的知识,课下可以通过问教师和同学及时地补笔记,对于课上讲授的难点、不易理解的,要自己琢磨探索,一定不要让自己落下每节课的课程,对于古文,最后还要形成一个自己的理解,将古文的知识框架整理出来,用白话文写出来,可以方便我们日后更好地复习巩固,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征求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必强求一致,恰到好处、适合自己的语文笔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知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巧妙利用笔记,做好复习工作
对于处于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还不是很强。因此,在记笔记之后或者整理之后长时间内肯定不会再重复翻看,或许他们可以持续一两周,但是一旦时间长了,避免不了看笔记的次数越来越少,这样笔记的利用率就没有那么高,那对于我们辛辛苦苦写了一个学期的笔记,学生如何才能高效地利用起来呢?首先,阅读笔记时,可以用纸遮挡,帮助记忆;其次,看笔记时要学会做减法;最后,及时地修订笔记。通过这三点来提高利用笔记的效率。
比如,著名的康奈尔笔记法就是遮挡式的复习笔记的方法,因为康纳尔笔记一开始就分为了三个部分,十分适用遮挡法进行复习,其实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我们初中语文笔记的课堂,当我们复习时遮住关键部分,靠前面的提示来回忆当时所做的笔记内容,就可以帮助学生的大脑快速地提高记忆。因为笔记需要我们反复翻阅,每当我们翻阅一次,我们当时所记的重点其实都会发生改变,因为有的内容我们已熟记,我们需要把这些内容做一些删减,每次只复习我们不熟悉的知识点,节约复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课外收集笔记,拓展知识层面
课外语文的学习是课堂学习的拓展,也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的有效的学习过程。在课外的学习当中,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笔记的整理与收集。课外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主要通过阅读的过程来进行个人知识系统的查缺补漏,也可以同样起到复习的作用,而且还能让学生检查自己在课内学到的知识的准确性。课外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的知识面变得更加丰富,学生在学习和整理的过程当中也应该着重进行标记或者适当的留白,还可以在阅读或者是学习的过程当中在相关的知识旁边记录几个简单的文字进行学习的提醒。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对个人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不同的学生在进行课外学习的时候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自然而然就会带来不同的学习结果。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给学生创建班级的群,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整理好的课外的学习笔记和大家分享出来,这样的资源共享平台能够让学生的劳动成果交互在一起,会对班级整体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非常扎实的基础。而且课外整理笔记的过程也能直接看出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程度和学习的兴趣,更有助于教师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的调整。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笔记作为一种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不仅可以及时记录信息,帮助大腦回忆,还可以通过有条理地构建笔记模板,锻炼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最少的时间内巩固已学的知识,毕竟人脑的记忆能力有限,能够长期记忆的知识较少,这个时候做好笔记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我们要通过以上的几种方法来将自己所做的笔记最大化利用,达到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冯秀娟.思维导图——初中语文笔记和写作的法宝[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8(6).
[2]杜素英.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初中语文读书笔记方法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