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寄华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情绪较为敏感,喜怒无常,遇事后容易激动,并且由于身体的发育产生复杂的心理。所以,发现学生问题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劝解,解决这些学生复杂的心理变化,以免让他们陷入自卑自闭的状态,容易引发校园欺凌事件。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思想懵懂的时期,对待一些问题没有清晰的认知。例如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身体开始第二性征的发育,由于个体差异,一些学生脸上会长出青春痘,或者身高发育较慢以致身材矮小,男生长胡须、女生乳房的发育等个人形象改变,可能会被其他学生嘲笑。从语言攻击转为人身攻击都属于欺凌行为,其实某些学生在嘲笑别人时就已经埋下欺凌的种子。
以前的校园欺凌多发生在校园偏僻角落,比如厕所或者楼梯的角落,现在很多欺凌行为都发生在校外,特别是节假日期间。这给学校对学生的欺凌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带来了困难,继而很难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目前,有些学校在向全校进行校园欺凌的知识普及方面做得不足,也没有合理安排心理教师对一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有些班级在开展班会或班干部会议时,没有很好地把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讲明白,一部分学生对校园欺凌的概念把握不清楚,对校园欺凌的危害性了解不够,最终造成学校对校园欺凌的教育力度不足。
现阶段,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很少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更少有家长深入了解过自己孩子内心的世界。对孩子疏于精神上的照顾,误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教育孩子那是教师的事。并且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其他方面的问题很少过问也不重视,这一部分学生在家缺少教育和管束。比如,被欺凌者也会成为欺凌者。据笔者了解,有多起欺凌事件的主使者以前就是被别人经常欺凌的对象。被欺凌多了,就有经验了、胆子也大了,认为欺负别人不需要受到处罚,逐渐演变成欺凌者。
当前,信息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人们使用移动设备获取外界信息非常便捷,学生也会使用智能手机观看网课或者娱乐消遣。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今社会不会使用手机与网络的人是与社会脱节的人,跟不上时代,但网络世界环境非常复杂,例如近段时间网络中传播的某地区一对中学生由于早恋问题,导致这对早恋学生中的男生与其他男生发生肢体冲突。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内心情绪的变化,如果发现一些学生内心情绪产生了变化,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针对一些性格怪僻的学生需要家长协助教师,让学生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并且引导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心态学习和生活;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微信、电话、家访等方式,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另外,学校可以印发关于校园欺凌相关内容的告知书并由家长了解学习后签名上交,让家长能够掌握一些关于校园欺凌方面的知识,可以有效地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作为学校方面需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一些思想行为偏激的学生的具体表现,而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对于行为有偏差的学生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共同努力,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心理辅导。特别是对于一些思想极端的学生需要在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加强法制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校园欺凌事件所产生的严重影响,认识到校园欺凌行为可能会承担的法律责任,以此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思想观念。
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教育力度,并且以多种方式或渠道让学生深刻意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例如在课间广播中播放校园欺凌相关的内容;或者在班会中由教师和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早读和午读前都可以花两分钟时间朗读有关预防校园欺凌的知识,加强学生预防校园欺凌的能力。尽可能实现校园的全面监控,提醒学生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单独前往学校周边的隐蔽角落或容易发生滋事行为的场所。另外,学校还要加强与当地派出所、社区的沟通,共同做好保护青少年、抵制校园欺凌现象的工作,一旦发现有校园欺凌行为,及时报警处理。
单亲家庭和留守学生家庭的学生缺少关心关爱,在这种环境下的学生心理及健康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类学生更加需要他人的关注和关爱。如果教师没有关注这类学生的成长,那么学生很容易产生孤独无助的感受,难以融入学校教学活动以及成长教育中,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和关心,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成长教育中,多与教师、学生主动沟通交流内心的想法。教育工作者需要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让这类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
总而言之,在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预防中学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已迫在眉睫,且所产生的问题愈发复杂。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校园欺凌教育工作力度,需要家校合力共育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心理辅导教育力度,重视单亲家庭和留守学生家庭成长教育,强化班级管理工作,加强防范欺凌行为教育工作,以此完善中学校园欺凌行为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