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诗”到“赏诗”

2021-04-07 17:09吴锡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短歌行学诗诗文

◎ 吴锡梅

从有记载的五千年前的《弹歌》到《诗经》《楚辞》和《唐诗宋词》,再到我们的现当代诗歌,悠悠五千年的诗歌发展史,使我国堪称“诗的国度”。但就在这个“诗的国度”里,刮起了一股“惧诗风”:教师怕讲诗,学生怕学诗,诗歌成了教学上的“鸡肋”。

教材中的古代诗词离我们的年代较久远,怕学生难以理解,通常教师都会以讲解为主,学生则仅仅是听讲,有时候进行一些简单问答,这就是所谓的“学诗”。在这种授课方式中,教师辛苦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结果师生都难受,更无兴趣可言。笔者也曾以这种方式授课,深知其中的两难境地,笔者决心改变这种事倍功半的学诗困境。笔者思考、反省,发现自己竟然是这种困境的施事者,为之奈何?

思想决定行动。学生时代受教师影响所形成的教学思想指导着笔者以前的教学行为,但这种行为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适应了,我们得改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前那种“讲诗”的思想。笔者尝试在课堂上少讲解,并指导学生独立欣赏诗歌。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②中曹操的诗歌《短歌行》共四节32个分句,按“讲诗”方式授课一般是一节一节地与学生从字词、修辞手法、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学习,在对诗文进行肢解性理解后再对全诗进行小结。但现在,笔者会让学生首先初步整体感知诗文,然后尝试找诗眼,并在诗眼的指导下去诵读、领会诗歌大意以及诗歌情感,以前需要教师讲解的修辞手法、思想内容等知识现在均由学生领会并解决。慢慢地,班级的课堂气氛活了起来,课堂笑容多了起来,学习热情高了起来,笔者把这种方式称为“赏诗”教育。

顾名思义,“赏诗”即“欣赏诗歌”,此“诗歌”包括诗和词。它一改当初把诗词拆分讲解的解读方式,而把诗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鉴赏。它是读者主动超越时空与诗人进行的地位平等的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读者在进行诗歌欣赏时,他的心情应是放松的,感情应是投入的,思想应是纯真的,只为能读懂作诗之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诗之人的感受。

在“赏诗”观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如今面对一首待授的诗词,笔者已能自如地面对。面对新一届的高一学生,笔者寄希望于因为自己教学观念的转变,能带动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也能从等着教师讲授的被动的“学诗”行为转变为主动的“赏诗”习惯。

那么,笔者现在是如何上诗歌这个专题的课程的呢?且听笔者说说。

首先,我们要有“大语文”的观念,要从大处着眼去累积欣赏诗歌的因子。

诗歌是一种集跳跃性、凝练性、音乐性以及抒情性于一体的文学体裁。诗歌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赏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是很难领会诗歌的诗情画意的,因此,我们需要沉淀、累积。

《三字经》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是古代最普及的通俗事理诗。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不可避免地含有糟粕,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使它仍然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儿童启蒙读物。在渐行渐远渐无品的年代里,《三字经》不仅应当重新成为普及的儿童启蒙读物,还应成为诗文基础知识差的中学生的提升学材。

俗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证明熏陶的重要性。熟读几百首著名的唐诗宋词,看看其他有关古代文化典故和成语出处的书刊,翻翻有关诗歌鉴赏的文学评论,在陶冶艺术情操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培养对诗词的兴趣,岂不美哉。

其次,在对具体的诗词进行授课前,教师要将“赏诗”要求和要领告知学生,让学生先对诗词进行个性化的欣赏。

诗词所特有的音乐性和抒情性使其非常适合朗诵。无论对于哪种类型的诗词,朗诵都是欣赏的第一大要求。以前面所提到的《短歌行》为例:布置预习任务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过程中,依次进行——初步感知内容及情感,寻找“诗眼”,结合诗人创作风格及创作背景排障,品味诗词精练的语言和美妙的修辞并质疑,再次整体感受诗的意境和情感。

再次,在课堂上以授课的形式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汇总和交流。这种形式既考虑到大多数按要求预习的学生,又兼顾了没有按要求预习的学生。我们仍以曹操的《短歌行》为鉴赏对象。

导入新课后,让学生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接着全班朗诵诗文,教师正音并引导学生弄清疑难字词;接着引导学生按四言二顿的诗歌朗诵节奏进行朗读,并找出其中出现了三次的诗眼“忧”,可初步感知诗人在此文中表达了深沉的“忧”思,至于他为何而忧,待我们进一步品知。然后是排障:将宾语前置句“何以解忧”调整为正常语序“以何解忧”;结合前后大意,理解“乌鹊”(乌鸦)即为“人才”的隐喻。解决文中疑难后,再诵读一两次诗文,感知到其为人生苦短而“忧”,为贤才难得而“忧”,为一统天下的功业未就而“忧”的深深忧思。再次诵读感受其精练的语言,巧妙的比喻、借代及引用修辞,并对有异议的地方进行质疑,最后朗诵全诗,感受诗人作为一代枭雄的雄心壮志,在朗读声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上述课堂,第一遍的齐声朗诵是调动情绪、带动课堂气氛的朗诵,同时也是浅层理解大概诗意的朗读,第二遍按四言二顿的朗读是感知节奏和内容的音乐性朗读,第三、第四遍朗读是感知“忧”的具体内容及忧思情感的抒情性朗读,第五遍才是对整首诗的诗意、诗情、诗的巧妙之处进行欣赏品味,在这一遍遍的朗诵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渐渐领会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也熟悉甚至记住这首诗。

猜你喜欢
短歌行学诗诗文
短歌行
短歌行(组诗)
天下英才,尽入彀中——评《短歌行》中典故的运用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学诗偶感
《短歌行》涵咏品赏式教学设计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从《香菱学诗》看作文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