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研究

2021-04-06 20:18朱宏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获得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水平的现实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是体现学科发展成果、提升教育质量层次、落实育人使命任务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学生、供给和环境等多重维度交织影响的产物。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要抓住学生参与这个行动前提,构建教育要素准备与学生接受获得的结合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贯通提升获得感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1.02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1-0115-0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伴随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趋势要求提出的研究热点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探讨。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以至增强教育实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研究的重要议题。认识分析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现实诉求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路径,对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现实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从经验走向科学,并经过三十多年的长足发展,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质量和效果也成为现阶段关注的重点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作为对象层面的成果体现,深刻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水平。新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体现学科发展成果、提升教育质量层次、落实育人使命任务的迫切需要。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成果体现

经过三十多年的长足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经了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基础理论体系等的构建与完善,逐渐从起步走向繁荣。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正在经历由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发展向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发展的转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1]这一趋势在学科重点转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逐步从扩大学科规模转向夯实学科底蕴,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培养人才、凝聚共识等方面功能发挥的实力。由此,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果的关注点也从学位授权点数量、教师队伍规模、培养对象人数等规模指标转向科学研究成果、教学育人成效等效果指标,“更加注重内在发展和纵深发展,并以此不断提高自身发展的质量、品味和水平”。[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根本上说是教育学科,核心是为育人服务,那么教育对象的成长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成果最根本的体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教育对象成长情况的现实反映,是体现三十多年来学科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顺应注重学科内涵发展的趋势,思想教育被学生的接受内化率代替教育的普及率成为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反映在学生群体中表现出主流思想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较强。面对质量提升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特征、社会发展实际、人的发展需求,这些都是学科发展需要回答的紧迫问题”。[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作为成果体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备受关注。那么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进一步凸显教育教学的效果成效,成为新时代学科内涵发展的现实诉求。

2.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

深入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效益成为人们感知和评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事物的重要标准。注重实效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也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理念引领机制设计、多维评价、路径探索等整体改革。在表现形式上,注重实效在教与学的角度突出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上。这两个概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一体两面”,深刻反映了质量和效益理念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贯彻落实,从施教和受教的不同层面找到具体视角开展深入探索。虽然出发角度不同,但这两个概念因其立足点的一致性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印证。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教学质量和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教学质量、效果的优劣程度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高度相关,其往往作为一项关键的参考指标运用于衡量与评价中。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学生的需求期待具有一致性,目标的制定以需求期待为依据,需求的满足也标志着目标的实现与完成。这自然构建起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需求期待之间的紧密联系,找准和适应对象的需求是吸引并教化学生,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从根本上看是需求满足的积极体验,反映需求和预期在填补过程中刺激头脑产生的主观感受,体现了获得感与需求预期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学生需求为联结点,以提升实效为共同指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发展趋势作用于对学生需求期待的关注与满足,从而形成了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要求。

3.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使命的深化落实

教育作为一种方式手段围绕人、关切人,以服务于人的成长发展为直接目的,育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教育的职责使命。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将目光聚焦到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上,着力将人的基本思想、立场和态度予以统一,凝聚成与党和国家的要求期待相适应的精神共识,而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领导人讲话、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等材料中被反复提及,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使命的最高概括和集中表达。在落实过程中,立德树人作为教师教的目标、学生学的方向,贯穿于教育各领域、教学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4]而随着育人使命的深化落实,育人目标、育人举措、育人方式、育人环境等更加贴近人、适应人,作用与反馈也应当呈现出新的效果。

立德树人育人使命的深化落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出了更高要求。换个角度看,立德树人既是施教者的教育目标,也是受教者的成长发展目标。从内容上看,立德树人育人使命要求教师教育引导和大学生学习获得的是以思想品德素质和政治观念立场为核心,涵盖人生态度、世界眼光、学识见识等各方面的综合内容,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容范围的广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程度上说,立德树人育人使命要求青年学生对理想信念的坚定、爱国热情的真挚、思想品德的坚实、党和社会主义的拥护程度更加深厚,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感受强度的刺激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使命的目标愈发明确直接、要求愈发细致具体,面对这一趋势,作为反馈呈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在范围和强度上应当有相应体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认识是包含主体在内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坚持系统思维,从学生、供给和环境多重维度的交织作用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才能深刻理解其形成发展过程。

1.学生因素

获得感作为人的一种认识深受其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的影响,必然不能脱离人本身、将其作为独立的对象来探讨。学生作为获得感主体深刻影响获得感的生成和强度。首先,学生的思想认同基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基础是指学生在一段时期内学习内容、参与活动等实践后,经过标准比较在头脑中形成的认可的态度观念和接受的行为趋向,其通过学习动机的调动作用于获得感的生成和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基础较好,那么在心中更易生发对新知识的期待和向往,表现出对新内容的接受欲望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这种动机的激励下,不断获取知识内容并填补原有的预设期待,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也由此生成,并随认同基础的强度而变化。其次,学生的精神需求期待。恩格斯强调:“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5]需要是人活动的原始动机和有效推动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获取教学内容供给的实现程度。当学生对教育供给的需要程度高时,心中则会生成关于其的认可度和合理性,同时需要带有的迫切性提供了参与和获取的动力。与大学生的认同基础相同,学生的需求期待也是通过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来更大程度上地投入并获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再次,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认知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能夠更快速地认识和熟悉教育供给新内容,并将其更高效地吸收、内化成为学生自发的观念意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伴生形成了反馈更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造成个体间认知接受能力差异的原因,主要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模式下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相关。因成长经历、培养训练等条件和情况的差异,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接受能力养成的机会缺失甚至反向消解,由此形成个体能力水平的参差不齐,从而影响个体的获取和内化效率作用于获得感的生成和强度。

2.教育供给因素

从整体上看,教育供给不单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内容与价值观念,而是协同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系统传输过程。教育供给的质量和效果将从客观层面上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首先,教育者的素质能力水平。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获得感,因为作为获取的对象是经过加工设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不是教师的素养本身,主要通过教师提供和学生获取的教育内容施加作用。教育者们凭借自身对课堂、对学生、对教材的了解,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串联教育内容开展课堂设计,呈现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教育供给,从而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实现教与学互动,引导学生主动自觉获取教育供给、生成获得感。其次,教育内容的有效供给程度。教育内容是学生接受和获取的实际内容,是激发学生获得感输出的投入要素。教育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即被学生接受和吸收从而产生获得感,取决于教育内容的有效供给程度。实际上判断教育内容的有效程度主要根据两点,一是内容是否充实合理,即所谓的“干货”有多少;二是这些内容与教育对象需求期待的匹配程度,是体现价值和实效的关键。兼顾实质和对象,教育内容才能真正做到管用有效。再次,教育方法的合理运用程度。教育内容的有效供给并不是单指课堂内容的丰富充实,不是内容越多有效供给程度越高从而产生的获得感越强,反而容易过犹不及,此时教育方法就显现出其特有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借以调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其他诸要素的作用,使之进入激活状态,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效能,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的手段。”[6]教育方法不仅使教育者对教学的设计和创造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将教育内容实现整合的最优化与呈现的生动化,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和吸收教育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协同统一于教学之中,致力于教育供给有效程度的最大化。实事求是是教育方法选择和运用的基本原则,恰当的教育方法应实现对象、内容、情境的和谐互动,以整体教育供给的质量提升为指向,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更强的获得感。

3.社会环境因素

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是认识人、研究人的最大实际。马克思强调:“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7]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不同程度上受到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学生朋辈群体的互动模仿。朋辈群体的整体态度借助朋辈的优势和群体的规约发挥着引领作用,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环境的导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态度和行为选择。在前期教育基础取得良好成效的情况下,积极的态度成为学生群体中大部分成员的普遍共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觉获取教育内容,主动吸收运用,将带来持续的获得感体验。其次,校园文化氛围的感染带动。校园作为育人事业的神圣场所和思想交汇的重要阵地,在悠远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持续累积的校园文化通过教育、仪式、活动等多样形式逐渐融入师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了陶冶人、感染人的氛围环境。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潜隐形式感染带动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强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体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与实际的行为选择相衔接,那么学生将在具体的实践中运用、检验并重新认识教育内容,极大地感染和带动学生主动获取并接受转化为自觉认识,生成获得感。再次,社会及网络风气的正负影响。社会及网络风气通过坚定或消解学生的已有认识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致力于通过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平台,通过改善优化内容、方法、载体、手段等抓手,帮助学生认同、获取并内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观念,并以此来观察和认识社会。当社会中的现实情况与认识相符时,学生无疑会更加坚信并纳入自身的价值体系。而当出现相悖的情况时,学生已经获得的认识将被消解。为此思政工作者们协同各方力量高度重视社会特别是网络风气的塑造和引领,实现发挥坚定认识、增强获得感的功能。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理路

提升获得感是获得感研究的目标指向。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抓住学生主体,把握获得感提升的现实诉求,厘清获得感的影响因素,为提升获得感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1.激发大学生学习探究的内生动力

作为个体的主观认识,获得感的取得和提升离不开学生主体的参与和内生动力的激发。首先,保障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是连接人体头脑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现实渠道,是推动内容输入从而实现获得感输出的前提准备。切实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表现为认同基础、接受能力。认同基础是学生对教育内容持肯定态度的思想准备,接受能力是学生对教育内容已经形成的获取习惯和模式,这两者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影响学生的参与行动。为此要在提升前期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做好教学内容特别是教材体系的衔接工作,通过持续获得提升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提升学生对获得的感知。获得感是因获取并得到而产生的感受,提升获得感不仅要考虑获得,也要关注获得之后能否为主体及时感知,即主体对感知获得的敏锐度。学生对获得的感知程度就是个体获得感能够达到的最高标准。那么要继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就要不断提升学生对获得的感知程度。要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现有的认知水平,既能帮助学生认识已有的获得内容,产生强烈的获得感,又能引导学生认清还有很大的获得空间,意识到获取的方向从而提高了对教育内容的获得感知程度。要引导学生准确认识获得的对象。只有明确将要获得的对象,学生才能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清楚地感受到内容的获得,从而生成关于获得的体验感。再次,提供学生实践检验的机会平台。获得感的生成表明学生是真听真信传输的教育内容,并将其纳入到自身的认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中,而要实现这一内化,就得经过学生亲身的实践检验,为此要提供和创造学生实践检验的机会平台。要建立课堂与日常的联动机制,发挥日常教育的灵活性、多样性、实践性优势,通过主题活动、调查研究等形式组织学生将思想理论内容带入到实际工作中,以实现亲身感受、亲自检验,推动课堂知识向实践认识的转变,生成和深化获得感。同时要通过日常教育的丰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内生动力,长期面对书本和理论的学生接触新颖的学习形式将产生兴趣和期待,要着力将这种情感转移到对教育内容的兴趣和期待上,从而调动实践参与的积极性,做好获得感生成的主体准备。

2.推动教育要素投入与学生接受特点相结合

实际特点是开展活动的重要依据,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必须重视学生的实际特点,尤其是在学习接受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推动教育各要素的准备与学生接受特点相结合。首先,改善教师认知与学生思想实际的契合度。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教师凭借自身对学生整体状况的把握进行教育设计,组织实施教育活动。因此,教育设计实际上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之上,而这种认知与学生的思想状况肯定存在一定的差距,关键在于如何缩小这一差距。教師在了解个体学生思想实际的同时,要善于从中把握当代大学生群像的突出特点,在集体把握和个体关注的结合中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善于积累和把握不同领域中影响学生的常见因素、作用过程和学生实际表征,从规律性认识上科学把握学生思想的变化机制。其次,增强教育内容供给与学生需求的结合度。教育内容供给与学生需求的有机结合是获得感生成的关键,提升获得感就要牢牢抓住这对核心关系。从教材来看,教材内容编写要突出学生需求,既要考虑学生当前对知识的兴趣、疑惑和需求,也要着眼长远,站在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增加学生需要的知识内容,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探索,在保证思政课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将其他部分以专题课程、讲座等多选形式开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学习,将提高教育内容供给与需求期待结合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再次,提升教育环境与学生接受习惯的匹配度。在学生获取过程中,教育者通过主动营造适应学生接受习惯的、促进学生获得的环境氛围,能够提供学生主动获取的动力、提高获取吸收的效率,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对于当前的大学生,他们不仅习惯于在课内更喜欢在课外接受教育,不仅习惯于在线下更喜欢在线上获取知识,不仅习惯于在书本理论中更喜欢在现实实践中学习检验内容。为此,在增强课堂内在协作、线上线下协同、理论实践协调上下功夫,坚持以提升教育质量和实效、增强学生获得感为共同方向引领,在组织开展好各自工作的同时运用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内容上的分工协作、方式上的交互创新,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3.发挥获得感评价的导向作用

提升获得感首先要重视获得感,而评价能够有效地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聚焦到获得感上。“检查评价本身起着一种督促作用,这是不能否认的。”[8]探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能够督促思政工作者和社会各方形成牢固意识,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获得感。首先,评价目的与学生成长发展目标相契合。评价目的是统筹和引领整个评价工作的根本指向,渗透落实到具体评价环节和各项评价要素中。要站在学生立场上思考和表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目的,聚焦学生成长发展目标成为评价的核心理念。评价目的的制定将引导包括资源的投入、现存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体系机制的完善等实际工作都直接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生的获得感则在工作的开展中积累提升,这就是评价导向能够发挥和实现的作用。其次,在评价标准中突出学生获得感程度。评价实际上是将现实状况与设计制定的指标进行比较的过程,将学生获得感程度作为实在的考核标准列入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能够普遍提高师生的获得感意识,自觉在提升获得感上下功夫;能够形成压力激发动力,思考创新增强获得感的有效方法;能够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将资源、讨论热点、学科前沿转移聚焦到学生获得感上。明确学生获得感程度在质量评价标准中的定位,科学设计获得感评价的权重比例和标准细则,既帮助获得感评价有据可循、落实落地,也为提升获得感找到实际抓手和着力点。再次,评价方法观测深层的学生情感态度。聚焦学生角度,以往的质量评价方法聚焦于观测以最终成绩呈现的结果和以环节步骤呈现的过程,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测评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知情况来反映教育的质量效果,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了解与测评。探索构建以教育者评价和学生自评为主线的评价方法体系,加入质性和量化的维度,既观察记录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学生及教育对象对自身的获得感受的总体描述,又通过问卷、测验等形式得到反映现实状况的具体数值,既聚焦结果也关注过程,以实现方法得出结果主客观相统一更具可靠性。这一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将形成鲜明导向和督促压力,转化为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现实动力。

参考文献

[1] 冯刚,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30年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41.

[2] 冯刚.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9.

[3] 冯刚.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1):1-2.

[4]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8.

[6]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9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30.

[8] 刘建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限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6):6.

[责任编辑:庞 达]

收稿日期:2020-07-08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网络舆情群体极化风险评估及治理研究"(2020GXSZ001)

作者简介:朱宏强(1995—),男,浙江台州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获得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